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平心定气——说“定”

 杏坛归客 2019-12-23

朱英贵

成语“平心定气”是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其中的“定”字比较接近它的造字本义安定、平定的意思。那么“定”字的构字理据又如何呢?本文就来谈谈这个“定”字。

一、“定”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定”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如何?先来看看《说文》的解释:

《説文解字》卷七宀部:“定,安也。从宀,从正。

许慎解释的意思为:“定”,静止安稳的意思。它的字形采用“宀”和“正”两个表意构件会合成意。

许慎是根据小篆字形来解义的,“定”字的小篆形体就是“宀”(房屋)之内一个“正”字,故云“从宀从正”。那么,“正”又是什么意思呢?若以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看这个“正”字,通常认为它是“征”的初文,“正”字上边的一横表示一个目标区域,“正”字下边的“止”表示脚的动作,“正”字的整体意思表示向着一个既定目标行进之意。

然而,“定”字内的“正”又不便孤立解读,而应该依照“定”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来整体识别(参见下图):

从上图“定”字的甲骨文字形整体来看,“宀”之内一个“口”形符号,应该是表示房屋里有一个房间,或者是门窗之类,房屋外有一只脚,正在向那个目标行进。其意应该是表示由屋外的行进到屋内的静止,如果这一目标达到了,这一目的实现了,那么就叫做“定”。因此,“定”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安定,平定。

“定”字的金文字形是对甲骨文的直接继承。到了晚期金文(上图最后一个金文字形)已经跟小篆的形体很接近了。小篆字形再经过隶变与楷化,将“正”字下部的“止”写成了“足”字下部的样子,便成为现代汉字的“定”字了。

二、“定”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定”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安定,平定例如:“正家而天下定矣。”(《易·家人》)再如:“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又如:“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定”字由此安定、平定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诸多的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完成,奠定例如:“胜殷遏刘,耆定尔功。”(《诗·周颂·武》)高亨注:“定,成也。”再如:“天先成而地后定。”(《淮南子·天文训》)又如:“自古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停,止息例如:“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郑玄笺:“定,止也。我方守于北狄,未得止息。”再如:“满目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宋·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词)又如:“翁走到后堂,取出两碗兰花玉茗茶;行者接在手中,吃了几口,方才渴定。”(《西游补》第十三回)

二是表示订正,修改例如:“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书·尧典》)按,《史记·五帝本纪》作“以闰月正四时”。再如:“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按,帛书乙本作“枉则正”。

三是表示必定,一定例如:“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史记·高祖本纪》)再如:“你若回去时,定吃官司。”(《水浒传》第四四回)又如:“雁儿不来鱼定有。”(清·朱彝尊《清江引》曲)

其二,表示稳定,固定例如:“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再如:“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二)又如:“月有圆缺和阴晴,人世有离合悲欢,从来不定。”(元本高明《琵瑟记·伯喈牛小姐赏月》:)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确定,规定例如:“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书·大禹谟》)再如:“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义。”(《史记·太史公自序》)又如:“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唐·韩愈《送李翱》诗)

二是表示约定,预定例如:“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来盟,前定也。”(《谷梁传·宣公七年》)再如:“总寓内都挂着一班一班的戏子牌,凡要定戏,先几日要在牌上写一个日子。”(《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又如:“安老爷把何玉凤姑娘托付了舅太太之后才得匀出精神料理手下的事,便忙着商量分拨家人清船价,定车辆,归箱笼,发行李。”(《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三是表示镇定例如:“两君之于死,何其定而闲也。”(王闿运《陈景雍传》)

其三古代子女夜晚为父母整理床铺,服侍其安睡,谓之“定”例如:“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定,安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孔颖达疏:“定,安也。晨,旦也。应卧当齐整床衽,使亲体安定之后,退。至明旦,既隔夜,早来视亲之安否何如。”再如:“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唐·孟浩然《送诜然弟进士举》诗)又如:“昏须定,晨须省,亲在游怎远?”(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

