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懒人笔记

 图书 馆员 2019-12-24

导读:听说你们的考试周来咯,各个应该是焦头烂额,老师有没有划重点哈~表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快来看下有没有能帮助到你复习吖~

中医基础理论

一、总论和阴阳学说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 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 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二、藏象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20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1.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22.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23.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24.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5.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26.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27.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28.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29.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30.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31.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32.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33.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4.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35.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36.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37.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38.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39.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40.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41.“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42.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43.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4.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5.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6.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47.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48.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49.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50.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51.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52.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53.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54.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55.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56.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57.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58.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59.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60.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61.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62.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63.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64.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65.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66.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67.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68.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三、针灸经络
1.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3.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4.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5.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7.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8.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9. 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10.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11.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12. 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13. 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14. 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四、致病因素
1.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4.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7. 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8. 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9.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0.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1.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2.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13.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4.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5.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16. 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17. 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18.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19. 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0. 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1. 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
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2. 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23. 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24.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25. 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26. 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27. 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28. 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29. 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0. 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1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2. 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33.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34.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5.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36. 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37. 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38. “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39.“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0.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1. 因地制宜——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脏腑别通

明·李梃《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

《五脏穿凿论》已佚,作者不详。此论提出了一种有别于《内经》的脏腑经脉关系,与子午流注有关:

脏腑别通在图中形成旋转对称,由此可补出心包经与胃经别通关系。心包不是脏,故《五脏穿凿论》不提心包。

若将上图的表里经脉分别置于内外两圈,再连接表里脏腑,可得下图:

绿线为经气循行的路线,互为表里的脏腑呈现出“直通”的关系;红线则为脏腑别通,用“穿凿”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此图亦为旋转对称。

肝与大肠相通,即厥阴与阳明相通;

心与胆相通,即少阴与少阳相通;

脾与小肠相通,即太阴与太阳相通;

肺与膀胱相通,即太阴与太阳相通;

肾与三焦相通,即少阴与少阳相通;

心包与胃相通,即厥阴与阳明相通。

《素问·阴阳离合论》: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脏腑别通的本质即三阴三阳开合枢相通

子午流注纳支法

时辰

经脉

膀胱

心包

三焦

大肠

小肠

配干



配数

1

6

2

7

3

8

4

9

5

10



先天五行

君火

    注:水生于申,故从申时起排。

由上表可知,子午流注即先天五行遁入后天九宫十二支,实际上就是一种混天阴阳五行图式,故脏腑别通亦可在河洛混盘上表示:

图中红线为开,蓝线为合,绿线为枢。脏腑别通在此图中为轴对称关系。

     一、针灸药治

1.肝与大肠相通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大肠经曲池穴能治疗各类头晕。曲池还能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伤寒论》厥阴病篇,乌梅丸主久痢;白头翁汤则主热利下重(肛门坠重)。黄疸为肝胆病变所致,而《伤寒论》集中论述黄疸的条文(259、260、261、262)出现在阳明病篇。

2.心与胆相通

      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胆经风市穴“主中风,腿膝无力,脚气,浑身瘙痒,麻痹,厉风疮。”(《针灸大成》)风市还可治疗失眠、心脏病。胆经的病从心来治,如心经神门穴可治疗胸胁痛。心病从胆论治,如小柴胡汤、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失眠等。胆病从心论治,如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3.心包与胃相通

        心包经内关穴可治胃痛、各种胃病。胃经之足三里穴可治心脏病胸闷。《辅行诀》心包补方(旋覆代赭汤加减)主治气噫。《灵枢·口问》:“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伤寒论》厥阴病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谵语属厥阴心包,“有燥屎”则属阳明胃家实,《温病条辨·中焦篇》:“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4.脾与小肠相通

     《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食不化。”故脾虚泻泄灸小肠募穴关元,丙火生己土也。小肠经行经肩部,肩周炎可刺脾经阴陵泉、肾关。《吴鞠通医案·便血》:“毛,十二岁。癸亥十二月初二日。粪后便红,责之小肠寒湿,不与粪前为大肠热湿同科,举世业医者,不知有此,无怪乎十数年不愈也,用古法黄土汤。脾与小肠相通,即太阴与太阳相通,故太阴病有桂枝法。

5.肺与膀胱相通

      肺主气,气喘刺背部膀胱经肺腧;肺主皮毛,膀胱经委中穴主治丹毒。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肺经列缺穴能治疗尿频、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等病症。尺泽穴能治腰痛,鱼际穴能治背痛。肺主气,膀胱藏津液,气化则能出。朱丹溪:“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提壶揭盖法即为朱丹溪所创。《古今医案按》:“朱丹溪治一人,小便不通,医用利药益甚,脉右寸颇弦滑。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肺闭则尿闭,肺虚则不能制约下元,《金匮要略》:“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肺主皮毛汗孔,即主肌表,故麻黄汤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

