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花赋(四)◆【菊赋】(33)◎苗干忠

 一片心花正放时 2019-12-24


  沐金风之飒爽兮,承玉露之苍凉。受日光而皎颜兮,经月华而翠裳。辞群妍而独傲兮,错春夏而迟芳。送百花之魂魄兮,孕金秋之玉珰。

    菊出华夏兮,流誉远邦。浸黄土之血脉,适异域之良墒。九华帝女,百代华璋。龙脉一系,金灿十方。品种逾万,族类宏庞。因土质而花异,随世事而名扬。野生遍地寒叶,精养独居华堂。

    菊之为饮,其味甘冽,其气清香。入药养肝以明目,焙茗润肺而清肠。菊之为花,绮兮丽兮,神采飞飏。色分单复呈七彩,型现缤纷蔚琳琅。灿灿之金黄兮,君子风韵;殷殷之红紫兮,虹彩日光。晶晶之玉白兮,圣洁典雅;莹莹之珠绿兮,和睦安康。初蕾如拳掬,久绽比玉镶;垂首若淑女,扬眉亚金刚。玉簪螺髻,淡抹浓妆。飞瀑急湍,鹤翥鹰翔。   

    君子爱菊兮,源远流长。慕其高洁,羡其芳芗。宋元明清,秦汉魏唐。李杜元白,苏范陆杨。文人墨客,低吟高吭。屈子合露餐英,陶公执杖采黄。黄巢诗飏九仞,太宗语睦八方。更有新声振远,战地黄花分外香。

    赞曰:菊之为物,不类寻常。视为高士,诗赋词章。凤栖梧桐,恬淡和祥。借物明志,品节高昂!

▲金长渊先生点评:

    好赋!无论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堪称难得的精品!人品好,文品亦佳。

    骈赋,俗曰四六对句。开头,作者一连用了八句整齐的对偶句,且每句开头的动词与名词所搭配的动宾词组以及后面的形容词组句十分精当。恰到好处。(每组之间的句号宜改为分号)

    第二段,作者追述了菊之历史渊源、品类特点,生长环境。句型句式变化多样,不呆板,显得灵活多变。

    第三段,写菊之性能功效,简洁明快。诚如郭沫若五十年代谈文风的一句名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作者深谙绘画技法,该俭省处,惜墨如金,该突出张扬处,不惜浓墨重彩。

    第四段、铺陈菊之色彩、形态、物象,且采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如上所述,可谓浓墨重彩,极力渲染,详略得当。

    第五段,画龙点睛段。这也是文人学士、儒家君子喜爱秋菊的关键所在。作者可谓菊花的知音知己。列出了历史上与菊花密切相关的名人,尾句特佳,不点名的点名,那不就是一代伟人的经典名句吗?漂亮极了!末段的赞如果用评诗的术语论之,堪称豹尾。

    另外一个突出的印象是:韵选得好。洪亮铿锵。且一韵到底,没有换韵,也无重复。

▲郑永钤先生点评:

    赋是一种骈体文形式的韵文。其特点是散韵结合,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等等。鲍照的《芜城赋》,曹植的《洛神赋》,苏轼的《前赤壁赋赋》都是千古名篇。

    干忠先生这篇《菊赋》借物明志,文笔优美,行云流水,颇见功力。开篇“沐金风、承玉露”破题承意。因为在短短几百字文中,一般不采用“虚法铺陈”开篇。首段写菊受日光,经月华之生长。送百花之魂,错春夏而迟。故独傲兮!

    第二段写菊类品逾万,其族宏庞。出华夏,宇传扬。浸黄土,适异域。野生精养之趣。为后三段为饮、为花、爱菊铺垫。为饮,菊之功用也,为花,菊之品格幽姿,淡抹浓妆也。这段行笔缤纷琳琅,尤为出彩。当赞!第三段爱菊,由古话今,纵论君子爱菊,慕其高洁,羡其独芳。“更有新声振远,战地黄花分外香。”似信手拈来,不露痕迹,极妙传神。

    最后一段,以赞结,尊贵和祥,品节高飏,点明此赋文眼,借物以明志兮。

    纵观全篇,声律谐协,句句押韵,讲骈偶,求对仗,章法开阖有致,主旨鲜明深契。好文也!

▲范翔云先生简评

    此赋一韵到底而无重韵;通篇文言而顺畅如话;几处用典而勿需加注。妙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