其四,表示聘订例如:“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唐·元稹《赠吕三校书》诗)再如:“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唐·唐彦谦《汉代》诗)又如:“那老人道:‘这个正是祝朝奉第三子,唤做祝彪,定着西村扈家庄一丈青为妻。’”(《水浒传》第四七回)

由此还可引申指订婚的礼物例如:“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宋·吴自牧《梦粱录·嫁聚》)再如:“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先生赴约,可以献物为定,比及莺莺终制以来,庶无反覆。”(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又如:“两下说成了,下了定礼,都无别事。范二郎闲时不着家,从下了定,便不出门,与哥哥照管店里。”(《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其五梵语的意译,三学或六度之一。谓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例如:“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唐·元稹《定僧》诗)再如:“月华铺地,愈增诗客之吟;花气薰人,欲破禅僧之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又如:“(皎然上人)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皎然上人》)

其六,指宋代定窑或定窑所产瓷器例如:“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队者。有紫定,色紫。有墨定,黑如漆。”(明·曹昭等《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古定窑》)再如:“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明·董其昌《筠轩清閟录·论窑器》)

其七用作古代的谥号例如:“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逸周书·谥法》)再如:“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春秋·襄公四年》)杜预注:“定,谥也。”

其八用作副词,意谓究竟,到底例如:“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再如:“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唐·杜甫《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诗)又如:“愿金印重来,洪都开府,定复几时到?”(宋·刘辰翁《摸鱼儿》词)

其九用作助词主要有如下几种用法意义:

一是相当于“了”例如:“长门闭定不求生,烧却头花卸却筝。”(唐·王建《长门》诗)再如:“把东篱掩定,北窗开了,悠悠酌,颓然睡。”(宋·刘克庄《水龙吟》词)又如:“我亲笔立定纸文书,分付与你这庄田和那土地。我看你为主不为奴。”(元·石子章《竹坞听琴》楔子)

二是相当于“得”例如:“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宋·毛滂《满庭芳·西园月夜赏花》词)再如:“冷澹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宋·朱敦儒《清平乐·木犀》词)

三是相当于“着”例如:“随定我,小兰堂。”(宋·李之仪《鹧鸪天》词)再如:“闷抵着牙儿,空守定妆台,眼也倦开,泪漫漫地盈腮。”(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又如:“眼巴巴望着关山远,冷清清倚定门儿遍,教我如何消遣?”(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

其十,用作星名即营室星。也称室宿。例如:“定之方中,作于楚宫。”(《诗·鄘风·定之方中》)毛传:“定,营室也。”郑玄笺:“楚宫,谓宗庙也。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胡谓之营室。”

其十一旧时银币铸成一定形状,称为“定亦为货币计量单位。后通写作“锭”。例如:“赏银一定。”(《金史·鄯阳传》)再如:“(村人)拾得至元钞十五定。”(明·陶宗仪《辍耕录·贤母辞拾遗钞》)又如:“银者,易聚之物也;范为圜定,旋丝白灿,人所贪爱。”(清·唐甄《潜书·更币》)

根据上面对“定”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定”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定”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定”字的相关成语比较多,其中“定”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定”字含有安定、平定的意思。例如:

迟疑不定——犹言迟疑不决。语见《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语见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语见宋·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其二,成语中的“定”字含有稳定、巩固的意思。例如: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语见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捍身,您孩儿每识个什么?”

扶危定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语见《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语见《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其三,成语中的“定”字含有确定、奠定的意思。例如: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盖棺论定——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源自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语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游移不定——游移:犹豫。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源自汉·刘熙《释名·释车》:“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源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其四,成语中的“定”字含有镇定的意思。例如:

指挥若定——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语见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指麾可定——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源自《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其五,成语中的“定”字含有子女夜晚服侍父母的意思。例如:

晨昏定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源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昏定晨省——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源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