6.肾与三焦相通

     耳为肾之官,三焦经绕耳而行,治疗耳疾常用耳门、翳风、中渚、外关、液门等穴位。三焦经的原穴阳池,五输穴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都与水(肾)有关,中渚穴能治腰痛。三焦经与阳维脉交于外关,《灵枢·本脏》提出:“肾合三焦、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亦将此三者放在十二官之末合论:“肾者(子),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申),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申子辰即三合水局,《本草纲目》:“时珍曰: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牡丹之功更胜也。此乃千载秘奥,人所不知,今为拈出。”——象数中医

中药综合丨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藏象学说中的主要内容。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三类:一是五脏,即心、肺、脾、肝、肾;二是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是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
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泻;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正因为它们的功能特点不同,才分成了脏和腑两类脏器。而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五脏居于体内,但各有外候。五脏与形体诸窍各有其特定的联系,这是藏象学说整体观的又一具体体现。
因此,《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并不是否认大脑的生理功能,而是进一步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加以科学的分类,并探讨其与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
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五脏的生理功能,虽各有专司,但却存在着共同的生理特点,其一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主藏,藏而不泄,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其二为藏神。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应。但在藏象学说中,则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和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根据藏象学说的理论,五脏的精气可以布散到五体与官窍之中,从而维持各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五脏与五体、官窍各有其相应的配合。
1.心的生理功能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且与舌、面等有联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所谓心主血脉,主要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脉和血液循行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脏所主,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心脏的正常搏动,有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出现异常现象。
心对血液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其中心对于血液的生成还有化赤的作用。因此,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脉充盈。如果血液不足,可见心悸、脉数等症。
(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根据现代生理学的认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和振奋作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病理上两者互为影响,血虚、血热等,常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心神不安,也可引起血行不畅。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由于心包能保护心脏,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病症,称之为“热入心包”。
2.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气管、喉咙,与鼻相通。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1)肺主气,司呼吸 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主气不仅能辅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调节了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肺 主宣发,即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能宣能降,则使气能出能入,能升能降。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能相互影响。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即可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等病变,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及喘息等病症。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使汗液的排出正常。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在调节津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又有“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说法。
(4)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说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内,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所以,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正常敷布和调节。
3.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与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而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故脾和胃相为表里。
(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饮食物受纳入胃之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借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主升 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功能是以向上升散为其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脾主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和布散。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吸收后,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脾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内脏组织器官,存在于腹腔内,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而不下陷,主要依赖于脾气的升提作用。
(3)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脾之所以能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4.肝的生理功能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并且与筋、目等有密切联系。肝与胆,不仅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胆之间,而且肝与胆本身也直接相连,互为表里。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所谓“气机”,即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经络、器官的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肝的主疏泄功能,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①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一。除被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精神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故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才能正常。反之,若肝的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调畅,则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所以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等理论。
②促进消化吸收 脾胃是具有消化功能的主要脏器,而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正常的升清降浊功能。另外,肝又能促进胆液的生成与排泄。胆液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排入肠道,以助消化。
③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血液的正常循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均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通利,既能使血行通畅和利;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其次,肝的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此外,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当机体活动量增减及情绪发生变化,或外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刺激,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亦随之而有所改变。一般情况下,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在人体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活动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则部分血液回流于肝而藏之。
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将贮藏于肝内之血输布于外周,实际上是肝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一种表现。
5.肾的生理功能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腰为肾之府。肾在脏腑系统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脏器,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说肾对精气具有封藏作用。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所谓“先天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并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所谓“后天之精”,则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即是出生之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主要分布于五脏六腑而成为脏腑之精气,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而脏腑之精气经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亦被输注于肾成为肾精的组成部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而构成精气。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肾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力。现分述如下:
①主生长、发育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如幼年时期,肾中精气开始充盛,人体生长发育迅速,更换乳牙,头发亦逐渐茂盛;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精气逐步旺盛,身体日益健壮,筋骨坚强,精神饱满,肌肉强壮,牙齿坚固,头发黑亮;待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减,人体逐渐衰老,不但生殖机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动摇,耳聋失聪,面憔无华。
②主生殖 人体的生殖机能主要与肾有关。一方面肾能藏精,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乃是一种能够促使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由先天之精所化,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成熟。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2)主水液 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的气化作用有赖于肾阳和肾气,肾之阳气的蒸腾气化,使水液中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者上升,是指含有营养物质的津液,在肾阳的蒸腾作用下,经三焦水道而上升复归于肺,布散周身,浊者下降,则指经过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注于膀胱而为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
(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从而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因此,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的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4)濡养温煦脏腑 肾中除藏有精气外,还有肾阴、肾阳。肾阴,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滋养和襦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各脏阴阳的根本。所以,肾阴、肾阳又称为元阴和元阳、真阴和真阳。

