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水乡古镇 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山携手 2019-12-23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曾横架着江南小桥72座半,现虽仅存41座,但其密度还是堪称“世界之最”,甚至超过了水城威尼斯0.66座/平方公里的纪录。难怪老人言:“到了甪直勿看桥,等于甪直勿曾到”,到了甪直定然是要去“桥”一“桥”的。 

▼甪直之行前,先说说这拗口的甪(lu),古时传说有一种吉祥的独角兽,叫甪端。它日行十万八千里、懂四方语言,能保风调雨顺,护佑一方平安。相传它巡察神州大地时经过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了甪直。现在镇广场中央矗立着“角端”的雕塑,作为古镇的镇标。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甪直镇堪称是古桥博览馆,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现存的古桥中明代建造的仍有18座之多。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在甪直,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就有5处,令人叫绝。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万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桥和永福桥。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一般游客,往往到了万盛米行以后便不再南行,如此则漏看了这对双桥,而这一带的原生态水乡风貌自然亦一并错过了吧。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所写到的万盛米行,官方将万成恒米行定义为它的原型(现游船码头处)。这万成恒米行门口处还保留着米行的样子,里面已改为农具展览馆了。而甪直镇的真实版万盛米行则在这里。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古镇仍保留许多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的街道,深巷两旁则为黛瓦白墙、木门木窗的老建筑。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与时俱进,这不知名的古桥一侧铺上了水泥板,方便居民通行。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兴隆桥,建于明成化年间。桥的一侧便是官方版的万盛米行了。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甪直的经典画面便是,窄窄的河道只容一艘小船通过。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着当地特色服饰的船娘。这是古镇另一项让人赞不绝口的地方特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这是江南一带唯一保留下来的“少数民族”服饰。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历来以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挡裤、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的传统服饰,故有“苏州少数民族”美称。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该镇西部地区40岁以上的妇女仍很流行穿着这些传统服装,在镇上每天都能看到这般穿着的妇女上街赶集。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轻盈灵巧、形态优美的进利桥,俗名施家桥,建于清朝乾隆之前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进利桥与君临桥。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沿着河边这一段的长廊,与西塘有点相似,沿河一溜的美人靠的确很赞。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沿河长廊,点缀着红灯笼,临河的房屋都被出租做了店辅、出售一些算不上当地特色的产品。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小桥流水,长街一侧尽是风雨长廊,一种淡淡伤感的画面。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三步二桥”是甪直的桥最有特色的说法,意思是刚跨过一座桥,随即左转或右转即可跨上另一座桥。这是万安桥与三元桥,最著名的一对双桥。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众安桥,这里河道狭窄,似乎一跳就能过河,像盆景中的一隅。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一侧,中市街上的马头墙高大巍峨。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又一侧,绣花鞋、青砖街,闲坐聊天的当地生活。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岁月悠悠,甪直最“老”的桥是和丰桥,位于镇北,建于宋代。与之垂直的环玉桥组成双桥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和丰桥东望是古镇二期,沿河新改建房子,没什么人,附近有不少客栈。到了晚上的夜景还行。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这一带人为痕迹太过明显,还稍显生硬。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新的二期之沿河小街,平日里还是冷冷清清。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而从和丰桥西去,鹅卵石路,黛瓦灰墙,临水民居,是古镇的密藏角落。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来来往往,不知多少人,踏过这鹅卵石路,来感受江南的情调。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这一带演绎着甪直的随意和自然。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中市北的环壁桥和金安桥隐藏于居民区深处。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又是一座石拱桥,长仁桥?(桥名看不清)。这就已到了古镇边缘,背景出现了新式楼房。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走入古镇区的第三座桥是香花桥,因一端通往宝圣寺,故桥上还刻有曼陀罗花。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走入古镇的第二座桥是永安桥。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水若是古镇的眼眸,桥便是眼上那一抹淡淡的眉。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走过甪端广场,走入古镇的第一座桥,永宁桥。
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画不尽古镇的桥桥如画。桥,就是一段历史,显示着甪直的深厚底蕴。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当然,最喜甪直很生活,居民极自然地生活其中,与外来游客和睦共处的画面。江南水乡古镇 <wbr>甪直---“桥都”之走马观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