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琐谈 || IE七大手法是提高作业效率之必备工具

 秋浦学馆 2019-12-24


在介绍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时,我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一个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那就是十九世纪的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Tayior)

弗雷德里克-泰罗:

1878-1890年在米德维尔钢铁厂从一般工人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直至总工程师。

1890-1893年任某制造投资公司总经理。

1893-1898年,独立开业人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是当时美国迪林公司、北方电气制造公司等著名公司的管理顾问

泰罗同时又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一生约获得100余项专利。泰罗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曾获理科和文科荣誉博士学位。

泰罗的一生做了二件为世人称道(当然也有非议)的大事:

第一件:就是在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搬铁块”试验。这个试验是研究工时这一“专业”的开端,也是IE学科的开端。因此,也可以说泰罗是IE的鼻祖。

第二件:就是劳资双方矛盾在思想上的革命观点。即他认为双方不必把注意力放在盈余(所谓蛋糕)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着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并使盈余增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要做到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效果来实现。

这也是“蛋糕理论”的最早提法。

后来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列宁,将这些称之为“泰罗制”,他认为“泰罗制”掩盖了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血腥一面,淡化了劳资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但同时他也明确表示“泰罗制”具有科学性的一面。

这种做蛋糕分蛋糕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也是劳资双方争论的焦点,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主人为,这实际上就是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的是“对立性”,阶级斗争论就是源于这种“对立性”;资本主义的辩护人孔德强调的是“统一性”,阶级调和论就由此而生;社会思想家斯宾塞干脆将社会形容成是一个有机体,也就是说,社会中资方和劳方都是社会的不可分割的零件,谁也离不了谁。

事实上,那些强调阶级斗争学说的国家,大多分崩离析,基本上抛弃了“阶级斗争”的学说,转而趋向一种“竞合”关系,是竞争,不是斗争;是合作,不是对抗。

我认为,分蛋糕固然重要,而做蛋糕则更重要。我是泰罗的拥趸,虽然泰罗的思想仍有缺失,但他提出的提升生产力的思想和方法,是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开了科学管理之先河。

泰罗的主要思想表现如下:

◇    工时研究----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

◇    科学地选用工人

◇    将操作方法,使用工具、机器、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

◇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    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

◇    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    实行职能工长制

◇    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    “经济人”是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认识

◇    强调作为“个别”的人而不是作为组织成员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后人渐渐地建立起IE这门学科,内容越来越丰富并成为管理者一门必修的课程。

下面我将逐个介绍企业管理中常用的、基本的IE七手法。

IE七手法的主要目的:

1.消除工作场所的浪费(浪费、不均、勉强);

2.更轻松、更快速、成本更低地提供优良产品和服务。

IE遵循的基本原则:删、合、排、简:

   ◇    剔—剔除不需要的项目

   ◇    合—合并归类需要的项目

   ◇    排—轻重缓急合理排配

   ◇    简—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IE应用的基本范围:

1.工程分析

2.工作标准

3.动作研究

4.时间研究

5.时间标准

6.价值分析

7.工厂布置

8.运搬设计

IE七手法不仅将管理常识化,而且传递了管理的实践哲学。同时将传统式的管理者的责任传递到现场的每一位员工,建立一种团队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在制造型企业中,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项必备的、有效的管理工具。

IE的七手法就是:防呆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抽查法。 



IE七大手法之一:防呆法  

防呆法,也称愚巧法。它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防呆法的应用范围:机械设计,工具使用,设计、文书处理,物料搬运等方面。

防呆法的设计原则:

1.断根原则:从根源上彻底消除不利的动作和不安全等因素。

2.保险原则:树立保险的设计思想,确保员工操作安全和有效。

3.相符原则:确立标准化系统设计思想,防止运作的差异。

4.自动原则:以设备自动一体化原则,达成省力省时经济目的。

5.顺序原则:确立合理程序原则,使生产有序化并提高生产力。

6.隔离原则:以隔离的方法有效防止运作失误和不安全等因素。

7.复制原则:以简单重复标准的机械运作提高效率、效果。

8.警告原则:设立自动预警系统,防止运作的失误。

9.层别原则:以层别分类原则,使生产有序化并提高生产力。

10.缓和原则:以缓和自然顺畅的设计思想,使运作行云流水。

防呆法的功能:使员工动作轻松,省力省时;使员工少依赖技能与直觉;使员工少依赖肢体动作;使员工远离危险并保证人身安全。

一切“傻瓜化”的设计思想都遵循防呆法的设计原则。



IE七大手法之二:动改法  

动改法,是员工动作、动时分析与改善的方法。它是应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以达到省力、省时、舒适、有效的效果。

动改法的应用范围:家庭、工厂、办公室之人体工作方面改善。

所谓动作的分析,其前提必须将员工的所有动作加以分解和归类,通过分解和归类来删、合、排、简一切具体动作,达成动作经济的目的;所谓动时的分析,其前提必须将员工的所有动作加以分解并测时,通过分解和归类来删、合、排、简一切具体动作,达成动作时间经济的目的。