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所以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气,具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此,肺气正常则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行气血,走息道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调了血液循环与呼吸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2.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
血液的生成: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化血液。脾气旺盛,则血之生化功能正常,血液充盛心有所主。而脾的转输精微,化生血液之功能,又赖心之协助。心之阳气可以温养脾土,使脾阳不衰,保证了脾生化血液之正常。
血液的运行:心气能够推动血液循环流行,脾气可以统摄血液,使之在脉管内运行而不溢出于外。
3.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肝藏血。故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故心、肝病变亦都可表现为神志活动的异常。
4.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使心阳不亢。古人称这种关系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为心肾两脏本身阴阳动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血化为精,精化为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体现了心肾之间的相关性。
5.肺与脾的关系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6.肺与肝的关系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
7.肺与肾的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津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津液代谢:肾为主水之脏,具有气化的功能,能升清降浊,主持水液的蒸腾气化,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肺为水之上源,具有寅发肃降功能,能使水道通调,可使上焦之水液下输于肾,变为尿液排出体外。呼吸运动: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须在肺气肃降的作用下,下归于肾,由肾摄纳,才能为人体所用。若肾中精气充盛,摄纳功能正常,则可见呼吸深沉平稳。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此外,肺肾之阴液亦相互资生,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之阴液具有滋养作用。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无以上滋肺阴。
8.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
饮食物的消化: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调节。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饮食方能正常消化。脾气健运,水谷之精微化源充盛,方能滋养肝体,肝木得养,疏泄功能方能正常发挥。
血液的生成、贮藏和运行:肝能藏血,又能调节血量,脾能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9.肝与肾的关系肝肾之间关系主要表现于肝肾的精血、阴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等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藏血与藏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由于肝肾同源,故肝肾阴阳之间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常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则称之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导致相火上亢。另外,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从而形成肾阴不足病证。
10.脾与肾的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的相互滋养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的健运,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脏精气的不断充盈和成熟,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相互滋助和相互促进。
此外,在津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肾主蒸腾气化,脾肾两脏密切配合,方能使津液代谢正常进行。

