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二十卷│须颂篇第六十(2)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2-24

《论衡》第二十卷│须颂篇第六十(2)

【原文之二】

儒者谓汉无圣帝,治化未太平。《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恢国》之篇,极论汉德非常,实然乃在百代之上。表德颂功,宣褒主上,诗之颂言,右臣之典也。舍其家而观他人之室,忽其父而称异人之翁,未为德也。汉,今天下之家也;先帝、今上民臣之翁也。夫晓主德而颂其美,识国奇而恢其功,孰与疑暗不能也!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或年五十,击壤于涂,或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孔子乃言“大哉尧之德”者,乃知尧者也。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则盲者不能别青黄也;知圣主不能颂,是则喑者不能言是非也。然则方今盲喑之儒,与唐击壤之民,同一才矣。夫孔子及唐人言“大哉”者,知尧德,盖尧盛也。击壤之民云“尧何等力”,是不知尧德也。

《论衡》第二十卷│须颂篇第六十(2)

《论衡》第二十卷│须颂篇第六十(2)

《论衡》第二十卷│须颂篇第六十(2)

【拙解】

儒者称汉朝无圣明帝王,治国教化未达天下太平。《宣汉》篇中,曾论述汉朝已有圣明帝王,天下已经治理太平。《恢国》篇中,又充分论述了汉朝的功德非同寻常,事实上已经在之前各朝代之上。表彰颂扬功德,宣扬褒赞君主,作诗为颂,文臣书典。舍弃自己的家而观赏他人之室,忽视自己的父亲而称赞别人之父,不能称之为德。汉朝,是当今天下人之家;已故的汉明帝、当今皇上即是庶民和臣子之父。知晓君主功德而颂赞其美,见识朝廷奇功而褒扬其功德,那些质疑不明事理者怎能与之相比!孔子称:“伟大啊,尧为君王!唯有天最为大,唯有尧效法天。尧之功德浩荡百姓不知如何赞颂。”有一位年纪在五十岁的人,在路上玩击壤游戏,有人说:“伟大啊,尧之功德!”击壤者说:“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以得饮水,耕田以得粮食,尧出何力?”孔子言称“伟大啊尧之功德”,因为他是了解尧的人。身处圣王之世却不了解圣王,则如盲人不能识别青黄之色;了解圣王却不能赞颂,则似哑者不能说明是非。如此说则是当今如盲似哑的儒者,与唐尧时的击壤庶民,有同样的低劣才智。孔子及唐尧时称颂“伟大”的人,是了解尧之功德,因为尧的功德的确伟大。击壤庶民说“尧出何力”,是因为他不知尧之功德。

【小议】

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便成为了大汉王朝的极品学说,儒者更是受宠有加,儒者怎能说汉朝无圣明帝王?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孔子如何知尧?知尧“则天”?王充称儒者是“涉圣世不知圣主”,貌似他本人甚是知帝圣,献媚于皇家可谓极致。也难怪,不尽力捧着当朝皇帝,此《论衡》大作如何能得以面世?况且王充还是有些唯物主义思想的,这在封建神论盛行的时代,很容易受到质疑和攻击。极力尊崇汉朝历代皇帝有圣德,当朝皇帝心中必喜,如此便成全了《论衡》的出世。皇帝的功德如何,庶民的评判准确性远胜于人臣和文人,因为庶民求食,人臣和文人皆为图利,庶民对朝廷的施政最有切肤之感。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