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污水处理难?看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医院的应用前景

 wjp 2019-12-25

文/杨剑峰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成分复杂。这些物质若不加干预,将长期在污水中存在,当人们接触被污染的水、食物、工器具等,则很可能致病。近年来,医院污水处理站安全事故频发,针对医院污水进行妥善处理也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本文主要介绍医院污水处理难点及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医院污水中的应用前景。

精彩抢先看

1)

医院污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性大,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实际处理中存在处理程度重视不够、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运维人员少等难点。

2)

通过不同工艺比选,MBR工艺虽较一级强化处理及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投资及成本略高,但由于工艺的特殊性,更适用于医院污水处理。

3)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出水水质好,水质稳定,二次污染少;设备集成化,占地面积小,运输方便;APP智能远程控制、无需值守、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医院污水的三大特性

成分复杂性

医院污水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为放射科、口腔科、病例科、手术室、各类检验室、洗衣房、食堂等科室和部门排放的印染废液、放射性污水、含汞污水、洗衣污水及食堂污水等。医院内不同科室与部门产生的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成分各不相同,具体见表1。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成分复杂。

表1 医院内各科室与部门污水类型

及主要污染物产物

备注:√ 表示存在污染物

水量波动性

水量较小、波动较大,排放不规律,且存在季节性、周期性等差异。夏季排水量较大,其他季节相对较少;工作日排水量大,休息日排水量较小,且昼夜、早晚排放量差距较大。总体而言,医院的污水量与医院规模、床位数、就诊人数、工作人员人数及季节等因素有关。

有毒有害性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点,可以诱发疾病;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危害人体健康 。

医院污水处理的三大难点

处理程度重视不够

随着对医院污水的逐步研究,人们对医院污水的特点及危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相关部门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放标准等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我国运行的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级别整体偏低,且区域差异性较大。处理级别低会导致出水SS 偏高,严重影响后续消毒效果。此外,对污泥处理不够重视,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

目前存在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等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不当情形出现,直接导致污水处理排放不达标。医院污水大多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且在运行中投加过量消毒剂,极易产生“三致”效应的消毒副产物,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具有不利影响。

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运维人员少

医院污水处理要有丰富经验的运维人员,实时在线监控的数据,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5G、物联网、智慧医院等先进技术和理念,真正做到减员增效、节能降耗。但已建造污水处理设备的医院中,自动化程度低,进出水水质及运行数据偏少。非智能化污水处理站,运维人员工作量较大,且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站的工作人员多为设备管理人员或者临时工,专业运维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不利于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

医院污水处理对工艺及设备的需求

医院污水处理对工艺的需求

01

不同工艺对比

根据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实用效率,污水的去向不同,医院常用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处理工艺流程为化粪池→格栅→调节池→沉淀→消毒池,处理以后可以排放到处理厂的下水道中。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流程为化粪池→格栅→调节池→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过滤→消毒池。处理后直接排放。

MBR工艺:化粪池→格栅→调节池→初沉池→MBR反应池池→消毒池。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准地表水Ⅳ类标准,优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规定。满足城市杂用、景观环境以及部分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可排放或回用。三种处理工艺优缺点见表2。

表2  一级强化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及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比

处理工艺

优点

缺点

一级强化

处理

造价低;运行成本低

水质差,难以达排放标准;抗冲击负荷差;环境卫生差;占地大

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膜法)

加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可达一级A;造价中;运行成本中

水质一般,难以稳定达排放标准;抗冲击负荷差;污泥量大;停留时间长;占地大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出水水质好,可稳定达标;抗冲击负荷高;脱氮除磷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产泥量少

造价略高;运行成本比传统工艺略高

综合上述比较,MBR工艺虽造价及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略高,但具备出水水质好,可稳定达标;抗冲击负荷高;脱氮除磷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产泥量少等诸多优点,因此选用M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具有一定的优势。

02

MBR工艺的优势

MBR技术实现了生化与膜的有机结合,无需传统二沉池和深度处理,更简单有效。该技术利用膜技术实现固液高效分离,保障出水SS的同时,提高生化阶段生物浓度和种群数量,提高生物降解效率。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的结合,实现了1+1>2 的效应,是高效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决医院污水处理问题提供可靠技术。

