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24

从前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记得有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那时候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伟大的事业?解放全人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说,那是个太过宏大的命题。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大概都在思考:如何有意义地过好这短暂的一生。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直到看了这部彼得·威尔导演的《死亡诗社》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我们活着,应该尽快寻找到自己的“声音”

我们的人生,大概都会被父母、老师们这样教育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进入一所好的小学,然后考入一所好的中学,然后再努力进入好的高中,进入名校,然后毕业之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但父母和老师们鲜少问我们:你们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而我们,似乎也逐渐学会了盲从,学会了听从老师和家长们的建议意见,重复着他们所走过的路。

电影里约翰·基汀的教育理念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可是,在那个时代却被认为很荒谬。

他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信仰与理想,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去创新,在充满激情的青春期活出自己的色彩。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学校的老师讽刺他:你那样会误导他们,17岁能够有什么自由思想?当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成为拜伦、莫扎特那样的艺术家时,他们会恨你的。

17岁适不适合灌输这样的教育?不是太早,而是太迟了。

《死亡诗社》里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 饰)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死亡诗社》剧照

我们的大多数人从学生时代就不曾拥有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权力,要么早早就被家长规划好了未来,要么就是已经养成了大事小事都听从老师或者家长做主的可悲习惯。但我们往往忽略掉的一个问题是:老师和家长真正要做的,是培养一个孩子或者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这也正是学生所缺少的。

关于尼尔自杀的一些启示

电影里,最令人疼痛的情节莫过于学生尼尔(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饰)的自杀。

一个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少年选择了自杀,让人感慨唏嘘的同时,也令人深思:是什么让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要再苟活于世?

尼尔的出场,一开始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好孩子形象,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他有一个严格的父亲,希望他毕业之后顺利成为一名医生。而尼尔热爱诗歌,热爱戏剧表演。

如果他可以继续忍受父亲强加给自己的理想,将自己打造成“另外一个自己”,那他可以继续麻木地活着,可是,当他发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所有的人都愿意为他鼓掌、欢呼,诚恳为他的表演感到开心时,他的父亲却用冰冷的态度扼住了他的喉咙。

有人说尼尔的自杀有些“小题大作”的意思,因为他完全可以像老师教给他的那种方式一样:和父亲摊牌,最后实在谈不拢就忍着,等到大学之后就自由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选择顺从较为容易,转学、忘掉一切,成为父亲想要的那种人。但是,那会让自己活得很痛苦。因为慢慢地我们会发现,按照父母安排的既定人生来走,其实也不错,当个医生、护士,或者毕业考个公务员,庸庸碌碌活着,并没有什么不好,慢慢地,我们也就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一类人,并且学会了父母那一套,继续这样教育着自己的子女……

很可悲的一幕,不是吗?

尼尔的死,我想,作为父母,或者作为老师,是否应该想一想,孩子(学生)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理想是什么?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同时,是否应该多关注一下他们的内心?

《死亡诗社》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生命的意义,还有对教育的深思

比起211,985,我想,一定还存在着一些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譬如说孩子们的梦想。《麦田的守望者》有一句经典的话: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

平平庸庸活着,无怨无悔死去,如果有选择的权力,我想,我会毫不有序选择后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