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门黄犬

 zqbxi 2019-12-23

         为官遭祸,抽身悔迟

       典出《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秦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上蔡 思大东门 东门黄犬 黄犬吠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东门黄犬,固以长悲; 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明 陈汝元《金莲记·廷谳》:"做不得醉 陶潜 霜篱酒巵,拚则个笑东门黄犬难携。"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二:"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故事

        秦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 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亦作" 东门逐兔 "。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相"。李斯年轻时,做过郡的小官吏,看到官吏宿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粪便,一见人或狗接近,总是惊恐万状。李斯进入粮仓,观察仓库中的老鼠,吃着囤积的粮食,住在周围宽大的廊檐底下,不见有人或狗接近的骚扰。对此李斯不禁感叹道:"人的有无出息,犹如老鼠啊,只在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罢了。"

       于是李斯就跟从荀卿学习帝王之道,然后来到秦国开始实现他的伟大抱负,最终官至丞相。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有一次他的儿子李由休假回咸阳,李斯在家摆设酒宴,百官都来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叹息道:"我听荀卿说过,事物禁忌过分盛大。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乡里的百姓,皇上竟然把我提拔到这样的高位,真是富贵达到了极点。事物的发展到极点就会衰落,我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果然,后来的事情印证了李斯的担忧。秦始皇死后,由于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惜与赵高密谋另立皇帝,随后又被赵高诬陷,最终"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最后腰斩于市,悔恨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