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需要仪式感:培养自己的上层格调,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

 昵称63703230 2019-12-25

仪式感是最近两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生活的确需要仪式感,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活得并不认真,这与收入无关,只与态度有关。仪式感会暗示你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事物,不时地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让你不偏执、不抱怨、不畏惧、不摇摆……

在仪式感这个概念中,格调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甚至可以说,有格调的生活,必然是活出仪式感的。格调,是一种生活的境界,高雅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优雅的礼仪,处处打造着人们生活的崇高境界。一个生活有品位、有格调的人,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人。

生活需要仪式感:培养自己的上层格调,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

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当下,人们变得越来越需要提高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只有金钱,并不能使你获得普遍的尊重和认可,有格调、有品味的人才会受到真正的尊重和欣赏。当然,对于底层收入者来说,谈仪式感和格调的确不太现实,所以,本文想谈一谈中层收入,如何活出上层格调?而事实上,中层收入,也的确可以活出上层格调!可以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响亮的巴掌。

为什么现在国内的中层阶级越来越在意衣食住行上的仪式感呢?要知道仪式感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规矩和条条框框。其中的原因在于,从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喜好,也就是品味和格调中,能看到一个人内在的和背后的东西。比如,你说话的方式和腔调,家里的装饰格局,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和娱乐,喜欢什么样的服饰和色彩,阅读什么书刊,甚至你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餐具等,都会表明你的情趣、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和财务状况等。

人的格调并不是来自富有或出身豪门,也不是拥有显赫的地位。人的格调最主要是来自内心的高贵品质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就是仪式感。当然,人们可以借助一些富有品味的服饰物品表达内心和精神。

生活需要仪式感:培养自己的上层格调,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

事实上,金钱、血统并不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唯一标准,品味和格调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而品味和格调是可以培养的,更重要的是,品味和格调的提升,并不需要拥有很多的金钱,很多时候只需要你对生活有些仪式感罢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具体而言,中层收入,如何活出上层格调呢?对此,畅销书《格调》的作者保罗·福赛尔给我们列出了一些培养格调的基本方法:

一、说话文雅。文雅是一种全方位的表现,而并非特指的是声音大小或口才水平的高低,还需要和内容完美地结合。

二、注重细节。注重细节是格调里很讲究的地方,一个人越注重细节,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就越认真。

三、听交响乐。熏陶在音乐的氛围中是一种幸福,以审美来愉悦身心不能不说是相当有格调的事情。

生活需要仪式感:培养自己的上层格调,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

四、意象组合。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用一个有品位的人物配上一个有品位的事物,来体现格调,比如“和毕加索喝咖啡”,“和凡·高约会”,“和莫奈谈人生”,等等,这里讲的主要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自己的格调。

五、只喝红酒。可以熟练地叫出各种红酒、洋酒的牌子,对喝红酒的一套礼仪烂熟于心,这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有些附庸风雅的嫌疑,但子安某种程度上,却又的确是上层格调的体现。

六、出国旅游。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走出国门旅游,是休闲方式里比较让人高看的一种。

七、学习和欣赏高雅艺术。学习钢琴、芭蕾一类的艺术要有天分,不能仅仅为了格调就抛弃了自己的特点,当单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很有格调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