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wenxuefeng360 2019-12-26

我而立之年才开始认真看待读书这件事,发现读书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其中,有一些书让我改变了读书的观念,原来读书还有方法、技巧的,我之前不知道这些书,结果读过的书,都忘记得差不多了。 虽然目前读得不多,但以下这5本确实对我有很大改变: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一、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为关于阅读方法的第一本入门书,强烈推荐。

这本书解决了我关于读书的疑问,也缓解了我对信息爆炸的焦虑。

想到读书,我就有很多问题,比如该读什么书呢?会不会买到不喜欢的书呢?怎样读书才算好呢?不想读完就忘记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有答案。

在日本被称为“笔记本作家”的奥野宣之,他在书中记录了多年的读书心得,把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的经验一一总结。印象很深的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把摘抄的原文和自己的感想交替地写成读书笔记,正是因为写上了自己的感想,才不容易忘记原书内容。

这本书也给了我读书的动力,看到奥野宣之花这么多时间记录了上百本笔记时,就会赶紧去读书了。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二、原尻淳一《高效能阅读》

读书习惯从头读到尾,一字不漏,但读到结尾,却想不起来开头写的内容了,想再从头读一遍,又没有这个耐心了。

我以前就是这样读书的。觉得读书很耗时,读完又记不住,收获不大,结果就更不想读书了。

原尻淳一让我改变了这种读书观念,对于一些非虚构类的书,作为读者是有权利跳读的,不必从头读到尾。而且速读是有技巧的,比如先读目录,找出关键词,然后再读相关的章节,把需要认真读的内容先做好标记,等全书做好标记后,再仔细阅读标记的内容。

这样读书,不用从头读到尾,需要的时间少了,对书中的关键内容反而印象更深刻。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书中提到的“垂直型阅读”和“水平型阅读”,也让我读书的范围有了一个参考,就是要确定一个主题来读书,这个主题的书要占到70%,如此一来,就不会读得杂乱无章了。

这本书给了我读书的信心,原尻淳一上大学前都不爱读书,直到上大学后才开启读书人生,那我现在开始读书也不算晚。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三、大岩俊之《实用性阅读指南》

很多人会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去玩。但是,读书,是确实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只是读书和解决问题之间,还差了行动这一步。

大岩俊之起初想创业,成为自由讲师,他读了很多书,却一直没能实现目标,后来他觉悟了,没有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他提出要带着目的去读书,然后在书中找到答案,但这还不够。

他把读书的目的和找到的答案制作成思维导图,只需看到思维导图,他就知道这本书对自己有什么用了。他还依据这些思维导图,来指导自己行动,慢慢的改变自己,一步一步地终于实现了成为自由讲师这个目标。

现在我明白,学到的知识要用起来,就算只用书中的一个技巧,日积月累,也能看到自己的改变。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四、尼基·斯坦顿《沟通圣经》

这本书是比较偏向商务书的,不过,从书中关于阅读的章节,我理解到自己读书慢的原因。

对于以消遣为目的的小说,读得慢才能好好口味,不过,对于非虚构类的书,目的是获得信息和得出判断,就可以提高读书的速度。

关键就是不默读,用眼睛看。

人的眼睛看到的范围很大,可以一目十行,但默读只能一句一句的读,读的速度肯定赶不上眼睛看的速度,想提高读书速度,就多用眼睛看,少默读。

这本书可以和《高效能阅读》一起看,对提高读书的速度有很大帮助。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五、 斋藤孝《深阅读》

上面针对的多是非虚构类的书,这本书就是针对虚构类的书了。

经典的书要不要读呢?比如经典的长篇小说,可是,一想到读经典小说就头疼了,要么是超厚的书,读完需要太多时间了,要么是年代久远,读起来看不懂。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斋藤孝是大学的文学部教授,他提倡要读经典的书来丰富精神。因为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经典的书越发显得充满人类的智慧,精神丰富了,人自然不容易脆弱。

他提出了很多阅读技巧来帮助读经典书,比如大部头经典小说,托尔斯泰写的《安娜·卡列尼娜》,可以只读对话部分,不必全书读完,因为对话部分很精彩,而且也能了解到情节的发展,这样读起来就轻松多了。

这5本书,改变我对读书的看法,让我少走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