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记碎]豆腐不是用来吃的, 而是用来调戏的

 老黄说史 2019-12-23

作为出生于穷困年代的农村孩子,对于豆腐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与豆腐有关系记忆,不仅仅是吃,更多的是一种快乐,因为,穷家细户的,平时是舍不得吃豆腐的,只有家里来亲戚了,才会去外面买块豆腐回来,要是水豆腐,或就着青菜、或就差蒜苗、或就着韭菜炒一盘,要是千豆腐(千张),或就着萝卜丝、或就着大白菜弄上一盘,就是待客的佳肴了。作为小孩子,是没有口福的,只是,站在桌边,看着大人们小心翼翼地夹着菜、泯着酒,张家长李家短地神聊胡侃半天,一顿饭可以吃上半天。那时的我们,是无人顾及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大人们吃酒叙旧时去疯去闹,而不用担心会被责骂与打屁股。

因为豆腐,我们的童年才会许多可供肆意挥霍的瞬间。

除了精神层面的,单特制上讲,豆腐也是值得尊敬的。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记忆中,刚开始很难吃,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区别在点石膏(或点卤)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较少,因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较多,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

更因为,尤其是进入中年的后后期(不敢说老啊),牙口不好了,豆腐,才成了餐桌了不二之选。

只是,豆腐一词,在汉语言中往往又会承担一些“言外之意”,比如,占女人便宜也叫“吃豆腐”,这是啥原因呢?

汉语言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从其组成的来源看,包括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而汉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它们结构稳定、言简意赅、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有些词语的形成,并不是凭空想像,而是大有来历的。还有些词汇来源于佛教,后来才具有其尘世所赋于的现代意义。

豆腐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易于消化,因此深受国人喜爱。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经常吃豆腐,有益中和气、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还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可现在经常使用的“吃豆腐”一词,还有占女孩子便宜的意思,有时甚至是“性骚扰”的含蓄说法。虽说意思不同,但“吃豆腐”却真和食用豆腐有关。有人认为,“吃豆腐”的说法与民间“豆腐西施”的戏称有关: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便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当然,另外一种说法可信度更高:旧时丧俗有“吃豆腐”的习惯。丧家准备的饭菜中必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不少人为填饱肚皮,只好厚着脸皮去蹭饭,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