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形体官窍,是躯干、四肢、头面等组织器官的统称,亦指除脏腑、经络之外的一些组织器官。它们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来说,任何一种组织器官都与各个内脏有关。
五志,是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活动。藏象学说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人体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故将五志分属于五脏。
五液,是指汗、涕、涎、泪和唾液。这些是人体不同部位分泌的液状物,中医学认为与特定的脏腑相关。
五体,是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中医学认为任何一个内脏虽都与五体有关,但却有主次不同。就其主要联系而言,它们分别与相关内脏互为联系,称为“五脏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华,是指面、发、毛、爪、唇,明润光泽。华,光彩的意思。中医学认为五脏虽深居体内,而其光彩,即正常色泽,可显露于体表的某些部位或组织。体表的这些部位或组织的色泽变化,称为五脏的外华,简称五华。
五官,是指耳、目、口、鼻、舌五种器官。耳、目、鼻各有两窍,口、舌合为一窍,再加前阴、后阴二窍,共为九窍。窍,即孔窍的意思。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也各有相互联属的特性。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2)在液为汗 汗液,是人体津液经过阳气的蒸化,从汗孔排出的液体。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出,腠理闭则无汗。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即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是说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4)在窍为舌 窍,即孔窍。在窍,即是开窍(下同)。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心的经脉上通于舌,舌的功能要靠心的精气之充养才能维持。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忧 以五志分属五脏,则肺在志为忧,若以七情配属五脏,则悲、忧同属于肺。悲哀和忧伤,虽属不良性情志刺激,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都导致人体发病。
(2)在液为涕 涕,具有润泽鼻窍的功能,并能防御外邪,有利于肺的呼吸。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合,即配合、通应的意思。皮肤是一身之表,被覆在人体的表面,直接和外界环境相接触,包括汗腺、毫毛等皮肤的附属器,所以又称为“皮毛”,具有保护、感觉、排泄等功能。毛,指附于皮肤上的毫毛。
肺主皮毛,是说毫毛的色泽与肺相关。肺与皮肤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皮肤的作用。二是汗孔排泄汗液有协助肺排泄废物的作用。
(4)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鼻与喉相通,喉下连气管以至于肺。肺司呼吸,其气与鼻、喉息息相通。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思 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虑过度,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机能障碍,而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即所谓“思则气结”。
(2)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肌肉,是指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胃的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充盈,肌肉丰满、壮实。
此外,脾又主四肢。四肢与躯干相对,又叫“四末”。四肢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脾主运化与升清,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瘦弱不用。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指口腔,是消化管的起端,食物由此下咽以至食道,具有咀嚼、初步消化,并参与吞咽等功能。脾开窍于口,说明脾运强健,则口味正常,食欲良好,脾失健运,则不仅可见食欲不振,还可见到口味异常,如口淡无味、口腻、口甜等。
唇,口唇。“唇四白”,即指唇四周的自肉。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与否,可反映于口唇。如脾运强健,口唇见色泽红润,脾运失健,口唇见萎黄不泽。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怒 怒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
(2)在液为泪 肝开窍于目,泪具有润泽和保护眼睛的功能。泪与肝的关系密切,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的分泌异常。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组织,包括胍腱、韧带等。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中医认为,爪乃筋之延伸到体外的部分,故称“爪为筋之余”。爪甲的荣枯,也就可以反映肝血的盛衰。爪甲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甚则变形脆裂。
(4)在窍为目 目,又称“精明”,是视觉器官,具有视物的功能。在结构上,肝的经脉联系到目。肝之藏血与疏泄功能,与目的视觉与生理密切相关。如肝火上炎,则两目红肿热痛;肝阴虚而阳亢,则头目眩晕。
还应指出,不但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观察眼睛的变化,即可了解全身机能的盛衰。如“五轮学说”把眼睛各部分与五藏相属,黑睛为风轮,属肝;两眦血络为血轮,属心;上下眼睑为肉轮,属脾;白睛为气轮,属肺;瞳孔为水轮,属肾。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在志为恐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意外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惊与恐,均为不良的刺激。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心主神志相关。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
(2)在液为唾 唾为肾精所化,是唾液中较黏稠的部分,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唾多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所以,养生家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满口后,咽之以养肾精,称此法为“饮玉浆”。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骨,即骨骼。骨对人体主要起着支架的作用,还有保护内脏等作用。肾主骨,是说骨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中医根据肾主骨的理论,在治疗骨折时,常用一些补肾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
另外,“齿为骨之余”,人的牙齿是全身最硬的骨组织,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所以牙齿与骨同属肾所主。
髓,分为骨髓和脑髓。中医认为,脑为髓聚之处,故称“脑为髓之海”。脑髓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髓海满盈,则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在小儿可见智力低下,甚则痴呆,在成人可见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耳聋目花。
发,即头发,中医称“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是指肾精能生血,血能生发。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生机根本在肾。青壮年肾精充盈,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肾精虚弱,头发多花白或脱落。所以临床上对于头发枯槁或过早花白脱落,中医往往责之于肾,从肾而治。
(4)在窍为耳及二阴肾“在窍为耳”,说明了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人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减,髓海空虚,每多见耳呜、耳聋。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包括尿道),后阴指肛门。前阴与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关,后阴与排便功能有关。肾开窍于二阴,说明了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外生殖器的功能也直接与肾气强弱相关。大便的排泄,与脾胃和大小肠的功能直接相关,而肾阴肾阳的盛衰直接影响其他脏腑的阴阳盛衰,所以肾的阴阳不足,均能影响到大便。因此说肾开窍于二阴。

