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w人打出的9.0,新续作竟然更狠

 北郊人民艺术家 2019-12-25
年底绝对是影迷盛宴。
各国好片,集中爆发。
Sir今天又等到一部。
印度代表队,派出今年头号选手——

《最初的梦想》

Chhichhore


十年前,印度电影《三傻》辛辣批判当代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刺痛无数中国观众。
十年后,同样青春教育题材,印度再次惊艳全球。
上映两个月,口碑爆表,票房大卖。
媒体统一口径:2019印度最佳
导演涅提·蒂瓦里,比起名字,国人更熟悉他的前作。
《摔跤吧!爸爸》
一别三年,回归又是王者。
IMDb8.2,豆瓣8.4,超过93%的喜剧片与爱情片。
这帮印度人,再一次,用本土故事,挑起全球性的普世焦虑。
教育。
Sir和你们一样,不禁想问——
为什么是他们?
为什么还是他们?
故事结构和《三傻》一样,双线叙事。
现实+回忆。
现实线,高考失利的高中生男主自寻短见,重伤濒死。
回忆线,男主父母在病床前讲述自己的大学青春,希望唤醒儿子。
两条线索,浓缩成一个主题:
救孩子。
救的,既是孩子的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
现实与回忆交错,慢慢压榨出两代人的观念错位。
比如背景。
男主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
父亲安里,母亲玛雅,一个儒雅帅气,一个温柔美丽,都是毕业于名校印度理工学院的社会精英。


虎父无犬子?赢在射精前?
没有。
生出的儿子,天赋不高,其貌也不扬。
唯一理想,只是考进他父母曾就读的名校。
费劲的呀。
学校录取率1%。
儿子学习时间,每天18小时。
结果,还是砸了……

这谁顶得住啊。
尤其父亲是名校,母亲也是名校,自己却是一个失败者。
一了百了,跳楼轻生,摔成重伤,必须进行一个成功率渺茫的手术。
他的精英父母,只能在病床前悔恨万分。
注意这些关键词:
中产,教育,压力,失败,轻生,悔恨。
这个孩子经历的每一步,Sir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曾听过,见过,甚至预想过。
不仅是中国和印度,甚至在欧美,也是一个社会现象。
《死亡诗社》里,那名最终导致基汀老师离开的自杀学生,不也是死于父母的高期待?
男主的意外,正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缩影。
望子成龙殷切期待的同时,父母、社会也在为孩子的成长路上栽满荆棘。
稍有不慎,遍体鳞伤。
这些,都还只是《最初的梦想》的背景。
父亲在病床前讲述青春的回忆线,才是电影的精华:
男主可能“死”也想不到……
他爸比他更废。
那同样是一段彻头彻尾的,失败者青春。
90年代,即便是印度最好的大学,也有着H4这样神奇的地方。
H4是一栋宿舍楼,要是被分配到这,宿管只能给一句忠告:

为什么?
这里是精英大学里的一处“飞地”。
脏乱差,无人管。
盛产奇葩大学舍友。
比如:爱看限制电影,喜欢揩油的“性傻”。
尖酸刻薄满嘴脏话的“酸酸”。
缺乏男子气概只会喊妈妈的妈宝男“妈咪”。
离不开酒整日醉生梦死的“酒鬼”。

△ 神翻译:量子力学?不,“酒量力学”

以及,他们所有人的“老大”,体育特长生德里克。
这群人加上安里,就组成了H4宿舍楼的“失败者”联盟。
他们的故事,有着所有大学男生宿舍的影子——
比如,看毛片,整学弟,穷泡妞,富打架……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小男生嘛。
根本不以堕落为耻,甚至觉得有点帅。
但。
青春期小男生,唯一接受不了的是什么?
运动会啊!
学习学不过你们,我们这天天在街上混的,跑还跑不过你们?
还真跑不过。
多少年来,H4从来没有拿过学校运动会总冠军。
这下可好。
这帮废柴瞬间燃起斗志,剑指冠军,势要摘掉“失败者”的帽子。
怎么赢?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简称:下三滥。
包括但不限于——
呐喊“助威”,“美人”计,以及演员的自我修养……


