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2019-12-25 | 阅:  转:  |  分享 
  
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中國古文化傳承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封面設計孔子和學生傳播古文化篇章



導語:古人創制了各式各樣的年齡稱謂,史料記載始于戰國著書于秦漢的《禮記·曲禮上》記錄。古人依據人成長生理過程、特點,大概分為九個階段。分別曰為;“幼、弱、壯、強、艾、耆、老、耄耋、期頤。但是根據中國朝代變革,傳承稱呼也出現一些演變新稱呼版本。

綜述較廣泛年齡稱謂;“0歲—未滿周歲的稱呼:繈褓、嬰兒”“1—2歲稱呼孩提(現稱幼兒)”“3—6歲稱呼:幼兒、兒童(現稱幼童)”“8—14歲曰總角之年(現稱兒童)”“十五歲左右曰束髮之年(現稱少年)”“二十曰弱冠之年(現稱青年)”“三十曰而立之年”“四十曰不惑之年”“五十曰艾之年”“六十曰花甲之年”“七十曰古稀之年”“八十曰皓首之年(又稱白首)”“九十曰黃髮之年(指90長壽老人)”“百歲曰期頤之年”,這些稱呼至今民間今天都還在傳承繼續使用。

人生年齡傳統稱謂《目錄》

第一篇、中國古文化傳承0—100歲民間傳統稱謂

第二篇、古代女子人生的各種年齡劃分及稱謂

第三篇、綜合古典記載人生年齡傳統稱謂收錄

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第一篇、中國古文化傳承0—100歲民間傳統稱謂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史書《禮記·曲禮上》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中國古文化的傳承圖畫



《0歲—未滿周歲的稱呼:繈褓、嬰兒》

繈褓;指出生的嬰兒和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的嬰幼兒(未滿周歲)。



《1—2歲稱呼孩提》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

《3—6歲稱呼:提孩、孩提、幼兒、兒童》

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4—6歲幼兒(民間俗稱兒童)。

《7歲稱呼童齔》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8—14歲稱呼總角》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裡,“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八齡:為8歲,九齡:為9歲,十齡:為10歲,十一齡:為11歲,十二齡:為12歲,十三齡:為13歲,十四齡:為14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志學(男子15歲稱呼志學—女子15歲稱呼及笄)

禮記·曲禮上(古典名著)記載



《女子15歲稱呼及笄》及笄:(指女子)及笄,漢語詞語。亦作“既笄”。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表示已經成年。

志學之年:(稱呼男子15歲)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志學之年詳細解釋:專心求學,語本《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所以後代傳承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結髮(指男子):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舞象:(指男子十五—二十歲)又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舞象

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禦。”《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戰場了。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而立(而立之年):《論語·為政》)記載,所以後代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不惑(不惑之年):《論語·為政》記載,所以後代稱四十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艾(五十歲):《禮記·曲禮上》記載;“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論語·為政》“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稱呼;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又稱呼:還曆之年)耳順、耳順之年、還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還曆壽: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曆”。古稀(七十歲):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從心之年(七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記載,稱呼70歲為“從心之年”。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耋(八十歲曰耋):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耄(指八九十歲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夀,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中壽:指80歲以上。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上壽:“九十歲為上壽”

白壽:“九十九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期頤:“指百歲高夀”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茶壽:“指一百零八歲”

源於;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人生年齡傳統稱謂

第二篇、古代女子人生的各種年齡劃分及稱謂

孔子教授學生歷史記載圖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文史記載,古代女子各種年齡劃分及稱謂;

孩提:1—2歲稱呼孩提。

垂髫(tiáo):三四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總角:五歲至十一歲兒童(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至十五歲,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歲,(語出《禮記·內則》,漢語詞語亦作“既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表示已經成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或“待字閨中”)。

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姥[mu]:年老的婦人

注:“三綱五常”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規範;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于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第三篇、綜合古典記載人生年齡傳統稱謂收錄

總角插隊農村務農加冠後參加工作花甲後探訪故鄉製作圖



古典記載:稱兒童的有童孺、兒童等稱呼;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髮時自然下垂的短髮。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髮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古典記載:稱呼成人;冠者:指成年人。古典記載:稱呼老人;斑白:老人。老年人頭髮斑白,因代指老人。黃髮:指老人,老人的頭髮由白變黃。“黃髮”是枯黃的頭髮。人老了,頭髮上由黑變白,白髮則黃。皓首:白頭,指年老。久壽:長壽。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姥[mu]:年老的婦人。暮齒:晚年,暮年。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係較近的親友來祝壽。萬壽:大壽,高夀之意。遐齡:指人長壽高齡。古典記載:年齡稱謂趣味俗話;“米壽”一詞是指人“八十八歲”,用的是“拆字法”。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米”字拆開,不正是“八十八”嗎?中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有很多稱謂,“米壽”是其中之一,但並不常見,還有很多更為常見的稱謂…。“繈褓”原意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借指不滿周歲的嬰兒。

“幼年”指幼兒時期(大致二到七歲)的稱謂則有:孩提、總角、垂髫、黃口等等。孩提為“兒童、幼兒”的意思;“總角”表示“小孩子把頭髮紮成髻”,所以也用來指“幼年”;“垂髫”和“總角”的意思相仿;“黃口”的原意指“雛鳥的嘴”,借指“小孩子”,我們常用“黃口小兒”形容一個人的年幼無知。

“加冠”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歲,“及笄”就指女子十五歲。另外,由於二十歲的男子還沒有達到壯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花甲”指“六十歲”,而超過七十的年齡,還有一些專用的稱謂,如提到的“米壽”指“八十八歲”,“耄耋”指“八九十歲”,“期頤”則指“一百歲”,“壽登期頤”就是對老人長壽的美好祝願。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茶壽”“指一百零八歲”,源於;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古典記載:孔老夫子在敘述自己生平時說了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學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順之年”等一系列稱謂。

古典記載:“詩聖”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又把“古稀”和“七十歲”聯繫到了一起。

編輯撰文資料來源:古典記載;《孔子的教育思想》,《禮記·曲禮上》《禮記·內則》,《論語·為政》,中國民間傳統稱呼(故鄉俗話錄)。

編輯製作撰寫:冰雪(耄耋之年圖片製作)

統計字數:5249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古今中...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