分解、测时并遵守删、合、排、简的原则是运用动改法的核心技能所在。

动改法,这种将人体力学和时间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实际上已经将人视作为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方法被后人所诟病,认为缺乏人性化,是将人作为“机器人”来看待。实际上,只要人不能从量化生产的体力活动中解放出来,就无法摆脱辛勤劳作的局面(只有在生产自动化到人工智能化再到无人化的境界中,人的体力活动才有可能被解放出来),而在这种局面中,通过动改法来改善人体工作,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应是科学运用人体的正确的方法。达成省力、省时、舒适、有效的目的,何过之有?也悖于道德。

动改法,在制造型企业运用最为广泛。也是制造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必备的管理技能。



IE七手法之三:流程法  

流程法,是利用以特定的符号做有系统的观察及记录整个工作完成的过程,并加分析以寻求改善。

流程图优化的目的:就是使工作更加有效率和有效果。

流程图的应用范围:所有人或物的流动过程,如作业、搬运等。

流程图的应用,是工程管理人员将工作路径进行“沙盘演习”或推演。它既可以是事后实际工作路径的反映,也可以是事前假想工作路径的反映。

首先,要注意的是符号系统。人们为了共识设计了特定的符号,作为人们推演的分析标示。符号可标示工作项目或任务点,也可标示工作的路径和判断。

其次,在所有用符号串起来的路径分别对应工时、人数、径长等所要分析的因素,最后将这些因素量化并累积加以分析,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流程的合理性、经济性,经过删、合、排、简的经济原则,可以对流程图再造或流程重构或流程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效果。

流程图分析是工作改善精细化的基础。

流程图,是工程管理人员最常用的图表数据化的工具之一。日本人最擅长于这项技能,通过对流程的理性分析,将“泰罗思想”发挥到极致。 



IE七手法之四:五五法

五五法,是一种反复多次(5W2H)探讨问题的质疑技艺,也可以说,是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质询法。它的目的,就是协助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

五五法,可以说是应用范围最广泛,它可以应用到任何阶层、任何对象的任何问题上。

当然五五法也应遵守一定的逻辑原则,它的逻辑原则就是5W2H。所谓5W2H即是:

What-----------------------做什么

Why------------------------为何做

Who------------------------何人做

Where----------------------何处做

When-----------------------何时做

How To Do------------------何以做

How To Much----------------费用如何

在每个层次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规划,就可以掘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五五法遵循了做事的普遍规律,它不仅是IE手法之一,也是思考问题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根究底、探索真因的思考哲学 



IE七手法之五:人机法  

人机法:是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究工作人员及工作机器间的组合运用,改善机器与人员的等待时间、体能损耗等,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人机法属于“人机工程学”的范畴。虽然,它将人员作为机器设备的附加部分来考量,但它却是科学分析与改善人的体能耗损的一项基本技法,其主要精神是将人体力学和机器设备动作综合起来进行科学地优化。

对人的动作研究,首先是对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再将动作进行力学优化分析,终将合理的人的动作进行标准化,从而规范与改善人—机系统。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般会依据标准化的动作直接应用于产线人机系统改善即可。

 人机法的应用范围:

1.操作1部或多部机器

2.数人操作1部或多部

3.数人操作—共同工作

日本企业不仅对机器设备应用人机法进行改善,而且对产品的使用也应用人机法进行改善,达成人性化的目的。这是日本人对管理深入和细化的又一典范做法。 



IE七手法之六:双手法  

双手法,也可以说是包含在动改法之内,它是利用双手操作分析图,研究双手在操作时“闲置”的状况,并寻求改善方法以充分发挥双手的能力。

 双手法,是动改法的一种特例,常对高度复杂性且以人为主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人的双手。是对人的双手动作进行最细化的分析,其原则和目的与动改法无异。所以,笔者在此不赘述。



IE七手法之七:抽查法

抽查法,是利用抽样原理,以推测人或物的作业真相,以利进行分析改善。这样方法是从概率角度探索作业真相。

 一般来说可以设定抽样周期、样本数进行随机抽查。通过对抽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找出人或事物的规律性,以确认人或事物的真相。

 抽查法的理论依据是数理统计的“大数原则”,所谓“大数规则”即是:概率的客观性取决于样本数的多少,一般是样本数越大,概率反映的客观性越强。但考量到抽查工作的成本,应以能反映客观的最小样本数为抽查原则。当然,什么是最小样本数?这是概率统计学的范畴。通常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抽查规定。

 我从前在兵器行业研制军工产品时,抽查法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试想,一枚战略导弹需要无数的部件,每个部件需要确保其良品率或有效性、可靠性,要经过不计其数次的试验,耗费无数的金钱,最后还要通过试射才能精准地确认战略导弹的可靠性。这是一个悖论,要确认导弹产品的合格,只有试射;可是试射获得了合格的确认,它却因为试射 而销毁。

咋办?惟有抽检法或抽查法。我们当时采用“布氏西登法”,即以25个样本为样本数,通过取样抽查结果,再籍以数理分析手段,可以预测产品的准度达到99.99%。这种方法,在武器技术指标测试中常用,大大地达减少产品测试成本。至于后来我们又开发了一种“无损检验法”,则将测试技术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美国军标“MIL-STD-105E”中有系统的抽样标准,现在西方产品多采取此标准。


(原创文章 侵权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