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2中间威力弹演变

 HK_G3资料室 2019-12-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意识到两军之间的交火距离大多都在100至300米(110至330码)之间,因此早期的栓动步枪,已不在适应当时战场的需求,比如莫辛-纳甘步枪就是一款太长太重的栓动步枪,并且发射威力很大的全威力子弹,后坐力同样很大。比较有名的全威力子弹有7.92×57毫米毛瑟, .303英国, .30-06斯普林菲尔德,和7.62×54毫米步枪弹等都是全威力弹。美国、苏联和德国都意识到了全威力子弹的弊端,因此急需研制出更小、中等威力的弹药以及武器。

中间威力弹与全威力弹对比

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发展简史

从左到右:7.62×54毫米,7.62×39毫米和7.62×25毫米.

中间威力步枪弹在威力和外形尺寸上介于老式全威力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比老式步枪弹药筒缩短、体积减小、枪口动能也减小,相应地有效射程也从1000多米减小到400米,不过这也比较符合当时的实战需求。

优点:步枪连发射击后坐力比较低,枪口上跳相对减少,极大提高了连射的精度,使士兵能够拥有类似冲锋枪一样猛烈火力、而且比冲锋枪的射击距离远,大大提高士兵的火力密度。

全威力弹:这类子弹初速、枪口动能都很大,有效射程能达到1000米以上。

缺点:后坐力比较大、用在自动步枪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剧烈,导致精度差,很难打中目标。而且全威力步枪弹体积大、重量重,极大限制了士兵的携带数量。

中间威力弹的出现

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发展简史

上面第一个.30M1卡宾,第五个7.62×39毫米M43弹,第六个7.62×41毫米M43弹

由于中间威力弹的诸多优势,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向中间威力弹发展,像美国M1卡宾枪所使用.30卡宾枪弹,德国Sturmgewehr 44步枪所使用的7.62×33mm枪弹,以及苏联的7.62x39mmM1943步枪弹。

同样苏联也在很早就进行了中间威力弹的研究,苏联对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研究并不比德国晚,早在20世纪初,俄国轻武器设计师费德洛夫就尝试使用6-7mm口径的子弹,虽然有效射程和威力都有所减小,但在提高初速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距离仍然可以打出很大的伤害,而且适合全自动步枪使用。M1916试验型全自动步枪,不过使用的是日式6.5mm步枪弹,主要是验证自己的观点,可惜是最终因为设计理念超前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1943年苏联人们委员会决定研发一款新的弹药应对近距离作战,新弹药主要用在半自动卡宾枪、半/全自动步枪以及轻机枪上面,1943年底薪弹药研制成功并测试,此时弹壳实际长度有41mm,子弹长22.8毫米,弹芯全部由铅制成,在当时被称为7.62×41,是较短的尖头铅芯平底弹头,这个试验步枪弹为后来M43中间威力步枪弹的产生打下了基础,西蒙洛夫的SKS半自动卡宾枪早期样枪就发射过这种试验步枪弹。

从1947年开始,乌里扬诺夫斯克机器制造厂对弹壳进行了调整,以提高其精度和穿透力。早期的7.62×41毫米子弹的船尾被省略的原因,是因为苏联的设计者(错误地)认为,当子弹进入亚音速时,船尾只对远距离的存速产生影响,然而,进一步的测试表明,即使子弹在超音速飞行打击近距离目标时,使用船尾仍可以提高设计精度。

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发展简史

7.62子弹的弹头演变过程

到二战末期,试验步枪弹的尺寸被修改为7.62x39mm,与早期的实验型7.62×41毫米子弹相比:

  • 7.62x39mm子弹增加了船尾,弹头的卵形部分也加长了,使整个弹头流线型更加平滑,但是为了保证子弹的总长度,弹壳套缩短到38.7毫米,其实我们所说的7.62×39毫米当中的39毫米,就是上面所说的38.7毫米的弹壳长度四舍五入得来的,至于7.62也不是弹头的直径,弹头直径实际为7.92毫米(子弹命名的详细情况以后会专门发文)。
  • 由于使用裸铅在高初速的状态下有破碎的危险,而且碰到物体也会提前破碎,极大削弱了杀伤力,因此新弹壳采用钢芯,铅套加上被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