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生理功能,亦有专司,但其共同的生理特点则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这里所说的“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所以,六腑主要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并排泄食物的糟粕。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1.胆的生理功能 胆与肝直接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内贮胆汁。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正常消化。胆汁,为清净之液。味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水谷之纳化,故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2.胃的生理功能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部分;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部分。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胃与脾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
(1)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部分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人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3.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有经脉相互络届,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1)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小肠为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之盛器;二是指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必须在小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2)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于膀胱。故又称“小肠主液”。
4.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居于下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故又有“大肠主津”之说。
5.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膀胱与肾相为表里。
6.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亦为六腑之一。因为在人体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三焦的生理功能,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理解。
(1)在整体方面 可概括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通行元气、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之通路。
①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 指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但通过三焦而充沛布达于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②疏通水道,运行水液是说全身的津液代谢,虽由肺、脾胃和肠、肾、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水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因此,三焦的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津液代谢方能维持正常。
(2)在局部方面 三焦划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等部位,各部位又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①上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即包括了心、肺两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将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滋养全身脏腑组织。故“上焦如雾”。主气的升发和宣散。
②中焦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了脾胃在内。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以“泌糟粕,蒸津液”为主,为升降之枢。故“中焦如沤”,为气血生化之源。
③下焦下焦的部位是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以向外排出糟粕和水液为主,故谓“下焦如渎”。
对于三焦的概念,历来有许多争论,直至目前,中医界尚未能取得一致的观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无形”与“有形”方面。所谓“无形”,即是说三焦并不是单一的形态器官,而是一个功能单位。主张三焦“有形”的医家,试图在形态结构上找到根据,于是就出现了胸腹腔说、肾下脂膜说、网油说、淋巴系统说、自主神经系统说等等。其结果是:任何一种组织器官或系统,都不能概括三焦的全部概念。
因此,对待三焦一腑,也应该像对待其他脏腑一样,作为一个功能单位来认识,而不要把它看成是单一的形态器官。实质上,它是对人体某些部位和内脏等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综合概括。

奇恒之腑

在脏腑之中,除上述五脏六腑之外,另有奇恒之腑一类。“奇”,作异字解;“恒”,是常的意思。奇恒之腑,包括六个器官组织,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器官组织,虽名为腑,但其功能有异于上述的六腑,其功能特点是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同时,这类组织器官还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正是由于其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因而称之为“奇恒之腑。”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奇恒之腑中的脑和女子胞。
1.脑
(1)脑的生理功能脑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枢,能主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诸如呼吸、心跳、吞咽等。
脑主管精神活动。人的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到脑的结果。故有“脑为元神之府”之说,记忆力亦为脑所主。
(2)脑与五脏的关系 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器官,但中医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五脏,也称为“五神脏”,还提出“五脏藏神”的理论观点。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与心、肝、肾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将脑的病变多分属于这些脏器的功能失常之中。
2.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女性从14岁左右开始,生殖器官渐渐发育成熟,子宫等器官发生周期性变化。子宫的周期性出血,叫做月经。如果阴阳和合而怀孕,则子宫就担负着养育胎儿的职能。子宫的周期性出血直到49岁左右(绝经期)才停止。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女性的月经来潮和胎儿的孕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生理因素密切相关。
①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 肾中具有精、气、阴、阳,它们能促进天癸的生成,天癸生成以后,又促进了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女性子宫等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了,就有月经来潮,并为孕育胎儿准备了条件。当人们进入老年,则肾中精气阴阳就逐渐减少,而天癸亦随之衰少以至衰竭,女性则进入绝经期,月经停止来潮,也就不能受孕了。
②肝气肝血的作用 肝在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肝主疏泄,能使气机调畅,这与女性的月经通调和排卵功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肝主藏血,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这与女性月经量的多少和养育胎儿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论说。这是说“肾为先天之本”,不论男女都是一样的,而在女性特殊生理活动中,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女性又以肝为先天。
③冲任二脉的作用冲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因此,人体气血通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子宫,平时可发生月经,孕时则养育胎儿。
另外,将男性生殖器官叫精室,又名精宫,它的功能是产生和贮存精液。精室的这种功能,其根源在肾。肾所主的生殖功能,实质上是概括了这些生殖器官在内的,所以中医称睾丸为外肾。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互为表里相属,或脏腑相合。
1.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联系,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小肠分别清浊,其清者可转化为心血。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有利于小肠的受盛和化物。
在病理上,心与小肠互相影响传变,如心火炽盛,可以循经下移于小肠,引起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出现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等症,此即谓之“心火移热于小肠”。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扰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2.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亦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肺主肃降,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而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3.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与胃的相互配合,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营养全身。在生理上,胃主受纳,饮食物进入胃腑之后,由胃进行腐熟,即初步消化,为脾的运化水谷精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布散水谷精微,则又为胃的再一次受纳创造条件。
在病理上,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胃之受纳失常则脾之运化不利,脾失健运则胃纳失常,出现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中医称为“脾胃不和”。
(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在生理上,脾气上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下降,则饮食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升胃降,气机调畅,方能维持饮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在病理上,脾升胃降相互影响。脾气不升,水谷夹杂而下,出现泄泻甚则完谷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可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3)燥湿相合。在生理上,脾属阴喜燥而恶湿,胃属阳喜润而恶燥。两脏燥湿相合,相互为用而协调共济,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腐熟和运化过程。
在病理上脾阳易损,而导致水湿不运;胃阴易伤,而致消化异常。在临床上亦应注意保护脾阳、胃阴。
4.肝与胆的关系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因而构成表里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