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败于刘邦真正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茶香飘万里 2019-12-23

从战略布局之初,其实项羽就败了。

楚汉之争,本质上是又一次的秦灭六国。汉军,除了当年追随刘邦起家的人之外,都是秦人,汉军几乎就是秦军。

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而项羽坑杀24万秦军将士,焚烧咸阳宫,秦人自然归附的是刘邦。

我们看刘邦决定与项羽争霸天下之后的布局:

其一,由汉中入关中,击败项羽所封的关中三王――雍、翟、塞

至此,刘邦的地盘就是当年的秦国――关中+巴蜀

其二,韩信率军北上,逐步灭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对项羽完成了包围之势。

其三,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两年多的时间,项羽并不能击败刘邦

其四,英布、彭越在南,骚扰项羽后方,使项羽疲于奔命。

也就是说,刘邦在西、韩信在北、彭越英布在南,而项羽在中,这是一个被围殴的困局,项羽无力改变。

在近四年的楚汉之争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刘邦的战略――最终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

项羽自始至终都在应付,完全没有当年“彼可取而代之”的气概,甚至还相信了刘邦以楚河汉界来平分天下!

而刘邦没有忘记当年“大丈夫当如是”的誓言,最终击败项羽一统天下。

至此,项羽渡不渡江已然不重要了,刘邦对关中之人仁爱,但对穷寇绝不会放手。


我总觉得司马迁夸大了项羽之能,而弱化了刘邦的形象,再加上世代文人的渲染,今日我们看到的项羽更多的是一个文学形象。

所以,我觉得项羽之败根本上是战略的短视,这一点从他分封天下、自认西楚霸王就能看出来。而项羽性格上的残暴、妇人之仁、吝于赏赐等则加速了他的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