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事业通讯员如何写好单位的新闻通稿?

 冷面人生2012 2019-12-25

Merry Christmas

编 者 按

今天,按惯例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为此,小编给大家道一声:

“Merry Christmas”!

无论这个节日,

您过或是不过,

小编都祝福大家一生平安!开心幸福!

“言归正传”:

Come On!

不过'洋人节”的你,

来跟着小编一起,

继续学习新闻写作的知识吧!

今天的话题跟企事业通讯员有关。

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员,作为负责对外宣传单位形象的骨干力量,一直颇受青睐。然而,实践工作中,每逢单位遇大事之时,通讯员便承担起“写新闻通稿”的职责。如何写好新闻通稿,完成Boss交给的“硬性”任务,考验着每一名基层通讯员的业务能力。
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新闻通稿来说,其写得好与坏,受单位的定位因素影响比较大。同时,站在新闻专业角度来看,企事业新闻通稿的好与坏也反映出通讯员的专业水平高低。
具体来说,要写出比较满意的新闻通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新闻通稿的主题是什么?
其次,导语如何写?
第三,新闻通稿给谁来用?
第四,字数是否有要求?
最后,有哪些媒体负责传播?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具体展开谈一谈。




原始初稿(1583字)如下:

《第34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城乡128万市民通过多种形式播绿京华》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4月1日,北京迎来第34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首都城乡128万市民走出家门,植树栽花、认养树木、抚育林木、清理绿地,全民齐动手,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为适应北京的地理及气候特点,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规定全市人民“义务植树日”的建议,每年四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连日来,全市各区创新形式,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

西城区“常乐坊”城市森林建设现场内,由武警战士,医务人员,少先队员,社区居民等100多人组成的植树队伍正在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数百株银杏、油松、白蜡等乡土树苗将在这座以近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城市森林里“安家落户”。一位社区阿姨告诉记者,一想到今后家门口能有这么一座像天然森林一样的大公园,她干起活来就一点都不累。海淀区250多名干部群众也早早来到位于四季青镇的植树地块参加劳动,栽下国槐、油松、山桃、山杏、天目琼花等乔灌木1500余株。植树地块紧邻西五环,正处于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范围内,虽然只是雏形初现,但起伏的微地形、搭配丰富的植物品种,已经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和景观基础,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以雨水花园和湿地为主要生态景观,服务周边居民的郊野公园。延庆区把义务植树的主战场集中在了世园会、冬奥会的绿化区域中,重要交通干线两侧,世园会、冬奥会周边乡镇的山前平缓地、浅山台地、拆迁腾退地中,都能看见延庆各界干部群众植树劳动的场景,大家纷纷表示,这么重要的世界性盛会能在延庆举行让我们很自豪,我们一定要多种几棵树,把延庆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让世界人民感受到延庆的美丽,感受到绿色北京的魅力。

全国绿化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尽责形式。近年来,为方便市民履行植树义务,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形式和尽责方式的不断创新,为市民就近尽责提供多种选择。

在东城区景山公园,“以废换绿 爱心认养”活动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行。国家文物局、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等多家驻街单位现场认养树木460多株。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绿化基金会领导向认养单位和个人颁发了捐赠证书。景山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街道与驻街单位开展合作,不少单位的志愿者和小学生定期到所认养绿地捡拾垃圾、给树木浇水,通过这种用形式让履行植树义务持续化、经常化。朝阳区在望和公园启动了义务植树尽责体验活动,今后将每月开展两次主题活动,让市民充分体验八类尽责形式,并以“互联网+义务植树”的形式让市民领取到电子《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让市民履行植树义务更有体验感和荣誉感。门头沟区在永定河森林公园内设立“市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示范基地”,基地内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让市民选择适合自己的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并带领大家参加涂白、修枝等林木养护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全市共有128万人次参加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树木61万余株,挖坑60万个,养护树木602万余株,发放宣传材料90.9万份。同时,为实现园林绿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义务植树将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选择长寿、抗逆、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树种,并加强树木养护管理,确保林木成活成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全市重点义务植树项目的绿化面积、种植数量、成活率、景观效果和树木管护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轰轰烈烈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也拉开了北京绿化建设的大幕。今年,全市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6.3平方米。

修改后的正式稿(750字)如下:

(主)百万植树大军  共建绿色北京

         (副)京城128万城乡市民参加第34个首都义务植树日

  【通讯员XXX】4月1日,北京迎来第34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首都城乡128万市民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的绿色之都贡献力量。

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规定每年4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截止到今年为止,首都已总共迎来34个义务植树日。

