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什么直播间,这才是初代购物天堂:00后一定没去过!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12-24

前段时间,二更微博发布了黑龙江漠河一个小店的视频,视频中有个字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


■你能看出小黑板中哪个字和现在的写法不一样吗?

有人评论说:欢迎光临的“临”字写错了,写成了“监”。


但你知道吗?

其实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项汉字简化方案,即“二简制”。或许你现在还能看到有些餐馆的“餐”写作“歺”,如快歺、歺厅、西歺,有些图书馆馆藏书的刻章还写的是“芷书章”,“芷”即是“藏”的二简字。

知道二简字的人,估计已经迈入40岁了。别说00后,90后和部分80后大概也看不懂二简字。


同样的,你知道“供销社”这一词吗?在黑龙江漠河有一家最北供销社,老掌柜丛秉武守了四十年。每年冬天,这里都有零下四十多度,即便天气再冷,这间屋子也始终是热闹的。




初代购物天堂:

00后小伙伴一定没有去过!


提起“供销社”,很多习惯了网购的90后、00后小伙伴都会一脸茫然。那时的供销社是儿时的“购物天堂”,是方圆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内唯一的商品供应处。除了生活用品,还有搅着玩的糖稀、满地煽的pià ji、几毛钱的零食……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购物的主要场所就是供销社,一间面积不大的屋子,居然网罗着生活在那个年代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随着社会发展,供销社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商品分门别类,商铺超市更是随处可见。


这家被误以为写错字的、看起来像超市的店,就是一家供销社。它静静伫立在最北边的漠河,1977年开始使用,营业至今,仍然保留着老供销社的“原汁原味”。

老掌柜丛秉武是当时供销社的一名职工,2002年转制出资盘下了这个门面,一守护就是四十年。


每天早上供销社开门,村里的这些大爷们都会陆续来到这,在供销社坐上小半天,聊着天南海北数不清的话题。

丛秉武说:“我们小的时候,需要什么东西都得上这儿来买,计划经济那阵儿,就是你手里有钱你也买不着东西。”丛掌柜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当年的粮票、糖票、布票……小小的收藏盒,里面装着的是整个时代的“生活”。

     
■关于供销社那些有时代感的物件儿(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北极村供销社的置货架、装饰画、秤、柜台……全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来的。在那个车马慢、路途远的过去,北极村供销社需要从单程五百多公里外的呼玛进货,那时丛秉武开着大货车,用四五天的时间往返,才拉回一次货。

这段路上人迹罕至,刮大风下暴雪更是经常发生的事儿,路上一大片白茫茫,一个脚印、车辙都没有……这样艰辛的岁月,如今也熬过来了。


丛掌柜夫妻俩有三个孩子,女儿在青岛,两个儿子在北京。孩子们都非常孝顺,希望父母能去青岛或北京,享受晚年生活。可故土难离,丛掌柜和妻子不舍得离开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


关于最北供销社的记忆:

“到了北极村我就成了孩子”

关于最北供销社,@wuyu8893回忆道:“供销社在北极村镇中心十字街旁,离最北邮局几百米,里面的东西也不是以游客为主,日常生活用品东西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