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传说:伯温的由来

 高山仙人掌 2019-12-25

刘基又名刘伯温,为何叫伯温呢?有一段传说。

相传刘基去石门洞读书,初时,见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只沉醉于山水之间,日日玩耍,无心读书。

先生拿出《荀子·劝学篇》给刘基,要他读一百遍。刘基只读一遍,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了。再读一遍,就只字不差了。先生叫他再读,刘基就烦了。

《荀子·劝学篇》

先生又拿出孔子的教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刘基。刘基呢,当面诺诺是听,过后还是收不了心,先生很无奈。

有一天,刘基去溪边玩,突然传来棒槌击打之声,遁声望去,只见溪边堆积着如小山般的棉纱,一个姑娘槌槌洗洗,一刻不停地在劳动。

刘基想,这么多的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完呢,这姑娘怎不嫌烦。

浣纱女

刘基正在思忖,那姑娘口中飘出美妙动听的歌声:

天下没有浣纱女,

人间哪有衣暖身。

没有百温不厌者,

哪有高深学问人。

铁杵磨针为至理,

问君攻书可专心?

刘基听罢歌声,心中涟漪顿起,渐渐地满脸通红,愧疚之情一阵一阵涌来,一阵小跑,回到学馆书房去读书。从此,刘基再也不放松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勤奋攻书。

刘基很感激浣纱女的提醒,为警戒鞭策自己,又给自己取名“百温”,以示自己千读百读之决心。后人尊敬他,又因他封诚意伯,就把“百”字改成“伯”,叫他伯温。

(流传于浙江温州  丽水  周文锋搜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