分享

【二十四节气】冬至养生

 雷达导航 2019-12-22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冬至,24节气之一,又名“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初雪放晴后的冬日暖阳中,人们安身静体,食用各地的冬至美食以庆贺节气。下面,我们就从食、住行、医方面为大家讲解,如何在冬至季节养生防病。

羊肉作为冬日特色食材,可补肾壮阳、补肝明目、补血温经,在冬至时,补以一碗当归生姜羊肉汤,即可御寒暖体、温阳通脉、暖胃散寒,汤中加入适量陈皮熬制,则可防肉汤过于滋腻碍脾而不易吸收。不过羊肉温补,不宜过多食用,否则易生燥火,平素热重者不宜食用。

猪肾可补肾益气,再配以葱、姜、粳米,熬制一碗美味的猪肾粥,可有强腰壮膝、强筋壮骨、聪耳止遗之效。

冬至为阴阳交替之日,阴之所沉,阳之所起,因此在冬至之日,不宜过度操劳,不应熬夜暴怒,当静心养身,调神静气,早卧早起,调畅情志,从而顺应自然,使阴阳得以顺接。早晨不宜太早锻炼,等太阳升起后再进行运动,天气有风时特别要注意带围巾帽子,预防面瘫发生。

冬至虽寒,虽应御寒避寒,却为阳之所起,因此不应畏寒而长卧于床,当以适当活动而引动体内阳气,在冬至之日来一套简单而又强身健体的八段锦最为合适。

所谓夏病冬治、顺应四时,抓住节气之日调养身体,既可抵御冬日之寒,又可预防来年之病。而艾灸和穴位贴敷作为简单、经济、安全的中医外治法,最适合冬日养生。冬至之日以陈艾熏灸肾俞、命门可强肾防寒,再灸神阙、关元、气海,可补益元气,使阴阳调顺、邪不可侵。如果平素畏寒喜暖,常年感腰背膝骨疼痛,气虚自汗,则可选择督脉灸,从大椎灸至长强,使肾气充沛、阳气得生、筋骨强健。除艾灸外,还可选择穴位贴敷,冬至日使用白芥子、姜汁等辛温之物,调制后辨证贴敷于穴位之上,则可达到夏病冬治之效,如常年患肺部疾病者,可贴敷风门、肺俞、定喘、脾俞、肾俞等穴,脾胃不适者可贴敷中脘、天枢、神阙、脾俞、胃俞等穴。穴位外敷需要专业医生辩证后进行,千万不要自己在家里搞外敷,因为有一些人群是不适合这些方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