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1.1)PMBOK之一:运营,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组织战略及其管理

 瞌睡虫_图书馆 2019-12-24

组织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项目和运营。
它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 可以根据侧重性,对工作进行“项目 or 运营”的性质转换;
2. 运营往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项目来执行;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 项目的定义与特性

项目是指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项目是为了组织的经营需要与战略目标服务的。

临时性

  • 临时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启动过程的开始时间可能不明确),不会无限期的延续下去;
  • 临时性与项目工期的长短无关,可以一两个月,也可以十几年;
  • 项目可以因多种原因而结束,譬如目标达到、需求变更、目标无法达成,但是无论何时何因结束必须经过既定的批准程序,不能不了了之
  • 临时性的构因是由于商业机会的短暂性导致的;
  • 项目的临时性诱发了项目团队的临时性,为团队成员带来了挑战;
  • 项目具有临时性,但是项目产品往往具有可持续的长期生命力,譬如水电站建设项目

独特性

  • 独特性又指“一次性”,只做一次的事情总会是独特的,只要是项目多多少少会与之前的项目有所差异;
  • 独特性是相对的概念,一个项目与之前的项目总会有些相似地方(注意这种一定的相似性并不能改变项目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相对的独特性”才体现了PMBOK的构因和价值;
  • 强调独特性在于重视项目风险,表示需要加以注意而不要完全的“循规蹈矩”
  • 项目的独特性也表示了项目产品的独特性,因此独特性也是项目可交付成果的重要特性之一
  •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可以是 有形的产品,无形的服务能力(员工培训后的员工能力)、其他成果(科研出来的知识);

渐进明细性

  •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明朗和信息的增加,在连续的积累中分步骤开发,以便逐步明确项目的细节特征;
  • 渐进明细的外部构因:
    1. 首先往往很难不可能一开始就制定一份非常明晰的计划,因为项目的各种信息是逐渐明朗的;
    2. 其次能够避免一定的风险,毕竟一开始就太过详细的计划必定需要一定的人力,而计划一旦被否决,就会损失很大,不如一开始制定一个大概的框架性计划;
    3. 最重要的,只有逐渐细化的项目计划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 渐进明细的内部构因:
    1.项目的范围。一开始只有粗略的范围说明书,然后逐渐细化为工作分解结构和工作分解词典;
    2.项目的计划。一开始只有控制性的计划,逐渐分解后才有具体可实施的计划;
    3.项目的目标。一开始只有方向性的大目标,逐渐细化后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小目标;
    4.其他
  • 渐进明细与范围蔓延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必须做,后者必须避免
    渐进明细必须在一定的项目边界内进行,以避免演变为“范围蔓延”;譬如合同工作的渐进明细必须在合同所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进行,如果超过属于追加额外工作,应该按照合同变更管理程序加以管理;

二、 运营

从项目的三个特性出发,针对任何一项工作:
1. 如果更看中它的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性,都可以将它视作 项目
2. 如果更看重它的永久性、与其他工作的相似性,则可以将它视作 运营

运营是根据现有的程序,在标准化的生产线上进行;或者根据既定的服务标准,按规定好的服务流程进行。

2.1 项目和运营的共性

  • 都由人来完成
  • 都受制于有限的资源
  • 都要被规划、执行和监控
  • 都是为了组织的经营需要与战略目标服务的

2.2 项目和运营的差异

  • 临时性与永久性;
    项目是临时的,做项目就是为了实现其目标,并结束项目,因此项目在达成某种特定目标的时候就告结束;
    运营是永久的,做运营是为了持续的经营下来,不因目标的实现而结束,因此运营在达成阶段目标的时候采用新目标,并通过这种不断制定新目标的方式把工作继续下去;
  • 独特性与同样性
    项目是创造独特的产品的,追求独特性;
    运营是生产出同样的成果,追求相似性,譬如汽车零配件的生产,追求不同批次的产品一致相似;
  • 逐渐细化与标准化
    项目产品的生产过程是逐渐细化的; 过程中充满风险;
    运营是在标准化的生产线或根据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开展的; 过程中几乎无风险;

2.3 项目与运营具有相对性

  • 相互转换
  • 运营往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项目来执行;

2.3.1 项目与运营的承接关系

  1. 在组织工作中,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为了组织的经营需要与战略目标服务;
  2. 项目的启动与收尾都与组织的运营密切相关;
    • 运营是建立在项目开发的生产线或者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运营的过程中,当需要开展一些重复性工作无法胜任的活动时,又需要做项目,譬如生产线改造升级;
      • 在新产品开发、产品升级或提高产量
      • 在改进运营或产品开发流程
      • 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阶段(注意不是,结束时)
      • 在每个收尾阶段(注意不是,时)
    • 项目所形成的产品要交付运营,项目服务于运营; 项目又往往来自于运营(在运营工作中发现了某种机会或威胁);