步步为营的H4团队,一路过关斩将。
终于,走到奖牌榜最后一役——
篮球赛。
赢下这场,他们就可以翻盘逆袭,得到一切。
冠军、美女、欢呼,和肯定……
就真的赢了吗?
打住。
Sir不是故意在吊你胃口。
因为当他们踏上球场的瞬间,结果已不再重要。
两条故事线,最终串了起来——
父辈的集体回忆,最终成为了唤起孩子求生欲的寄语:
失败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你曾尝试过努力。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
剧情有点简单了,故事有点鸡汤了。
Sir承认。
但这正是印度电影的成功之处。
——以俗世的视角拉近平凡人,再用细腻的生活升华平凡中的不凡。
相比简单的剧情,丰富的细节才是解开这故事的钥匙。
比如,电影尝试回答的那个问题——
对于父母,压力是如何积累到孩子身上的?
我们明明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真的够吗?
看细节——
电影开头,一个空镜。
匆匆掠过主角房间的海报,全是鸡汤励志金句:
我行!
我可以!
我会成功!
梦想不会成真,除非你努力!
是激励?
还是压力。
还有台词。
看他父亲跟他的说话方式:
当然能考上
你学习得很用功
你的研究论文也写得很好
完全没有必要为此烦恼
这是考试结果出来前夜。
拼命夸奖儿子的努力,但儿子此时需要的是夸奖吗?
不。
对于万一没考上的结果,父亲只字未提。
鼓励还是压力?
不仅是言辞,行动更加激进。
甚至,直接给孩子准备了庆功用的礼物。
注意儿子的表情。
答案肯定:这是压力
之于父亲,他越表现出对成功的期盼,越证明他无法接受失败。
之于儿子,被捧得越高,他终会被“摔”得越惨。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不可以说他们不爱孩子,他们深爱。
但他们的教育,只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叫“失败教育”
这正是被大多数父母所忽略的。
一个场景,Sir印象深刻。
父亲在儿子昏迷后,当众忏悔:
我们总是为他计划,成功以后怎么庆祝
但是万一他失败了呢?
我们从来没有为他提供战胜失意的武装

Sir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浪子回头。
而是父亲在座的其他朋友,别人的父母。
他们听到这句话,什么反应?
深思,惊异,恍然大悟,潺然泪下……
也就是说——
儿子病危的父亲,是所有父母中,唯一一个觉醒的。
在此之前,没人想到。
这样的概率,放到我们当下的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占比?
Sir认为,盲目的那部分,只会更多。
但下一个镜头,电影终于展示出它对俗世的意义。
在场家长,纷纷拿起电话。
叫醒熟睡中的孩子,重复了曾经鼓励他们的话。
并且,加上了确实的后半句:
还记得我的承诺吗?
如果你数学考了A+,我就送你一辆自行车
我只想告诉你,不管你成绩如何
B+,C-,都没关系
我还是会给你买那辆自行车
回到开头的问题。
为什么又是他们?
为什么,印度电影屡次成功将教育题材,讲得如此接地气,受欢迎?
在Sir看来,这是一种提炼故事的能力
虽然是印度电影,讲的印度故事,却有着极为普世的内核。
青春,热血,家庭,成长。
以及电影最后开出的良方:
我们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胜败输赢
我们都忘记了怎么样过好人生
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就是生活本身
只看台词,依然鸡汤。
要享受生活,过好自己的人生。
要体会过程,不要在意成败。
要回归家庭,将心比心。
……
谁都会说。
但同样的话,放到不同的故事。
效果天壤之别。
是什么让鸡汤变得可信?
生活的无力感。
在《梦想》里,这种无力来得很早。
孩子的跳楼,就直接宣判了父母教育的失败。
也就是说,它一开始就颠倒了“教育”的角色——
不是父母教育孩子。
是孩子在教育父母。
为什么还是他们?
再进一步说,他们敢于戳破平凡人真正的痛处。
为什么我们总对教育焦虑。
焦虑,不完全来源于教育本身。
它可能来自——
对未来的社会缺乏信心。
对家庭阶层滑坡的恐惧。
反映到现实,就是不断地给孩子加码,给教育投资,希望他们不能输在起跑线。
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是怎样的?
电影里,常是这样的:
父母是含辛茹苦的教育家,孩子是身心极其健康的成熟大人。
《银河补习班》
现实中呢?
更魔幻了。
Sir看到的一个段子,真人真事。
某小学运动会,祖国的花朵们在观众席集结。
一声令下,拉出横幅,高喊口号: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实话吗?
实话。
好笑吗?
说实话,Sir笑不出来。
因为这不是编的段子,不是写的剧本,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