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意指导员,一个读书就喜欢折腾,副营职军官转业的生意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变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开个餐厅、奶茶店、理发店叫创业、想做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也是创业。而其实更多的人,想做的应该不是创业。因为创业意味着95%以上的失败概率,从而积蓄化为乌有甚至负债累累。毕竟,绝大多数的新项目(赚钱的事儿),肯定都不是一家在做,少则一二十家,多则几十家上百家。但往往只有这个领域头部的第一名能够冲出来,最终跑到上市;然后第二名,第三名有被收购的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创业者纳闷:为什么XXX公司跟我们是同行啊,为什么它能融到我们融不到呢? 其实,不是同业中大公司融大钱,小公司融小钱。本质是只有头部能融到,后面的中小企业就要当生意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来经营公司。大部分创业者,应该先学会创业做生意,赚钱,再思考资本化证券化。做生意、赚钱,真的,一点都不比所谓创业low,能合法赚钱就是正义! 我个人理解,做生意和创业是两码事,“做生意”,其实就是一种商业买卖行为,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赚到钱,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和目的。而“创业”虽然也有赚钱的目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比方说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了给国家做贡献等等!你说这个世界上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多不多,多如牛毛,马云、雷军、比尔盖茨、娱乐圈的刘德华、古天乐,收藏界的马未都等等,个个都早已财务自由了,依然奋斗在一线,我理解他们是属于“创业”,追求财富只是极小的目的,像我身边很多“大老板”,早年做批发、做工程,买房产,开分店,赚了大几百万上千万,现在行情不好马上店铺转让,40、50来岁,有精力、有财力,撒也不干了,回家钓鱼去了,我理解他们就是“做生意”,谈不上“创业”!所以,我们大部分人的想法实际是赚钱,而赚钱的方式是选择做生意。但其实,做生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不然怎么会看见90%人还是愿意选择安安稳稳地上班?因为做生意付出的确实要多很多! 时间成本无论什么样的生意,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前,可能需要积累好多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如果是大学生出校门就开始做生意,基本都会经历几次失败,也许七八年就过去了,而这恰恰是你整个的青春。都会在忙碌、试错的过程中度过,最后依然可能面临着失败,然后再找工作,却发现连找一份工作,都没有太多竞争力。 财务成本每一笔生意都会有投入,或许有人能融到资金,但那毕竟是少数,只能自己想办法投入。可能借遍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办了无数张信用卡,如果生意成功便好,如果失败,将会负债累累,再去选择一份工作还债时,可能好多年都在还债。 亲情成本当把所有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在生意中,会因为忙碌忘记妻儿的生日,会常年没有时间见到父母,甚至零用钱都没法补贴父母。孩子的作业没有辅导,家长会从来没有时间云参加,甚至连小孩上几年级都不知道了。 机会成本如果做生意做了几年之后,发现效果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因为,有的人天生适合当军师,有的适合做将军,而最初大家都以为自己能成为统帅。大多刚开始做生意的人,总以为进入市场就是捡钱,以为组个酒局就有人脉,结果一圈下来,什么事也没有做成。等到苦苦挣扎了几年之后,发现原来自己并不适合做生意。而自己的那些扎扎实实上班的同学,早已成为各自岗位的高级人才,实现了人生目标。 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大学期间开始各种折腾,做点小生意,结果也是亏的一塌糊涂,毕业之后去部队,好歹混到了副营,工资待遇什么的也还是有点积累,结果再一次折腾,一下子又砸进去百十万,真正从四线城市的小资变成负资产。 但人生总是充满挑战,如果睡一觉起来一眼看到自己四十年以后生活如湖水一样平静,有意思吗?所以,我还是继续折腾,选择了转业、做生意。是否做生意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生意的态度,做生意能否赚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所得,有成长,有收入,才是每一个人生生涯的完满,都是属于自己的一次人生历程。 如今整个社会已经进入盲目崇拜赚钱的状态。但是在开始赚钱前,或许都应该深入思考做生意的起因和后果。这个社会不缺少机会,但一定要随时准备,不能磨灭了自己的激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