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历史:背叛魏国,投靠秦国,范睢最后的下场怎么样了

 梦想童年594 2019-12-23

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必然少不了神一样的队友不仅有军事政治家还得需要更强大的谋略家。而历代秦王也都比较慧眼识人才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才,就尽力争取到自己麾下,为自己谋事。所以当其他国家有一些非常有谋略的人才待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投靠秦国,秦国也会敞开大门迎接各种各样的人才,当然最后帝业完成一些功臣少不了会得到不好的结局,但范睢并不是这样。





  • 当时比较强大的赵国因为文武百官都和睦相处,秦国不敢侵犯,但还是想要争夺赵国的地盘,所以秦国就想出了先攻打远处的秦国,之后再来攻打近处的赵国。但是在这个时候,有人给秦襄王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范睢。范睢原是魏国人,因为家境贫寒在魏国一个大夫须贾府中做门客。当一个人比其他人优秀时,就会遭到小人的算计,范睢就是这样。当范睢跟随大夫出使齐国时,被齐国君主所赏识,赏赐了他非常多的金银财宝,但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资格接受这么多东西,也就不了了之。但是大夫不这么想,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就像向魏国公子魏齐告发了范睢。魏齐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把范睢的牙齿打掉肋骨都打断了,当他看到范睢昏死过去,就叫人把“尸体”放在厕所门口,到了晚上的时候范睢苏醒过来连夜逃走。

范睢在郑国的好友帮助他逃出生天,并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张禄。适逢秦襄王广纳贤士,当时的使臣和张禄交谈甚欢,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引荐给秦王。范睢进入宫中之后,开始剖析各国的情况,并告诉秦王,首先要攻打近处的国家然后再去征战远方,因为乐过劲地攻打远方的话,即使打下来了也不好管理,这样还白白浪费士兵的战斗力,如果先攻打近处国家,他们的国土就是自己的了,这样可以更好的管理更多的疆土。秦王一听大喜,遂拜范睢为客卿,之后范睢在战争当中贡献了许多谋略秦王就把他任命为秦国的宰相。

如果你认为范睢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心肠大度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的范睢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有仇必报的人,很多学者对于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可以和常胜将军白起一样,是秦国的大功臣,也有人说范睢对于自己之前的国家做得太过了是个叛徒。因为最后他帮助秦国灭掉了自己的国家魏国,并把之前陷害自己的大夫须贾和公子魏齐都杀害之后在秦国做宰相时有人对他不敬,他也是采取暴力伤害,是个小肚鸡肠的小人。

魏国的君主听说秦国要发兵,就派使臣须贾来讲和。范睢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乔装打扮成乞丐套取须贾的信息,并说自己的朋友和当时的宰相交好,要给使臣须贾引荐,须贾信以为真就跟随他来到宰相府的门口,没成想宰相府的守卫就对须贾说,刚才进去的就是秦国宰相张禄,须贾一听匍匐到范睢的脚边乞求原谅,范睢也是提出要求让须贾回去告诉魏王,他想要泄愤非公子魏齐的首级不可,要不然一定会说服秦王出兵。


但是后来秦国采取了范睢远交近攻的政策,出兵攻打韩国和魏国,与远方的齐国进行联盟。谁知道范睢再提出这个政策来的时候,是不是想要秦国先把魏国灭掉,为自己报仇雪恨即使到了秦王嬴政的时候,他也是坚持这一政策,帮助嬴政实现了四海归一统一中原的愿望。嬴政也是对他青睐有加,但是嬴政手底下的其他权臣,并不喜欢范睢这。

根据《史记》记载,范睢听说了功成身退的道理之后就隐退,最后寿终正寝,在家中成了秦国结局很好的名相。这也体现出范睢能屈能伸识时务,有先见之明,要不然最后的结局和秦朝其他名相一样死的很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