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查大观园,薛宝钗做了一件事后,为何王熙凤和王夫人都害怕了?

 360QAQ 2019-12-25

傻大姐在大观园发现“妖精打架”的手帕,王夫人一怒之下,听从了王善保家的的建议,决定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无奈只能执行。抄检当夜,王熙凤跟王善保家的说好,不要抄检蘅芜苑,毕竟薛宝钗是亲戚,抄检她那里不像话。

然而宝钗何等聪明,第二天就找了个理由搬了出去。王夫人后来知道了,心里不舒服,找王熙凤来问。王熙凤说,可能是当时刻意不抄检蘅芜苑,让宝钗觉得受怀疑了,为了避嫌才搬出去。于是王夫人把宝钗请来,和王熙凤两人一起解释,希望宝钗不要多心,继续回来大观园住。

但是宝钗说了一大通话,坚决表示不再回去了。王夫人和王熙凤只好作罢。

题主说的,可能就是这件事。

宝钗为什么搬出大观园?王熙凤的说辞是宝钗主动避嫌,很多读者也相信是这个原因,但我认为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我认为,宝钗是跟探春一样,从抄检大观园这件事看到了贾府衰败的苗头。探春是为自己家这样的不争气痛心疾首,而宝钗则选择了明哲保身,尽早远离是非之地。

仔细分析宝钗搬离前后的一系列说法和表现就知道。

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就向李纨辞行。理由是薛姨妈身体不适,家里没有其他能照顾的人,需要她出去照管,等过两天薛姨妈好了,她再搬进来。

但实际上,过了好些天宝钗也没搬进来,而且大家都默认她其实就是搬出去了,并非“暂时”地照顾薛姨妈。就连王夫人,听到消息之后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试图劝她回来。

于是宝钗被叫了过来。然而听王夫人解释了抄检大观园的缘由,请她不要疑心,继续回园居住之后,宝钗是怎么说的呢?

宝钗陪笑道:“我原要早出去的,只是姨娘有许多的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可巧前日妈又不好了,家里两个靠得的女人也病着,我所以趁便出去了。姨娘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明讲出情理来,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的。”

这段话和宝钗当初向李纨辞行时的说辞基本一致,但是多了两点:第一,她其实早就想出去了;第二,既然现在知道了,那就干脆挑明,她是不会回来了。

显然,这两点很关键,说明搬离大观园其实是宝钗计划已久的事,抄检大观园最多算一个导火索,所谓“避嫌”也正好成为一个完美借口。宝钗搬出去的时候假意说过两天还回来,大概就是怕惊动王夫人,走不了,所以故意说得轻描淡写。既然成功搬走了,那就可以挑明,不打算回来了。

然而,宝钗都说得这么明白了,王夫人还没听出来,以为宝钗还在担忧或生气。

王夫人凤姐都笑着:“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

于是宝钗只能摊牌了。她说了长长的一大段话,这里就不贴出来了。分析一下,这段话可以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前半部分可以看成是之前的借口的升级版,一共有三个理由:

1.薛姨妈身体不适需要照顾;

2.薛蟠要娶妻了,要准备的事情很多,需要帮忙料理;

3.为了宝钗进出大观园方便而保持常开状态的角门,保不定也会有别人图省事从那里进出,又没有盘查,万一再生出什么事来,大家脸面上不好看。

显然,前面两点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王夫人和王熙凤都可以派人帮忙。第三点似乎是证实了“避嫌”的需要,但既然王夫人已经再三再四地强调宝钗无须担心这一点,那么这个理由也就显得很没有说服力了。

估计宝钗是一边组织语言一边思考,可能说到这里也觉得说服力不够,为了表示搬出去的决心,干脆就把话说得再直白一些:

“而且我进园里来住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几年年纪皆小,且家里没事,有在外头的,不如进来姊妹相共,或作针线,或顽笑,皆比在外头闷坐着好,如今彼此都大了,也彼此皆有事。况姨娘这边历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园子也太大,一时照顾不到,皆有关系,惟有少几个人,就可以少操些心。所以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

这后半部分的话真真假假的,确实说得比较重了,概括起来也是三个意思:

1.本来就没有非要住在大观园的必要,只是以前年纪小,大家姐妹住在一起玩闹开心。现在大了,自然应该各自忙各自的了;

2.近年来王夫人这边也有不少不顺心的事,还要照管那么大个园子,挺费劲的。自己离开,园子里少点人,王夫人也可以少操点心;

3.所以不但走是肯定要走的,而且还要劝王夫人节省开支。比如大观园这部分,其实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显然,第一点就值得玩味。宝钗在大观园住了那么多年,真的只是为了姐妹开心?没有追求“金玉良姻”的意图?现在一意孤行地要搬走,是因为大了要顾自己的事了?一直以来宝钗最重要的事不就是促成“金玉良姻”吗?这是准备放弃“金玉良姻”,放弃王夫人和宝玉、贾府的意思?

