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广州玉 2019-12-23

管仲,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 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春秋五霸无论按哪种说法,齐桓公必列一位,而辅佐齐桓公的管仲,可以说是千古一相也不为过,他承认土地私田,大力开发农田荒地,齐国经济实力大为增加,此后管仲更是助齐桓公一举称霸。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小白遇刺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因为襄公这个人小肚鸡肠,还干了不少缺德事,所以兄弟俩都觉得要是继续留在他身边的话,总有一天自己也会遭殃的,就都从齐国逃了出来。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公子纠逃到了鲁国。

襄公因为滥用职权,公报私仇,得罪了不少人。后来,他的仇人公孙无知前来找他报仇,带兵冲进了王宫,把他给杀了,自己做起了齐王。

这时,在鲁国,有一个叫管仲的人。管仲的本名叫夷吾,字仲,是颍上人。他本来是名门之后,只是到了他这辈,家道已经衰落了。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生活,他做过马夫,还做过小商贩。后来,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鲍叔牙,两个人一见如故,十分投缘,就结拜为兄弟,一块儿做生意。

等到成人以后,管仲就开始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他身上祖先的影子越来越明显。这时的他胸怀大志,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追随了从齐国逃出来的公子纠,跟他流亡到了鲁国。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后来,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给杀了,齐国一下了没了国君,整个国家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大臣们商量着在公子之间选一个人出来做齐王。这时,有人偷着来到莒国去找公子小白,让他回国继位。鲁国大臣们知道了以后,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还让管仲带着一批人埋伏在小白回国的路上,借机杀了他。

管仲见小白的人马走近了,就让手下的人放箭,结果一支箭射中了小白腰带上的小钩子,他就假装中箭落马。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赶紧回鲁国去报喜。见管仲走远,小白就爬了起来,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赶回齐国。

得到了管仲杀了公子小白的消息以后,鲁国人都松了口气,觉得公子纠回去做齐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公子纠也就不再急着赶路,结果六天以后才回到了齐国。这时候公子小白早就登上王位做了齐王,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就立即发兵去阻击公子纠。

管仲相齐

这年的秋天,齐国和鲁国之间爆发了战争。鲁军被打败,又被齐军堵住了后退的道路。齐桓公派人给鲁君送去一封信,说道:“一家里面不能有两个主人,一个国家里也不能有连个君主。公子纠是我的亲兄弟,他想和我争王位,但我不忍心把他杀了,还是请你们替我杀了他吧!”

信里面还说道:“管仲和召忽这些人跟我势不两立,是我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我,让我来处置,我要把他们都剁成肉酱,来解我的心头大恨。你们要是不答应,我就出兵把鲁国灭了!”

鲁王看了信以后,感到很害怕,赶紧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了,管仲愿意坐着囚车回到齐国,听后发落。

其实,齐桓公并不是想杀了管仲,而是想把他召过来,为自己所用。一开始的时候,齐桓公想到自己被管仲射中衣带钩后,靠装死才保住了性命,对管仲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把他杀了。鲍叔牙知道了以后,就劝齐桓公说道:“这件事儿您可要三思而后行啊!您是君主,但对我却这么尊重,能追随您,真是三生有幸啊!如果您只是想把齐国治理好,那有我和高侯也就够了,可要是想成就霸业,我们这些人就无能为力了,只有管仲才能帮您实现,这样才是真正的知人善用。”

“管仲可不是一般人,他到了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兴盛起来。所以我希望您不要因为仇恨就杀了他,把他留下来辅佐您,将来肯定能成就霸业。”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齐桓公可不像他哥哥齐襄公那样小肚鸡肠,他是个十分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以后,觉得句句在理,就照着他说的,假意说是要报仇雪恨,让鲁国赶紧把管仲交出来。

等管仲到了以后,鲍叔牙亲自去迎接他,一见面就把他的手铐和脚镣都卸下去了。之后还让他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带他去拜见齐桓公。齐桓公见了管仲以后,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用非常隆重的礼仪招待了他,让他做大夫,帮自己来管理国政。

后来,管仲、鲍叔牙和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一块儿辅佐齐桓公,因为管鲍之交非同一般,所以经常一起讨论治国的方法。管仲又做了国相,整顿了朝里的政治,发展了农业和商业,让穷人都填饱了肚子。管仲还从民间选出了很多有贤德的人才,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务。经过一番治理,齐国上下都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取信天下

想当初,齐桓公在逃亡的时候,经过了郯国,郯王不仅不收留他,还对他十分傲慢无礼,害得他还得继续逃命,好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齐桓公即位以后,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一下。于是,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派兵消灭了郯国。郯王遭到了报应,也体会到了四处逃亡的痛苦。 .

齐桓公五年,齐国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被打败,鲁庄公派人来讲和,答应把遂邑割让给齐国。齐桓公答应了他的条件,决定和鲁国在柯地结盟。

可谁曾想到了那天,鲁庄公刚拿起笔要签约,鲁国的大夫曹沫就掏出了匕首,驾在了齐桓公的脖子上,威胁着说:“赶紧把你们侵占鲁国的土地交出来,要不然我就杀了你。”

齐桓公见形势危急,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曹沫就扔掉了匕首,脸朝北站在臣子的位置上。桓公说完就后悔了,不想把土地还给鲁国,想杀了曹沫。

管仲:被低估的千古一相

管仲一眼就看出了桓公的意思,上前劝说道:“您刚才不是已经答应人家要把土地还回去了吗?既然这样就不要再违背诺言。要是只为了出口气,就要在大家面前失去诚信,哪个轻,哪个重呢?土地日后还能夺回来,失去诚信以后想要称霸天下就难了,千万不能杀了曹沫!”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归还了之前占领鲁国的土地。各路诸侯后来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夸齐桓公守信用,重名誉,都心甘情愿地来归附他。两年以后,齐桓公和各路诸侯在甄地会盟。从这时起,齐桓公就开始称霸天下了。

管仲辅佐齐桓公将近四十年,把齐国上下都治理得井井有条。那时的齐国国富民强,齐桓公理所当然地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人们提起管仲,都争相称颂他的德行。

后来,管仲去世了,齐国从朝里到民间都万分悲痛。人们把管仲安葬在都城临淄南面的牛山上,在他的墓前树立了高大的石碑,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后来,孔子曾经赞叹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挽救了周室家族,让国家一天天兴旺起来,百姓们直到现在还都享受着他的恩惠。要是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大概都得变得左开衣襟,披头散发,和野人没什么两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