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眉山省级文物(2):洪雅周家祠

 嘉绒遗民 2019-12-25
古伯良

  嘉庆某年某日,洪雅县城,一位儒生模样的汉子,正捧着一本书专心阅读。这书不是经史子集,也不是畅销小说,而是苏洵撰写的《苏氏族谱》。读着读着,他的面色愈发的凝重,继而慨然叹曰:“是吾之责也。”
洪雅周家祠
  这位汉子叫周开弟,因着他的这一感叹,才为后人留下了一处文化遗产——周家祠。
洪雅周家祠
  在今洪雅县城西门口洪川镇文塘村林立的楼宇之间,有一座低矮古朴的建筑,这便是2007年6月被列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家祠。
洪雅周家祠
  据《茂才周鹤亭公墓志》载,周开弟,号鹤亭,聪敏过人,九岁入家塾,十多岁便跟着父亲做生意。其父“知其才,尝誉之曰:'必是子也,能庇吾宗者。’”父亲死后,孝顺的他遵循母亲的意愿,“弃文从武,一试游庠”,成为武秀才。
洪雅周家祠
  历经张献忠之乱后,四川“民人错杂,谱牒无存,洪雅又界蜀之偏陬,家有藏谱者十不一二。”周家“旧无家乘(jiā shèng,族谱、宗谱)”,周开弟读过《苏氏族谱》后,立即“爰考墓碑,兼访族中父老,为之序其世次,勒有成书。自腾凤公(周开弟之父)以上八世,无复紊者。”
洪雅周家祠
  家谱编撰成书后,想到还没有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周开弟便“于嘉庆十二年(1807)冬,继建本支宗祠”,并购置祀田、学田若干亩,“子弟上进者有奖励,无力者有存恤(慰问救济)。”
洪雅周家祠
  周开弟兄弟三人,他虽排行第二,但从小就致力提升自身能力,兄友弟恭,踏实做事,谨行慎为,“惟恐坠其世业,虽功名不克大显于时,而由尊祖而敬宗,敬宗而睦族。”终成“能庇其宗者”。
洪雅周家祠  周家祠建成55年后,在同治元年(1862)曾进行过培修,这便是现存的周家祠,是青衣江流域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洪雅周家祠
  祠宇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由前堂、正厅(光裕堂)、后堂三个主体建筑配以左右对称的厢房组成二进四合院。 
洪雅周家祠
  资料显示,前堂面阔4柱3间12.85米、进深5柱4穿7.2米、通高7米。左右对称厢房面阔4柱3间10.4米、进深4柱5穿7.7米、通高6米。
洪雅周家祠
  正厅面阔4柱3间12.85米、进深5柱5穿8.35米、通高8米。
洪雅周家祠
  后堂面阔4柱3间12.85米、进深5柱4穿7.1米、通高7米。祠堂内还有两个天井,大天井面积117平方米,小天井面积5平方米。
洪雅周家祠
   祠宇建筑梁架为穿斗和抬梁式混合结构,屋面为单檐歇山顶和悬山顶两种,小青瓦屋面。梁架上的驼峰、挑坊上的蜀柱、吊檐下垂花柱的雕刻,构思做工都非常精美。
洪雅周家祠
  周家祠不仅是民俗礼教场所,还是文化传播的校址。民国三十四年(1945),县绅李良知于周家祠创办了私立修文初级中学,建国后改名洪雅师范校,改革开放后改名洪雅县职业中学。
洪雅周家祠
  2013年10月,洪雅县引进民间资本,在周家祠开设陶瓷标本博物馆,通过展示600多件(套)夏商、两宋,特别是明清时期古典生活陶瓷、全国各窑口瓷器、工艺精品等,以传承保护川西地方特色的陶瓷标本、传播洪雅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是洪雅的“陶瓷技艺和人文历史文化”。
洪雅周家祠
洪雅周家祠
洪雅周家祠
  周家祠内,还收藏有洪雅各地的石雕、碑刻、佛像、家具,值得细细品看。
洪雅周家祠
  这块《宋董氏十三进士故里》碑,镌刻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当时立在洪雅将军乡的将军庙。碑上刻录有宋代洪雅董氏考中进士的13人名单,他们是宋真宗咸平年间的董悫(què),宋高宗绍兴年间的董济民、董作霖、董作肃、董作舟、董作德、董作士、董作哲、董作求、董作式、董义方、董义正,宋孝宗乾道年间的董恪
洪雅周家祠
  一门进士十三名,由此可知,两宋时期眉山为何能出八百进士了,亦可见宋代眉山文风之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