三、商业价值、组织战略、项目组合、项目集

3.1 商业价值与组织战略

商业价值是组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综合,如固定资产、货币资产、商誉、商标等;

  • 有形效益的例子包括:
    • 货币资产;
    • 股东权益;
    • 公共事业;
    • 固定设施;
    • 工具;
    • 市场份额。
  • 无形效益的例子包括:

    • 商誉;
    • 品牌认知度;
    • 公共利益;
    • 商标;
    • 战略一致性;
    • 声誉。
  • 组织与商业价值
    组织的目的是创造、维持和维护自身的商业价值。无论是利润驱动或非利润驱动型的组织,都以其商业价值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维护和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

  • 商业价值与项目、运营
    组织需要通过项目、运营来实现商业价值;

    • 运营可以维持组织现有的商业价值,也可以实现商业价值循序渐进的增长;
    • 项目则是组织商业价值实现跳跃式增长的唯一手段;

组织战略是组织长远(5or10年以上)的发展目标;

  • 描述方式

    • 可以用组织的发展愿景进行定性描述,譬如本组织10年后要成为什么样的组织;
    • 可以用想达到的商业价值进行定量描述,譬如本组织10年后总资产要达到多少;
  • 组织启动项目是为了应对影响该组织的因素

    • 符合法规、法律或社会要求;
    • 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或需求;
    • 执行、变更业务或技术战略;
    • 创造、改进或修复产品、过程或服务。
  • 确定组织战略后,就要确定通过哪些“项目,项目集和其他相关工作”来按期实现;

    • “项目,项目集和其他相关工作” 就是项目组合
    • 项目组合中存在紧密关系的项目可以汇总在一起构成 项目集
    • 最终形成“组织战略—-项目组合—-项目集—项目”的从高到底的概念层次结构

3.2 项目组合和项目集

项目一定隶属于某个项目组合,但可以不属于任何项目集;不属于项目组合的项目是对资源的浪费,对组织发展无任何意义,不允许存在;

这里写图片描述

项目组合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被集中管理的一些项目、项目集、子项目组合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项目集是相互关联并被协调管理的一组项目;譬如街道开挖部门的供水、供电、供气等项目,合在一起管理可以避免乱挖的混乱局面;

  • 项目是临时的,但项目集可以是长期持续的(不断实施新项目),譬如出版报纸或杂志就是一个项目集,每期是一个项目;
  • 项目集除了包含项目外,也包含一些各项目的项目范围之外的工作(也可以视为一个项目);譬如汽车研发项目集不仅包含各汽车部件的研发项目,各部件的组装是各项目之外的工作;
  • 许多持续性运营可以视为“项目集”,然后分解为许多项目,来进行项目化管理;
分析 项目组合 项目集
内容 一些项目、项目集、子项目组合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一些项目以及联系跟项目的工作(也可以视为项目)
项目间的关系 不一定有内在的联系或依赖,只是都使用了系统有限的资源,一定有优先级顺序 一定有内在的联系,相互平等无优先级顺序
管理的目的 排列项目的优先顺序,以便确认全局资源的优先分配顺序 通过抓住各项目间的内在联系获得额外利益
管理的重点 按一定的标准对项目或项目集进行优先排序,实现项目组合对项目的最大贡献 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
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直接服务于战略 通过项目组合,间接服务于战略
变化性 非一成不变,可能需要终止旧项目,补充新项目等
  • 项目集与项目的相对性
    一个大项目,被视作单个项目或者项目集,取决于人们的需要;

    • 如果作为单个项目,则每个组成部分都是子项目,譬如“汽车研发项目”。不仅项目中的某一部分可以作为子项目(例如房建项目中的基础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某一个阶段也可以视为一个子项目(房建项目的设计阶段)
    • 如果作为项目集,则每个组成部分都是项目;
  • 项目与子项目的相对性
    单个的子项目可以被看做项目,并按项目进行管理

  • 完整的概念层次结构:“组织战略—-项目组合—-项目集—项目—子项目—可交付成果—-工作包—-进度活动”

    • 项目产品为最终交付成果
    • 为了实现最终交付,需要完成一些较小的可交付成果。工作包是项目上最小的可交付成果
    • 进度活动是为了完成工作包而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1.3.1】

四、 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管理及组织级项目管理

PMP考试针对单个项目的管理,不针对“项目集、项目组合管理及组织级项目管理”,仅需要了解必要的基本概念

项目管理是要正确的完成单个项目。它把项目单独拿出来考察,不考虑与其他项目的联系;