MBR工艺技术的优势

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膜分离使生化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RT)完全分离,在生化池中形成高浓度活性污泥,对COD、氨氮、TN、TP、SS等均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低温时仍有较高硝化能力。

王秀丽等利用M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得出对氨氮平均去除率97.9%,COD平均去除率去除率为85.1%,出水浊度为0.63NTU,出水效果好。MBR对大肠杆菌的去除可达98%。

出水水质高: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准地表水Ⅳ类标准,优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规定。满足城市杂用、景观环境以及部分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可回用。出水浊度在0.1NTU左右,能降低后续消毒单元消毒剂的投加量。

占地面积少: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容积负荷大,生物池体积小,节约占地。无需二沉池,较传统工艺节省占地30%以上。

污泥产量少:MBR工艺在低污泥负荷、长污泥龄条件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相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减少约20%。

医院污水处理对设备的需求及设备优势

医院污水处理对设备的需求

01

分散处理设施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要求,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500张,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8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1000张,因此,大部分医院床位规模小于等于1000床。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规定,设备比较齐全的大型医院,日耗水量为650~800L/床*d,床位用水量小于等于800m³/d,综合考虑员工用水、食堂用水、排放系数以及其他文献参考,医院床位数小于等于1000床,医院处理规模≤1000m³/d。综合考虑医院污水特殊性及处理规模小,适宜采用分散式处理方式。

02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设施

环保部门监管趋于严格,出水标准越来越高,医院污水水质水量冲击大,需求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在各种条件下保障性高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03

占地少、二次污染少的设施

医院地理位置特殊性,需求占地少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医院主要功能为提供医疗服务,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及健康的就医环境,需求产泥少、噪音小、消毒副产物少、臭气少等二污污染少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04

智能成度高的设施

应对未来医院改扩建变动的可能性,需求模块化 、可移动、流程短、易装配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医院专业污水运维人员缺乏的现状,需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智能化。

综上所述,采用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医院污水,可最大化满足医院污水处理需求。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优势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集成式高效点源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了 “膜集成污水深度净化技术”与“低能耗MBR污水资源化新技术”,可最大化满足医院污水处理需求,在医院污水处理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以下优势

1

设备质量可控,出水水质好,水质稳定;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从设备设计、采购到集成均由设备厂家自主加工完成,设备质量可控;采用AO+MBR工艺,出水优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水污染排放限值的规定;设备消毒方式为紫外消毒,避免了氯消毒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风险。

2

设备集成化,占地面积小,运输方便;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箱体和设备间组合而成。箱体内设置各反应单元,设备间集成水泵、鼓风机、加药系统、仪表、电气控制柜以及工艺管道等。此外,可选配办公单元。根据污水净化要求和现场用地实际情况可任意组合。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吨水占地面积仅为0.07~0.4㎡/m³,吨水占地小,运输方便。

3

APP智能远程控制,无需值守;

MBR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基于硬件和软件相结合,依赖物联网、云计算等服务于污水处理的建设、运营管理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可为医院提供污水相关的建设、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水质化验、设备管理等统一业务信息管理平台;设备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员值守,只需按时巡视即可,运行管理简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行业同仁参考交流,不代表筑医台立场。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 刘文聪, 姜辉等. Fenton-絮凝沉淀-水解酸化-A/O工艺处理医药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4): 89-92.

[2]

章亮. 某中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研究[D]. 长安大学, 2019.

[3]

吴培阳. 浅谈医院污水处理发展趋势[J]. 四川水泥, 2017(01):102.

[4]

陈敏婷. 某三甲医院医疗废水改造实例[J]. 广州环境科学, 2017,32(01):25-27

[5]

周  彤. 污水回用决策与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

郭文新. MBR 在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中的运用[J]. 化工管理, 2018(35):192+188.

[7]

王秀丽. MBR系统处理医院污水的运行监测及出水臭氧消毒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

[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