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老孙766 2019-12-25

我是前天早上七点半到达宝鸡的,目的很简单,来现场学习十二届国展的优秀行草书作品!到了才知道周一闭馆,然后便找了宾馆住了,游了一两个景点!

晚上,宝鸡一朋友请客招待,热爱书法的朋友!吃饭间,不知道是是因为什么话题,朋友谈到张旭光老师!朋友说:张老师这两天正在风头浪尖上!我莫名惊诧,忙问缘由!他找出一篇文章,是批评张老师的!文章作者我其实也是认识的!我说,书法批评很正常,有,才是书法家的开心事;没有,才叫难过呢……毕竟,书法这东西还真不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即使是行内人士,也因为各自立场不同,欣赏方向不同……

所以,今天看展中,天哲特意留意张老师的作品!十二届囯展特邀展中有先生一幅,问礼扶风全国百名名家展中也有先生作品一幅!

天哲以为,先生作品古韵高雅,直追王羲之遗风……先生的用笔、结字皆深合二王笔意!至于有人说,看完先生的作品,会有一种点线不干净、粗头乱服的感觉,我也不以为然,晋人尚玄学、尚个性,粗头乱服恰恰是他们个性表达的一个方式!另外,这何尝不是在帖学一派作品中加入了金石味的探索!

当然,如果你去深入的品,细细地品,哪里还有“粗“字可言,粗头乱服只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其作品中,每一个起笔、每一个行笔、每一个收笔,甚至于每个转每个折,都各各不相同,深藏变化,或者说粗头乱服背后深藏功与名!因为是手机打字、手机作图,难免不美观,但天哲接下来,还是揭开先生作品变化多端的故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疏与密的对比,疏处可跑马,密处不透风!疏处与密处又各分为疏、次疏、再疏,密、次密、再密,如此这般,层次分明……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同样,重与轻的对比,也是层次分明!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长与短,或者,长与偏,方与圆,转与折,大与小,正与斜,断与连,等等,各各层层分明,并且形成了几组不同的摇摆!至于天哲前面所言,每一个起笔,每一次行笔,每一个收笔,大家去品,去细细地品……品完后也许才发现,这是美女为了躺过敌人的骚扰,穿上粗衣,脸上抹上锅灰……而已!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老师的书法乍看一回事,细品又是一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