  从X月X日到X日,全市各区对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西城区“常乐坊”城市森林建设现场内由社区居民等100多人组成的植树队伍,已将数百株银杏、油松、白蜡等乡土树苗“安家落户”。海淀区250多名干部群众在四季青镇的植树地块栽下了国槐、油松、山桃、山杏、天目琼花等乔灌木1500余株。延庆区把义务植树的主战场集中在了世园会、冬奥会的绿化区域中,希望用绿色欢迎世界来宾。

  在东城区景山公园,“以废换绿爱心认养”活动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行,而朝阳区也在望和公园启动了义务植树尽责体验活动,今后将每月开展两次主题活动,让市民充分体验八类尽责形式,并以“互联网+义务植树”的形式让市民领取到电子《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让市民在履行植树义务时更有体验感和荣誉感。门头沟区在永定河森林公园内设立“市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示范基地”,让市民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全市共有128万人次参加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树木61万余株,挖坑60万个,养护树木602万余株,发放宣传材料90.9万份。今年,全市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6.3平方米。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全市重点义务植树项目的绿化面积、种植数量、成活率、景观效果和树木管护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几点思考

一、原标题太长,语言啰嗦,主题不明确

新闻通稿的标题反映了文章的主题,所以很重要。写作时一般在主标题里只讲清一个主题即可,如还需要增加信息,可用副题的形式予以说明。一个准则是:用最少的字,讲清主题就行。不求用词的“豪华”,只求用字的“简练”。

对于,新闻通稿的主题,大多数时候可以向领导询问。通过举办活动前,按照相关层级关系,跟领导沟通,了解举办本次活动的最大意义到底在哪里,其目的是什么?然后,就可以确实新闻通稿的主题啦。在开始写之前,一定要将此主题报给Boss审定,否则开写后,就可能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

 二、原文导语写法太“文艺范儿”

新闻导语,通常放在新闻通稿的第一段。对这部分内容的描写,尽量不使用文学式的抒情手法,在行文方面要少使用主观式的感情色彩词语,如原文中的“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其实你交待了时间“4月1日”就已经指明是“春天到了”。

作为企业的新闻通稿而言,新闻导语其实是要交待清楚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内在原因),只要交待清这一点,那么这个导语就是合格的。改后的稿件中,只用很短的一段文字,讲清了写这篇稿子的最大原因是“北京迎来了第34个首都义务植树日”。 

三、原文中对涉及的单位无差别介绍,太过累赘

原文在主体部分,讲到的单位实在太多,并且每一个单位都“费尽笔墨”交待特别清楚。其实对于新闻通稿而言这是要尽可能避免的一个“难题”。有时候,一些活动参加的单位比较多,作为总公司新闻部门的同志,在写通稿时不得不考虑各方感受,故在文字中“一个不落”全部写到。这样的写法,其实是工作总结,并不是新闻稿。新闻稿(通常是消息体裁),讲究的是“捡要紧的事情说”。改后的稿件中可以看到,对这样的内容删掉很多,只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区,简要的说明了一下。 

四、新闻背景资料要放在通稿最后

    新闻背景资料,有时候在通稿中是常见的。这部分内容,应当尽可能放在文章的最后来写。一般新闻通稿都是采取“倒金字塔”方式来写。最重要的放前面说,最不重要的放在后面说。加上这篇稿件是要拟推到报纸上发表的,所以新闻背景资料放在最后,有利于报纸的编辑根据版面需要随时删节。

◆ ◆ ◆  ◆ ◆

那么,新闻通稿怎么写?

小贴士

口诀: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拒绝空话
引(肩)题:活动/会议名称/报告+地点+动词/召开、举行、举办、启动、招募、开幕、落幕等
1、主题:提炼亮点,吸引人关注
标题:少用夸张修饰的形容词、副词。比如:胜利召开、轰动全城、影响万人、高度关注、热烈讨论……标题中的地点一定是省份或城市,必要时标注国家,但尽量不要用酒店名字当标题,比如:×××企业舆情公益讲座在芙蓉华天大酒店开讲
例1:《上海爱心企业捐助2018西部温暖计划(哦,无功无过)》
例2:(肩)民勤生态专项行动在上海启动

(主)汉能将捐助10亿元治沙(啊?10亿?点进去看看)

例3:(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主)最高检拟在北京等13地开展公益诉求改革试点(嗯,清楚知道什么事情)
2、开头/导语
口诀:简单明了,交代信息,不要自夸,不要名单。不要把所有参加的领导嘉宾名字都写上,而且每个人的头衔不宜太长(有些头衔已经占到快一行),第一段就开始用大量形容词、副词、修饰短语堆砌无用信息。
新闻六要素(6W):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即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出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3、主体
标题 →导语→主体。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就是“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主体内容通常是:数字、创新点、观点分享、活动参与人数、规模、主办方。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