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患者的心声:我们需要这样的家属来陪伴我们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23

文/阿秋

很多人不理解抑郁症的痛苦,认为他们是“懒惰、逃避、或者矫情、又或者是想多了!”

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问题上升到精神疾病的一种病症。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心境障碍”。而在精神科领域了,则称之为“精神疾病。”

所以,抑郁症绝不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更不是你眼中所认为的“懒惰、逃避、矫情、想多了、脆弱等等。”若是这样认为的人,反倒对患者会形成更大的伤害与打击。

尤其是患者家属们,切勿不要再按照原来一贯以来的方式去对待一个患上抑郁症的亲人了,他们需要的关心和爱,绝不是你的追问和不理解的关心。他们要的其实不多,很简单,就是希望家属能真正理解他们的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自我意识上无法去控制的精神疾病了。

当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上升到抑郁症层面,即:精神疾病的时候,那是凡人的我们无法去控制的消极、悲伤、难过、低落、想哭、脆弱的,而这些心境的产生,都是比较顽固的,且长时间的伴随着我们,以至于令我们仿佛陷入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里一样。

因为这是由于我们长期的紧张压抑、悲伤,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进而发生了紊乱,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我们的心境本来就已经很恶劣了;二是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紊乱、缺少,那么在这两者的夹击之下,人根本就无法去左右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了。

这也是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如此痛苦,痛苦的根源在于思维和心境已经被大脑神经递质所左右,而神经递质的失衡,又加重了我们低落糟糕的心情,这就如同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恶性循环。反反复复,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以至于有些痛苦的抑郁症患者,因太过于绝望和痛苦到生无可恋,而一时失理智选择了轻生。

所以,当我们知道这一些抑郁症的常识之后,能够真正去做到换位思考,理解抑郁症患者的处境,那么在陪伴上的言语和行为,则尽量用征求和迎合的方式去交流沟通,也尽可能地避免直接刺激到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且凡事以温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么如此一来,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人实在是太敏感了,但是他们又希望他人把他们当成正常人一样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真正的病人。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确实是有病了,但是由于患者有病耻感,碍于自尊和面子,还是希望他人以一种尊重且舒服但又不刻意去伪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以上,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过于把他们当另类,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多些体谅和理解他们,甚至减少他们的工作量,以这种细雨润无声的方式去关心他们,他们是非常乐见别人以这样的方式去照顾他们的。这样的关怀,又可以让他们看见自己确实有着不失一个正常人的行为能力,从而降低了自我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

而这样的陪护与关心,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也是最需要的,因为这样一来,自己既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又展现了自己确实还是一个正常人的样子,这无疑会给他们建立了强大的信心和创造了利于恢复的一种良好的陪护环境与氛围;且也会大大地消除他们脑海中的病耻感思维与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各种担忧。

而家属们在陪护他们的时候,我常常看到有些家属因为过于着急了,而逼得他们的心情更加糟糕了。曾经就有来访者和我抱怨说:“因为父母不理解他,总要他去做这个做那个,其实自己那时身体是非常虚弱的,只想睡觉,但是父母觉得自己这样会颓废下去,把我的问题想得很是糟糕,然后他们就失去了理性。每每他们一想到这个问题时,就犹如失去温度的人一样,在我耳朵边不停地唠叨,建议我去运动和外出走走,或者去做做心理咨询等等。事实上,不是我不去做,而是那时症状确实很折磨人,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去行使了,且我也知道自己问题,或许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父母们偏偏连给我休息喘气的空间都不给,逼得我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但是自己反抗他们,又根本听不进去!所以一度把我的病情逼到了极点,唉!跟这样迂腐的父母生活真的很累!”

“患上抑郁症的我们并不是不想好,而是有症状来临时或者症状在伴随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来过度一下,休息一下,时间可能会很长,但是只要父母们在这段时间不要给我们太多的要求就好!同时引导我们科学地去治疗,然后适当的唠叨建议我们去运动运动就好,平时不建议父母总盯着我们的问题不放,只要我们不出现过分的行为,那么还是请以默默地方式来陪伴我们较为妥当些。因为我们还是清醒的,有理性的,前提在于家属们真的不要过于着急了,好起来是肯定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把康复都交给时间来疗愈吧!”这段发自内心的告白,是很多患者内心想说的话!

因为,抑郁症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事情,没有半年以上,是很难走出来的,家属们要耐住性子,陪着我们慢慢疗愈,走过了一定的时间段,那么那个生龙活虎的亲人,又会再次回到你们身边的。

更多陪伴知识,请阅读学习专栏《家属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度过难关?》

良好地陪伴有利于焦虑抑郁症患者或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顺利的康复!陪伴专栏,家属们的宝典!如今全网已经帮助了上千个家庭了!点击就可以学习全套30节陪伴指引了,助家属们更快掌握方法方式!有一句话说得好,“家庭不是用来计较对与错的地方,而是包容和理解!情感体验的场所。论对错,计较的家庭都是气氛不好的,乌烟瘴气的!”不是吗?来学习吧!

-end-

作者简介

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知名情感心理学作家、身心灵健康传播者;著有新书《走出心魔》一本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书籍,同时它也是一本指引家属如何帮助患者走出困境的书籍。推荐你学习、疗愈!愿早日走出黑暗!学习是获得成长最快且最廉价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