第二点就更有些装糊涂的意思了。王夫人都再三请求她留下,她还说离开是为了不给王夫人添麻烦,这其实就有些不礼貌了。

第三点更加是不客气。直言贾府今不如昔,还建议大观园不必保留。宝钗自己可以说走就走,但提出这种建议,让大观园里其他的姐妹情何以堪呢?

以宝钗的情商,完全不必说得这么直接,只需要点到为止地提示说自己留在大观园多少会给贾府增加一点负担就完了。宝钗竟然暗示贾府应该撤掉大观园这块招牌和脸面,这对王夫人、对贾府其实是不够尊重的。以宝钗的身份和头脑,她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

但她就是说了,可能是认为要说得这么不客气,才能断绝王夫人请她回去的念头。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宝钗就是铁了心要搬走了,打算逐渐远离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地方,所以也就不必再装客气了。

果然,听了宝钗这一大篇话,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再挽留她了。

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竟是,不必强了。”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凤姐对王夫人说,宝钗这理由充分啊,我们不必勉强她了。

王夫人说,是啊,我竟无言以对,只好随你便了。

王夫人和凤姐这番简短的表态说明什么呢?

第一,她们已经知道宝钗“执意辞去”的决心了,跟避嫌无关。所以再拿避嫌的事请她放心已经没意义,就尊重她的意愿吧。

第二,王夫人对宝钗坚决要走的态度是感到失望的,但是也没有办法。

王夫人显然是最希望宝钗留下来的,所以当知道宝钗离去之后,马上就叫来凤姐询问情况,先是猜测有人得罪了宝钗,被凤姐否定后又猜测是宝玉乱说话惹恼了宝钗,再次被凤姐否定后认同了凤姐说的宝钗主动避嫌的理由,就特地叫来宝钗进行解释。宝钗直接用“我其实早就想出去,今天干脆就把东西搬走”来回答,王夫人还在自欺欺人地劝宝钗不要固执,直到宝钗说出那一串不客气的话,她才哑口无言。

一向听话可心的宝钗,现在变得这样冷漠不客气,王夫人自然是会觉得失望的。

第三,王熙凤其实无所谓,甚至可以说她早就料到了宝钗的态度。

王熙凤和薛宝钗的关系一向不算密切,对于宝钗的离去她不会觉得多可惜,这从她听了宝钗的长篇大论后直接笑着劝王夫人不要再勉强就看得出来。

我甚至猜测,王熙凤其实早就猜到宝钗会有这样的行动和态度。毕竟,王熙凤也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不像王夫人那样不愿意承认事实。凤姐早就对宝钗有过“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经典评语,说明她很清楚宝钗善于打小九九。她对王夫人说宝钗离开是为了避嫌,估计也是托词。既然不抄检蘅芜苑会让宝钗陷入嫌疑,从而不得不“避嫌”搬走,那凤姐何必主动提出不要抄检蘅芜苑?难道不怕王夫人怪罪自己么?

所以,凤姐其实明白宝钗搬走是另有打算。而不管宝钗是什么打算,反正她不在乎。

这大概也是大观园里其他人的态度。宝钗辞行时,李纨和尤氏充满深意地相视而笑、探春语带机锋地说即使薛姨妈病好了也不必回来,都说明她们根本没把宝钗所谓的“出去几天再搬回来”的托辞当真。都知道宝钗这就是要长辞了,只是她们也无所谓。

所以,对于夜查大观园之后宝钗搬离的举动,大概只有王夫人真心觉得惋惜,其他人包括王熙凤都无所谓。至于题主说的害怕,我是不觉得她们有什么害怕的。只是宝钗最后说的那番不客气的话,多少点出了贾府衰败的势头,让王夫人和王熙凤听了会有些不舒服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