项目集管理是正确的完成一系列项目,它通过管理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取得把每个项目单独管理所不能取得的利益。它重点观察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平等看待同一个项目集中的不同项目,不存在优先级顺序

项目组合管理是要选择一系列正确的项目来执行,并且排列项目的优先顺序。由于项目组合是直接服务于组织战略的,组合管理就是为了确保每个项目都是有助于组织战略的实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和确定优先顺序;

组织级项目管理(OPM)通过协调组织驱动因素(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与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管理实践,来提高组织实施战略的能力。也就是通过不断优化组织因素,来更优支持“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管理”

OPM 旨在确保组织开展正确的项目并合适地分配关键资源。 OPM 有助于确保组织的各个层级都了解组织的战略愿景、支持愿景的举措、目标以及可交付成果

4.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运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这主要从技术层面说,其实也需要理念层面的知识)

4.1.1 管理一个项目需要

  • 通过与项目的主要干系人(对项目有不同的需要、关注(想要)和期望)的沟通,识别他们对项目的要求;
  • 在分析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权衡不同干系人对项目的不同要求,在他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 在分析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权衡项目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和风险等相互竞争的要求,找到最佳平衡点;
  • 建立明确、具体且现实可行的项目目标;
  • 把项目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具体实施;
  • 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与控制,及时纠正错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 对项目阶段或者整个项目进行正式的收尾工作,结束阶段或整个项目;

4.1.2 项目目标的主要维度

时间和成本是关于“效率”得,即以正确、高效的方式做事;
质量和范围是关于“效果”的,即做正确的事,获得正确的结果,保证项目产品能够发挥既定功能;

  • 范围
  • 时间
  • 成本
  • 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干系人”的期望是需要考虑和满足的;但是“项目范围”是不可镀金的,不能做额外的工作;

项目目标的4个维度紧密联系,相互之间有有着冲突;一方面的变化势必引起至少一个其他方面的变化;一个方面的优化可能只有以另个方面的损失为代价。

  • 各维度间的优先顺序
    • 笼统的讲,各维度之间不存在优先顺序;
    • 只有落实在具体的项目,结合具体的场景和现况,各维度间的优先顺序才存在;
    • 即便在实际落实后获得了优先级顺序,这种顺序往往也是有管理层决定的,而不是项目经理
    • 不同的干系人对不同维度的重要性的要求可能不同,从而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 如果项目产品是为某个外在事件服务的,并且这个外在事件的开始时间无法更改,那么往往时间是最重要的;

4.1.3 新的三重制约

  • 项目经理需要把干系人的需要Needs、想要Wants、期望Expectations转化为“项目要求”Requirements,前者是可以笼统含糊的,但后者必须是具体的,可测量的。
  • “项目要求”Requirements通常用“三重制约”来表示。
  • 老的三重制约是:时间、成本、质量

狭义:“范围、时间、成本”和夹在他们之间的“质量”。

  • 新的三重制约
    • 体现了“范围”的龙头作用
    • 承认了对“范围、时间、成本”的调整都会影响项目“质量”

广义:在狭义基础上,包含“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客户需求”6个方面。

标明项目管理就是要在充分考虑干系人需求和风险的前提下,在规定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下完成项目,以满足干系人对项目利益的追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1.4.1】

4.1.4 项目管理需要的知识

除了项目管理自身所涉及的知识、技术和理念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的知识:

  • 通用的管理知识与技能;
  • 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法规;
  • 对项目环境的理解;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自然环境,对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的实施也会对相关环境产生影响,项目团队需要对环境加以考量;
  • 人际关系技能;包括有效的沟通、施加影响、领导、激励、谈判、冲突管理、解决问题等;

五、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及其阶段划分,是项目治理的重要内容
注意与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以及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区别,尤其:项目阶段 和 项目管理过程组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里写图片描述

  • 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完成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它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项目的生命周期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框架相同
  • 项目阶段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属性来描述。对于特定阶段,属性是可测量且独特的
    • 一个项目阶段可能重复循环进行5个过程组
    • 一个阶段结束并不意味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发起人具有权利终止项目
  • 阶段关口在项目阶段结束时进行,将项目的绩效和进度与项目和业务文件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做出决定(例如继续/终止的决定)
  • 项目管理过程是旨在为创造最终结果的系统化的系列活动,以便对一个输入或多个输入进行加工,生成一个或多个输出
  •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也就是项目管理过程组,包括五大过程组类型,是项目管理输入、工具和技术、以及输出的逻辑组合。

5.1 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是通常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的、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进行了阶段划分,每个阶段都有应该完成的工作、该交付的可交付成果,都需要阶段验收标准和阶段放行口。

随着生命周期的开始,项目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在项目执行期间达到最大,最后在收尾阶段急速下降。 因此,收尾阶段要快速收尾,不要拖拖拉拉

