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祛湿方,4味药从根上断绝“湿气”,今天再说一遍!

 午夜小书虫 2019-12-23

我们的老祖宗是十分聪明的,自然界那么复杂,人体那么复杂,疾病那么复杂,怎么分析?我们的老祖宗上来就来了个二分法,直接把事物分为两大类:阴、阳。这是我们祖先在哲学思维中的聪明之处,这样,事物就可以进行最简单的分类了。

对于养生爱好者来说,祛湿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湿邪的顽固程度,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而关于祛湿这个话题,有不少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祛湿前,先分清寒湿还是热湿

祛湿很重要,但也不能盲目。祛湿前,要先分清体内的湿气是寒湿还是热湿。

热湿:

热湿的人,通常会表现为四肢沉重、身体发热、舌苔比较黄腻、口干口苦、尿黄等症状。主要是因为气候,空气中湿度较大,人体内的湿积留久了就会转化成热,还有的是因为阳热体质使得自身从阳化热与体内的湿气相结合形成湿热。

寒湿:

寒湿的人平时比较怕冷,并且舌苔大多比较薄,还泛白,稍微有甜腻的感觉,口比较淡。还常会伴有腹痛、腹泻的情况。寒湿的人主要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是由于脾脏运化能力不足,导致身体内湿气无法正常排出,不断积累所产生的湿气重。

寒湿最好的方子,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是公认的治疗痰饮之基础方,化气行水的袓方,以及“温药和之”的具体应用,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几乎都是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减而来。

方所主,概要有四。一为虚,指中焦阳虚,脾失健运,见神疲乏力、头目眩晕;二为实,指因脾失健运,水气不化,聚湿成饮,或上凌心肺见胸闷心悸,短气而咳;或水渍大肠,腹痛泄泻;三是寒,指阳虚阴盛,湿从寒化,见身痛水肿、寒湿脚气;四为瘀,乃湿浊之羁,痰瘀胶结,痹阻血络,而见寒湿痹症。

苓桂术甘汤是中医里面一个了不起的方子,古时用药,简单而又直接,阵法分明,令人惊叹。

方组: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6g,甘草炙6g。

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茯苓利湿,几乎所有药书上都写有茯苓利湿,可以自上往下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下焦以二便排出,使水液不再停留。

《神农本草经》载:“茯苓,味甘平,主胸肋逆气”。也就是说,茯苓不仅祛湿,它还是行气的,茯苓性子很平和,不温不燥,不寒不热,以舒缓磅礴的药力推动体内的气机。茯苓祛湿比较缓慢,不像薏米那么猛烈,但力量韧性却是不可忽视的。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个“温”字,一个“和”字,“温”是用辛温之药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和”是温而不刚烈过燥,从而达到温中宣降,消痰涤饮的治疗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燥湿、渗湿。燥湿就是用干燥的药物祛湿;渗湿就是用土填坑,使水渗到土内,就是补脾。

化湿之法,要在健脾,白术性温,健脾燥湿。《医学启源》也这样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脾胃之气充足,就可以像烘干机一样,把湿气化成水蒸汽,通过体表毛孔散发出来,所以是起到燥湿利水的作用。

甘草性缓,补中虽佳,温通不足;桂枝辛温,既可温中,又可通阳。《绛雪园古方选注》有:“桂枝轻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载还阳气”。

桂、草搭配,“辛甘相合,阳气乃生”,温中补中,是著名的经方药对。

二药合用,培土以制水,其温而不燥,培而不壅,化而不泄,痰饮自然消散,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