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转型”律师的工作札记

 hyxz_ljf 2019-12-22

一个“转型”律师的工作札记

编者按:本文原载公众号“金融法律观察”。

和大多数同行一样,我在初入律师行业的早期从事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律师助理工作,庆幸的是,合伙人是个有前瞻性的团队管理者,很早就开始培养我们逐渐从律师助理向项目主办人做角色转变的意识和能力。在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项目,并度过“转型”初期的“新鲜”和“阵痛”后,如今的我已经相对接受和适应这个角色。尽管对我这样一个青年律师而言,真正的律师职业生涯不过刚刚起步,各方面的能力仍有待磨炼、提高,但仍想梳理一下自己在“转型”期间的一些感受,总结我认为作为项目主办律师需要着重培养的一些能力及条件,与面临这一转变阶段的同行进行分享交流。

一个“转型”律师的工作札记

01 整体把控项目的意识及能力

初入职场担任律师助理时,我们长期从事的工作是解决“点”的问题,如某个具体问题的裁判观点、梳理某个行业的规范体系、研究某类行政审批的要求及程序等等。这些工作的目的都在于给项目主办律师提供辅助性支持,协助其解决项目中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当我们的身份从律师助理(辅助人)转变为项目主办律师(负责人)时,我们则需要把眼光和思路由“点”扩充到“面”,具备整体把控项目的意识及能力。

通常拿到项目任务后,首先,要明确客户在项目中的核心目的和诉求,并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核心风险及应对思路,这将是项目推进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指导方向,能够确保我们在分析具体问题或协助客户进行决策时大方向不产生偏离。其次,要从全局角度就如何完成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以非诉项目为例,我们在做项目整体规划时,通常涉及项目整体期限、阶段性工作内容及目标、项目成员组成及分工、需要同其他机构或人员进行协同的工作等。进行项目整体规划的目的在于使项目处于“可控”的节奏中,同时在具体的环节出现问题时,能够帮助我们从全局层面进行体系化的思考,并制定适当的解决方案。

02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沟通及工作方式

接下来要谈的这点与上文提到的项目核心目的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律师的价值在于,在明确客户核心目的的基础上,利用其专业知识协助客户实现其目的。因此律师一切项目工作的开展、与此相关的沟通都需要围绕这一价值展开:在面对项目中每一个具体问题时,务必要针对客户的目的、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相反,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脱离商业目的、客观条件,仅仅从规范出发提出的方案或建议是不接地气、无法妥善解决客户的问题的;在同一问题存在多种解决方案的时候,需要对不同方案的利弊进行梳理,最重要的是,尽管我们不能越俎代庖直接代替客户决策,但我们要结合项目实情提出倾向性意见,而不是让客户消化我们的长篇累牍自行分析决策。

以团队一个收购项目为例,客户的商业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一项土地使用权。这一目的的实现通常包括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种路径,据此,我们在了解不动产权利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客户收购该项资产的目的,结合相关规范及政府部门的窗口意见,就每种方式需要的时间、围绕税费可能产生的成本、需完成的行政审批手续、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与此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最终建议客户采取股权收购的方式完成这项交易。

03 主动了解、储备法律之外的知识

在律师助理的阶段,我们做的更多是协助主办律师分析具体的法律问题,但正如上文所述,转变为项目主办律师以后,单纯从法律专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是无法切实满足客户需求的。因此,尽管法律专业知识是律师价值的基础,但在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学习同业务相关的延伸知识,了解客户所处的行业、客户的商业运作细节、具体项目涉及的行业、掌握基础的财税知识等,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考取相应的资质或证书,从夯实相关知识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都是有好处的。对此,团队合伙人常说,一个只懂法律的律师,是做不好法律这项工作的,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这样的感触也愈加深刻。

04 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迭代

在储备、更新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同业务相关的延伸知识,其结果很可能产生一个体系庞杂、信息量巨大的知识池,加之律师工作的节奏快、项目压力较大,知识量的增长速度高,涉及跨领域知识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在通过项目实操理解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手段(利用知识管理软件或自己总结的方法)对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书面化的归纳、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也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式之一。未来同类或相关的业务再次出现时,可以快速反应、调取信息,即便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新也更加快速便捷。此外,对于与自身业务领域息息相关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进行更新迭代,这是紧跟客户需求、保障法律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05 及时沟通、交叉印证

主办律师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把控,同时需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应对,这对主办律师的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及审慎态度要求都是极高的,在独立负责项目的早期,如何克服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百密一疏?如何保障法律服务质量?首先,与自己的上级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保持常规及临时的工作汇报沟通十分必要,除了让负责人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外,负责人作为业界前辈的些许点拨很多时候可以令我们在项目的困难点、瓶颈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其次,律师是一个天然适合团队作战的职业,面对同一案件、同一个问题,尤其是疑难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律师常常会给出不一样的解决思路或方案,这种思路上的差异往往不是冲突而是互补的,也正是这种差异的碰撞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构建已有的法律服务思路,拓宽、活化我们的思考方式,并最终推进我们完善法律服务质量。基于此,在我们团队工作之余的时间,尤其是一同外出吃饭的时候,团队同事之间常常会交流近期各自负责的案件,相互探讨、分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建议,正是在这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我化解了许多工作上的难解症结。

以上几项是我认为作为一名主办律师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及素养,未见得全面,但都是我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切身体会,也是在未来工作中想要进一步努力提升的方向。事实上,这些能力是在成为项目主办律师之前就应当具备的,因此,对初入职场的萌新来说,如果能在担任律师助理的早期就有意识得主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自己超越同阶段的同行,更快得适应未来真正的“律师”身份。

编辑:lanceguin, Zj_hsy

一个“转型”律师的工作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