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撕开自动化行业的美好面纱:我做技术的15年

 火德真君 2019-12-25

当前的中国自动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想撇开的热门话题和先进案例不谈,听听一线技术工程师怎么说。

今天的分享来自工控论坛网友。

Part.1

一门心思想干技术,也算求仁得仁了

从毕业到现在,我从事自动化行业已经15年了。

刚毕业时对所学专业知识比较自信,期望能进入大的平台发展,然而现实残酷,因为本人是专科,学校也非名牌,找工作比想象中要难的多。

中间应聘了一个销售岗位干了一天,还是觉得不太适合,一门心思想做技术,最后只应聘了一个不到10个人的小企业,和期望差距甚远。

上岗之后先到车间接柜子,3个月后才让接触设计,进入职场也别指望别人会教你,别人保守也是应该的,谁会把自己吃饭的技能教给别人呢。

没人带就自己摸索着学,后来才知道,别人保守的技术其实都可以在书上找到。

第一家单位主要做的是汽车行业的非标设备,玩的都是三菱PLC,梯形图那套,干了8个月,自信都掌握了。

之后跳槽到上海一家企业,做流水线自动化的,都是纯逻辑,没觉得有多难。玩的是西门子300和西门子触摸屏,第一次接触西门子的东西,感觉确实高大上,那时候编程用的也是梯形图。

第二家单位干了5个月,感觉在上海这座城市无法生根,于是裸辞回老家。

在老家一个月应聘了好几家企业,工资比上海低一节,而且基本干的是电工,实在不甘心,后在机缘下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进入后发现所在的电控部门是刚从一家合作单位分裂出来的,缘由不多说。

不管怎么说,在自己的坚持和“折腾”下,算是在自动化行业扎了根了。

Part.2

光懂自动化不够,还得会计算机

当时的公司是刚成立的部门,技术掌握在那家合作单位挖过来的几个人身上,三菱的下位和西亚特的上位。

程序可以给,但是没人给你讲,全靠自己。

程序用梯形图堆的,配料系统写的十分复杂。

用当时眼光看,有的地方确实写的十分巧妙,但现在看来,没有体系没有结构的程序虽然巧妙,但有可读性差、修改难等缺点。

用这套程序写新工程,一般的工程也要1个月时间,复杂一点的时间更长。

本人悲催,刚入职几个月调了两个小工程,由于工程多,人手少,上级给了一个超复杂的工程,结果连写带调3个月搞定,鬼知道怎么过来的。

从那时起就想着如何重新架构程序,使程序设计模块化、设计简单化。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尝试几次都没成功。

后来机缘巧合,有同事从国外带回来一份老外的程序,是西门子的STL写的,这份程序给我启发很大,不得不佩服人家,那程序结构模块化做的非常好。

人家同样用的西门子PLC,同样的设计语言,但是人家写出不一样的效果。

研究的时间越长,我越是觉得写这个程序的老外应该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或者人家同时精通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

后来我又接触了两家国外公司的程序,无不感叹原来自动化程序和计算机程序是相通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在PLC程序中同样适用。

后来我就不用梯形图编程了,换成了SCL,因为那样写效果更好。

期间我用西门子PLC和wincc开发了一套系统,原来一个月的工作量可以缩减到一周就能完成,而且对人的编程水平要求不高。这套系统已经用了6年。

再后来,行业中出现了很多需求,如订单、数据对接、追溯等功能,这些功能属于MES层,PLC和组态软件已经无法实现。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公司有专门的计算机专业的同事,他们只负责做软件这块,对PLC半点兴趣也没有,搞PLC的同事虽然对软件很好奇,但限于跨专业,也没人真正去学习软件知识。

但是做系统开发时,虽然大家都知道需求,但是什么功能做在上位,什么功能做在下位,上下又如何衔接,没人知道,没有人上下都精通。

结果设计出来的东西只能在“能用”这个层面,各种BUG层出不穷,完成工程就不错了,没人想拿来推广到其它工程。

我也是从5年前开始学习软件技术,期间学了C语言,VB,C#,后来用python,会编程语言也不能写出好的程序来,后来又学习软件架构方面的知识,从面向对象编程,到领域驱动DDD,各种建模方式,各种第三方库的使用。

没有人教,全在网上查,买书看。学的越多对程序的感悟就越多,再看当年写的系统,觉得非常稚嫩。

Part.3

我对行业的一点看法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那家大型企业,去了另外一个行业,进入该行业后才发现这个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还很低。

很多行业内的人还在使用10年前的编程技术,代码仍然是一堆堆的,里面的路径设计超级复杂,几千条的路径全部用手码上去,不得不佩服这种毅力,这么设计程序没半年下不来,而且遇到现场修改工艺,那是要死人的,设计和修改非常困难。

遇到一个同行,在原来的工艺上加一个三通报价8万,当时感觉是很震惊,但看了他的程序后感觉这报价一点不多。

现如今,整个行业在国家的倡导下要求做成智慧化、智能化。

上面ERP层做的很高大上,但到了控制这一层戛然而止,所有的订单数据无法自动执行,完成的数据无法自动上传,很多功能无法实现,系统分析,设备管理更谈不上。

尽管现在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但我们自动化行业好像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据我所熟知的行业),行业之间和专业之间一样存在无形的壁垒,先进的经验很难普及应用。

关键因素还是在教育,我认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从大学开始就应该多教一些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如面向对象、数据结构等。

这些理论指导自动化专业编程同样适用,会什么编程语言倒是其次。软件思维从中学甚至小学都可以教授,没有几年的学习达不到那种层次,等用的时候再去学就有点晚了。

相比较而言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    

幸运的是我的老东家给了我很多时间用于学习,让我接触到行业内顶尖的技术。

遗憾的是让我看到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现状,我们的技术体系仍然在国外公司的技术框架下,如西门子、AB、GE、三菱。

国内自动化几乎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人家我们可能什么都玩不转,从理论到实践无一不在我们之上。

从教育开始我们就落后于人,更别提技术的积累,再到创新。

希望国家能像重视互联网那样重视自动化行业,有钱可以买技术,但买不到人家背后的一套无形的体系,有了体系人家新技术层出不穷,而我们只能买买买,有时还买不到。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gongkong®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