5.1.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点

  • 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因为他们所要完成的工作完全不一样,注意不要去找共性
    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和移交
    软件项目:需求分析、框架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安装和移交
  • 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做一个单独的项目或者子项目。取决于客观情况和主观需求。
  • 一般情况下,一个阶段结束后才可以开始下一个阶段,但是如果风险不大,在经过一定审批后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
    项目生命周期是通常顺序排列而有时相互交叉的集合
  • 一个阶段开始并不意味着下一个阶段结束。任何一个阶段点的结束,都可能成为项目的结束点或封杀点。
  • 如果一个项目包含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项目生命周期可能在不同部分上同时演进,从而形成不同的当前阶段结构

5.1.2 项目生命周期的分类

x 预测型&计划驱动型 适应型&变更驱动型
定义 事先编制计划,详细定义产品,然后在执行阶段完成已定义好的产品,在收尾阶段验收并移交已完成的产品 随用户需求的变化(或逐渐明细),通过短期迭代来逐步完善产品,直到产出最终产品
特点 先设计好最终成品,再开始做,对变更执行严格控制 边设计边生产,每个迭代期都设计并生产满足用户当前需求的产品原型,并在下个迭代进行完善
适用条件 有成熟做法、风险低、待开发产品清晰明确的项目,或者产品必须作为整体完整交付的项目 适用于需求不是很明确,或者经常变动的项目
开发方式 瀑布模式 原型法 或者 敏捷开发方式
开发按过程 依次进行 设计—建设-验收交付,一次交付完整产品 每个迭代都进行“设计—建设-验收交付”,分阶段交付产品
干系人参与 只参与开始和结束阶段,也就是产品的设计和验收交付 频繁参与,也就是每个迭代的设计和验收交付
项目范围 开始就很明确,且不变动 在迭代期内不变,在迭代期之间通常变化;依次确定各个迭代的范围
示例 建筑工程项目 研发项目 或 It项目
  • 具体的项目可以采用 这两端之间的任何类型的生命周期
  • 无论是预测型,还是适应型,其阶段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 先后顺序(1结束2开始),也可能是交叉(1未结束,2就开始)的

项目生命周期内通常有一个或多个阶段与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开发相关,这些阶段称为开发生命周期。开发生命周期可以是预测型、迭代型、增量型、适应型或混合型的模式:

类型 定义 适用 图解
预测型 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确定项目范围、时间和成本。对任何范围的变更都要进行仔细管理。软件开发领域的瀑布模型就属于该模型 1.需求、时间、范围确定
2. 所处行业知识充足
见下图1
迭代型 伴随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 1.项目范围在早期确定,但是时间和成本估算难以估算而要不断修改;
2.性能优化的场景
3. 管理技术风险
见下图2上
增量型 将产品分成不同的模块或功能,通过一系列的迭代不断的增加产品的功能,并交付给客户使用。只有在最后一次迭代之后,可交付成果具有了必要和足够的能力,才能被视为完整的 1.需求基本确定,但是范围需要不断渐进明细
2.可以应对小的需求变更
3. 管理日程风险
见下图2下
适应型 (变更驱动型 or 敏捷型) 是迭代型和增量型的一个特例,目的在于应对大量的变更,获取相关方的持续参与,其迭代周期更短,而且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往往固定 1.环境和需求快速变化
2.需求和范围难以事先确定
见下图3上
混合型 预测型和适应型混合使用,譬如:需求分析阶段使用预测型,而开发方法按照适应型 1.组织从传统管理过渡但敏捷管理时 见下图3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5.2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做项目,必须同时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技术工作是基础,管理工作能提高效率和改进效果
基于技术的项目生命周期 = 项目生命周期 = 产品导向过程; 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上不同
基于管理的项目生命周期 =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 项目管理过程组; 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上相同

基于管理的项目生命周期就是项目管理生命周期,旨在描述项目的每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管理工
作。
按照PMBOK,项目管理生命周期包含 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项目上是一样的
  • PMBOK往往用 “项目管理过程组” 代表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 “项目生命周期” 和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的阶段划分是显著不同的,前者根据技术,后者根据管理
  • “项目生命周期” 和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

— 大过程组/阶段之间不是简单地依次顺序,往往是循环和交叉的

5.3 产品生命周期

**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再到项目产品运行生命终止(退出市场)的全过
程。**

  • 产品生命周期包含通常 顺序排列的且不相互交叉的一系列产品阶段
  • 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包括多个项目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只是产品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且产品生命周期往往包含多个项目周期,因为不仅产品研发是一个项目,产品运营中的升级等等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 项目建设成本
  • 项目建成以后营运成本
  • 产品退出市场时的处理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