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快乐老年435 2019-12-24

最美好的君臣关系,莫过于圣君、贤臣,但是,无论君主多圣明,臣子多贤德,如果,两人之间不能彼此坦诚相待,想来也是没有多少真情实意的。毋庸置疑,雍正皇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从九子夺位开始,他就显现出比旁人更多的才干和智慧,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形象。

雍正驭人可是有一套的,话说,在他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为自己豢养了一群谋士。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一般来说,雍正肯定十分欣赏这些谋士给自己的建议,肯定与这些谋士是坦诚相待的,但是,却不然,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会轻易赞成,甚至,还会时不时地敲打他们加以训斥,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之处。

这群谋士中有一位名叫戴铎的,一心想要撺掇雍亲王去争夺皇位。为此,他不惜给雍正连上十书,为雍亲王献计献策。据记载,早在康熙五十二年,戴铎就上了第一书,向雍亲王提出了四条建议,希望他能搞好人际关系,建立起丰富的人脉网等等。

雍亲王心里多想当皇帝,可是,面对谋士的建议,他却显得格外冷淡。他回复戴铎说:“你说得很对,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点用也没有,我何曾有过这样的心思,你以为当皇帝那么容易吗?我不求什么荣华富贵,只想一生无灾无难,以后千万不能这样说、这样想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雍正这段话说得很有艺术,既把自己想当皇帝的心思掩盖了起来,又教训了下属。如果此事传到外面,还可以让人们看到他一个淡泊功名利禄的圣人形象,这对于他的自身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之后,戴铎又建议雍亲王招兵买马,找一处地方练兵屯粮,且自告奋勇要去台湾为主子练兵以谋大事。

结果,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口,就被雍亲王给驳回了,而且,还痛斥了戴铎一顿,说:“我这些年来对你也不薄,你怎么能存有如此伤天害理之心,早晚有一天你是要遭天谴的,我劝你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挨了骂却不长记性,不久他又向雍亲王汇报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召宠臣李光地入京,传言是商议立太子之事。而戴铎,恰好与李光地相熟,便利用这层关系为雍亲王说情,说自己的主子是天纵英才,将来可成大事,又许诺如果李光地肯帮自己,将来少不了他的荣华富贵。

这本来是向主子表忠心的机会,却又被他自己给弄巧成拙了。

雍正又一次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了一顿,说:“我何时说过这些话,你好大的胆子,怎么敢如此诋毁我,你死了倒无所谓,我的一世英名要是毁在你手里,那可是要名垂青史的,我做了你的主子,简直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反正,戴铎先后为雍亲王提的十多条建议,无一不被雍亲王一一驳回了。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其实,雍亲王这么做,是在昭告天下:“我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更不要说什么谋权篡位了,也是在告诉自己的兄弟们,你们放心,我是不会跟你们抢的。”另外,他还信上了佛教,整天把自己搞得神神叨叨的,哪里有一点点想要跟兄弟逐鹿天下的样子?

中国文化讲究不为名利、不争不抢,雍亲王这么做,恰好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不计较功名利禄的心迹。他一开始就向天下摆出了姿态:我无意于争储夺嫡,你看向我提建议的人都被我骂了,我哪里会是那样的人。后来,他确确实实登上了高位。

此时的雍亲王也由此变成了后来的雍正皇帝,兄弟们名字中的“胤”也变成了“允”,并且,还有不少亲兄弟也确实是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于是,他受到了众人的指责,分明就是早早谋划好了,还装作很无辜很淡泊的样子。

作为谋士,应该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连这样的人都不跟他们说实话,不就是为了做出一副道貌岸然、高风亮节的姿态,以此来沽名钓誉吗?这样一来,雍亲王通过这种手段欺世盗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在九子夺嫡的战争中,笑到了最后,可见,雍正的城府有多深。

清帝中他的城府最深,大臣一心让他当皇帝,他上位后立马将其杀之

甚至,在雍正即位之后,戴铎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雍正说他“行止妄乱,钻营不堪,暗人党羽,捏造无影之谈,惑众听,坏朕名声。”他先是被发到年羹尧处当差,之后,还被雍正指为贪官,最后,硬是被雍正给处死了。雍正帝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大概是戴铎知道雍正帝太多的内幕了。

可是,是人都会有惺惺作态的时候,都会有虚伪的时候,难道就因为最后雍亲王当上了皇帝,才说他城府深吗?

不管史料如何记载,雍正都是奉了康熙“传位于四子”的诏书登基的。更何况,在雍正执政期间清心寡欲,没有荒政,没有下江南,常常通宵达旦理政到天明,任谁都不能说他不够勤政吧。而被他处决了的兄弟,多数也是因为谋逆。不过,至于雍正当时到底是如何想的,几百年后的我们,却是不得而知的。

是非功过都逃不过史官的笔尖,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康熙传位于别的皇子,雍亲王是否就能留下一个两袖清风、无欲无求的形象呢?

参考资料:

【《清世宗实录》、《文献丛编》、《明清史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