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弓三山 2019-12-24

随着爆款剧《庆余年》的热播,众人口中的超级“玛丽苏”女主——叶轻眉,即将从蛛丝马迹的传说描述中,变成真人走进观众视线,但观众们却并不买账:“不要出现!就这样靠一个个传说慢慢勾勒比较美”!事实上,这不是热剧史上第一位被要求“不要出场”的传奇女主,上一个“又爆又隐身”的女主,还是《甄嬛传》的“纯元皇后”。这是十分考验观众想象力的影视剧“留白”艺术,难道国人特别喜欢“想象”吗?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庆余年》与《甄嬛传》

确实,国人偏爱“想象”、注重“话外之音”、更善于“留白”!这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而这个基因,要从六朝,甚至更早的先秦说起。

“留白”艺术的起源

清代书画家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在欣赏中国画时,无论是水墨写意或者工笔重彩,我们常常能见到在画面中留有大量空白,在绘画艺术上,称之为“留白”,它还有一个更矜贵的名字,叫“余玉”。作为中国画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无相表达意象。而这一部分留白,并不是“肉眼”所见的“空白”,而是构成完整画面重要的一部分,是观赏者“心眼”所见之“藏境”。古人常说“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也说明了留白在国画中的意义与地位。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被日本奉为国宝的《六柿图》南宋·牧溪

中国画“留白”艺术的历史产生于先秦形成于六朝,成长期于唐代。唐代张彦远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便有“白画”之说。到了宋朝这个极简之美的王朝,更将“留白”之美推向了极盛,到了明清则日趋成熟,成了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法则与审美特征。

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画欣赏需要一定的“艺术门槛”,画中之韵由空白填满,需欣赏者共同完成,否则便味同嚼蜡。

为什么中国更爱“留白”?西方喜欢填满?

在欣赏中西方绘画作品时,很多人更容易接受西方作品,因为西方作品更“具体”。为什么“留白”这种艺术手法在中国盛行,而西方艺术家们却不十分钟爱呢?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为一种十分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艺术方法,“留白”艺术是中国古代文人在传统哲学思想熏陶下的产物。“虚实相生、天人合一、唯道集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些深刻入古代文人骨子里的观念,变成了书画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输出。特别是在庄子的哲学系统中,“虚”与“无”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画“留白”法则的哲学根源和依据。而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追求“写实、还原”。思想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西方绘画理念的本质差异。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南宋 马远《洞庭风细》

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中写道:“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留白”美学的精神内核,一字以蔽之:“无”。在中国的绘画中,笔墨未到的空白处,同样寓意隽永,呈现出均衡之美、节奏之美、空灵之美,是影响画作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创作和欣赏中不可忽视。如果无法欣赏中国画中的“留白”之美,那你可能就不会看、更看不懂中国画之美了。

三角度浅析留白在国画中的作用

1/“留白”:让主体成为最亮的“星”

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画家们常常通过光影的明暗、空间线的聚焦,来凸显表现主体。而在不重视光影与空间感的中国画艺术中,要凸显创作主体,画家们往往采用“留白”,让对象更加“抢眼”。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伦勃朗《夜巡》通过光影凸显主体

这与人们视觉观察习惯高度契合。无论是人物、花鸟抑或山水画,中国的画家们非常善于通过“留白”来使描绘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而一些次要的元素则通常被“弱化”,甚至直接“去掉”。运用大面积的留白作为画面背景来凸显主体,这些虚实与对比,不仅赋予了主体的高辨识度,还产生了极具哲学性的国画美学。

而在中国艺术史中,最能代表“留白”之妙极的,便是南宋画家马远所绘《寒江独钓图》。一叶扁舟、渔翁独钓,四周的留白大胆而又烟波浩瀚,更能品出一味极强的“孤独感”。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寒江独钓图》 马远 宋代

2/“留白”里的空间感与星辰大海

中国画擅长在咫尺之间表现千尺之高,“留白”让中国画的空间无限扩大。

在国画作品中,元素之间的空间距离、主次关系,往往会借助“留白的多寡”与“笔墨的浓淡”来处理,使画面的主次感、立体感与层次感更为充分体现。

这一点,在中国的山水绘画中体现最为明显。“近大远小、近浓远淡“,留白处是无边云雾或壮阔波澜的湖海,疏密有致的松岩之间彼此拉锯,处处皆是绘画者的审美理念体现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南宋 夏圭《松溪泛月图》

南宋夏圭的画作被称为“边角之景”,突破了中国式及偏爱的对称结构,构图巧妙,绘画重心落于一边,而另一角则呈现大量留白或仅淡淡着墨。这些空白处,往往是一幅作品的灵气生命流动之所在,画家不“具象”,任由观赏者去天马行空。“无画处皆成妙境”,是对留白艺术的高度总结。

3/“留白之处”、“虚实之间”皆意境

“虚”与“实”,构成了中国画审美的基础。其所产生的意境之美,无法用肉眼去看,需要观赏者具备一定的底蕴,通过画作与创作者产生关联,用“心眼”观赏。

“意境”,是中国画的最高追求。中国画可以不拘泥于形似、不桎梏于色相,仅以墨的浓淡来表现万千世界,《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 即是如此。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齐白石《虾》

国画的承载材质以宣纸为主,画家通过或工笔或泼墨的手法,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这中间的“留白”,往往各具韵味,代表着不同事物。那是画面中不需要具体描绘出的部分,作为作者与观赏者“沟通的窗口”而存在,是意境之作在。各种韵味,只能你自己去品读了。

叶轻眉不出场最美?国人最爱“留白”?浅析留白在中国画中的作用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欢迎留言、点赞、关注@弓三山,我们继续在灿烂的文明中骑驴慢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