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12-22

民国时期,每次过程和结局都很悲惨。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在1908年张伯岺提出,中国应该参加奥运会,但是当时的中国几乎不参加任何的体育比赛,而且国内的体育运动也很少,更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奥运会。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伪满”是“日本在东北扶植的傀儡政权,想让东北大学的学生刘长春,当时全国短跑纪录的保持者参加奥运会。妄图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之机,扩大其国际影响。而国际奥委会也已复电同意了伪满的请求,还要他们迅速提供“满洲国”的所谓国旗与国歌,以备届时升旗奏乐。国民党政府始终装聋作哑,中华体育界人士忧心如焚。后来,刘长春在张学良的帮助下脱离了日本人的魔爪,代表国民政府参加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路上因风浪延误了航期,在开幕式当天才到达目的地。在开幕式走地毯时,中国代表团只有4个人,除了刘长春外3个人都是出钱在街上拉的。泱泱大国居然只有一名运动员比赛,被人耻笑。最后,刘长春因为状态不好,没有获得奖牌。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第11届夏季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鉴于上届的教训,国民党政府下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35年开始准备,提前培训和选拔高水准的运动员。参加的运动员有刘长春、符保卢、王士林、牟作云等56人。1936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政府的资助迟迟未发,各选手因而无法前往柏林。当时,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的李惠堂,想出了一道妙计——带着球员沿途进行足球比赛,以此募集经费,再去参加奥运会。1936年奥运会前,谭江柏和李惠堂领衔的中国队坐船沿东南亚一路前往德国参赛,耗时半年与外国球队踢了27场球才筹足盘缠及时抵达。虽然最终0比2首战强手英国队惜败,却由此赢得了在东南亚无与伦比的名声。由于集训时间短,乘船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最后也没有人获得奖牌。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第14届奥运会1948年才在英国伦敦举行。这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达到了59个,中国派出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共 5个项目的比赛。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足球队和篮球队纷纷提前出发,双双采取先赴南洋表演比赛的办法以门票收入补贴路费。和以前一样,因为实力悬殊,中国队早早就被淘汰,但有位运动员却使人不得不提——聋哑人楼文敖。马拉松赛楼文敖曾一度排在第二位,但由于钉鞋不合脚,更是在最后时刻鞋破了,伦敦高低不平的道路以及脚底磨起的血泡让他吃了大亏,最后他只获得一枚一万米的纪念章。

奥运会要来了?且看民国时期中国是如何参加的

民国时期的三届奥运会虽然中国队都没有获得奖牌 ,但是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