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古人征战沙场的坐骑,故宫馆藏陶马!

 天宇楼33 2019-12-23

高端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古玩艺术品市场深度分析!可关注微信号:guwan1998


陶马,秦,高173厘米,长208厘米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出陶马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车马”与“乘马”两种。所谓“车马”就是挽拽战车的马,一般四匹为一组,即古人所称之“车驷”。而“乘马”则是带有鞍鞯、用于骑乘之马。此陶马属于第一种,大小与真马接近,塑造简洁明快。

撰稿人:冯贺军

 陶马,元,高20.6厘米,长23厘米

马头饰笼套,双耳竖立,马颈刻划长鬃,马尾粗长,四足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
马身部位塑造的最好,轮廓线条流畅,有肌肉质感。

撰稿人:冯贺军

  陶彩绘马,北朝,高20.9厘米,长22厘米
马四足直立,头瘦长,系笼套,颈部系双带,胸前有花状饰物,可能象征铃铛。鞍鞯处饰障泥,障泥印刻精美的图案。
北朝由于北方战争频繁,马的需求量大,对马的重视程度甚高。陶马的造型在沿袭汉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马头瘦小而长,前部略尖,马鞍及障泥等更注重装饰。此马设计巧妙,动感强烈,为此一时期陶马的典型代表作。

撰稿人:冯贺军

陶彩绘马,西汉,高45厘米,长42.8厘米。

陶马直立,前足略向前倾,后足稍弓,含蓄待动。
双耳竖立,张口鼓鼻,眼睛直视前方。颈上刻长鬃。
西汉时期是汉朝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对马的需求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人们对马的认识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撰稿人:冯贺军

陶彩绘舞马,唐,高44厘米,长54 厘米。

有唐一代,承袭汉朝传统,注重培育良马,供战争之需。
与此同时,歌舞盛行,风靡华夏。二者结合,就有马舞的出现。所谓马舞,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马按照一定的音阶、动作演出的一种舞蹈。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旋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此舞马奋首鼓尾,踢踏应节,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这一特殊的表演。

撰稿人:冯贺军

陶黄釉骑马男俑,唐,高32厘米,长24厘米

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
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此应为鼓吹仪仗俑。

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
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乐正4人,从九品下,专门负责鼓吹事宜。除皇帝、皇后、太子以外,一至四品官员也可享受鼓吹。唐代鼓吹不仅用于生前,也用于死后丧葬中。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薨,李渊因其:“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所以特意在公主的丧仪上增加了鼓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死后也获得鼓吹。唐朝鼓吹分为鼓吹、羽葆、铙吹、大横吹、小横吹五部,所用乐器主要有筚篥、排箫、鼓等。五部鼓吹各有不同的演奏曲目,总数达75种之多。

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郑仁泰、韦泂、李凤等墓葬中均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鼓吹俑,这是按照其品秩陪葬的,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
值得注意的是,鼓吹所使用的马同狩猎、打仗使用的马有所不同,多为小马,很少佩戴笼套等物,可能取其行进缓慢、方便演奏之故。

撰稿人:冯贺军

 陶彩绘骑马男俑,北魏,高23厘米,长21.4厘米。
男俑头戴风帽,身着曲领长袍,一手抱圆形扁鼓,一手持槌作击鼓状。胯下之马全身施红彩,头微垂,站立于方形陶板上。这种形象应是鼓吹仪仗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爵封赏宽泛,一般官员都可以得到鼓吹,墓室内陪葬的此类陶俑也相对较多。

撰稿人:冯贺军

红陶骑马狩猎俑  唐,高35厘米

 

猎者留八字胡须,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骑于马上左右巡视,猎狗端坐猎者身后,神情闲散。主人的紧张与小狗的松弛形成鲜明对照。唐朝统治者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性喜狩猎,并以善猎为荣,灿烂多彩的狩猎俑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缩影。
  三彩马,唐,高72厘米,长79厘米。

马四足直立,头戴笼套,马鬃短齐,颈后部有一长绺,扎尾上翘。
头、胸前、臀部后革带上悬挂饰物,饰物外为圆形绿叶,内有一似青蛙的动物。四蹄下底板印刻鸳鸯图案。马全身白色,鞍鞯及饰物施绿、褐色釉。
与汉朝相同,唐朝在夺取政权后因要抗击北部各少数民族的侵扰,特别注意对马的驯养。此外,唐朝还训练了一批舞马,专供人们休闲娱乐。所以唐朝艺术品中表现马的题材比比皆是。这件唐三彩马昂首挺立,英气勃发,大有奔腾万里之势。其英武之姿正是盛唐昂扬向上之精神的具体体现。

撰稿人:冯贺军

三彩马,唐,高76厘米,长86厘米。

马首微倾,戴辔头,双耳竖立,眼睛圆睁,张口,嘴角衔镳,马鬃短齐,颈左后部有一綹下垂之马鬃,前有攀胸,后有绿色鞅鞦,鞍鞯上铺绿色绒毯类鞍袱。
鞍袱又称鞍帕,覆在马鞍上防止尘污。杜甫《骢马行》:“银鞍却覆香罗帕”即指此。马以白、绿、褐色为主基调,釉色明亮,躯体丰肥适度,骨肉匀停,为标准的良马。

撰稿人:冯贺军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长88厘米。

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
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障泥,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此件展品由郑振铎先生捐献。

撰稿人:冯贺军

古玩元素网本周征集到 唐代彩绘勾头马 如需参拍请加微信guwanyuansu


拍品(七)

藏品编号:5012

藏品名称:唐代彩绘勾头马

尺寸:高33cm 长40cm

品相:尾部掉粘,身体部分补彩藏品说明: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古代建功立业的功臣。历来被文人雅室所追捧,该陶马体型健壮,束尾,马尾巴上翘着,臀部圆厚,体型膘肥,气势昂扬。陶马四足直立于长方形板面上,马胎呈浅枣红色,低头舔腿站立,仿佛刚刚经过长途跋涉得到片刻休息。马脖子上凹槽为以前安插马鬃处,档次特别高,此马细节塑造精致,马脸肌肉尽显,双眉高耸,双目圆瞪,其神态之逼真传神,勾首马姿态少见,完美展示了唐马优美的线条。

起拍价:无底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