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这六个方面是最佳入口

 立恒语文 2019-12-26


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是文学这顶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著名诗人艾青说过:“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面对如此精粹的语言艺术,教学时,我们当如何引导学生品鉴她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体会感情、放开想象、调动经验、品味语言、赏析手法、加强朗诵。

一、体会感情

任何题材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诗人情感的结晶。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引导学生品鉴诗歌,教师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导学生将诗歌中抒发的诗人情感体会到、把握住。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只有先做到了这一步,诗歌其他方面的要素才会一一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的诗歌《登高》,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将诗中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一一梳理出来,学生才会理解杜诗“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二、放开想象

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诗句间的跳跃性很大,一是诗歌选用的意象一般都十分丰富。诗歌的这两个特点,古典诗歌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如果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联想想象的能力,不引导学生放开自己的联想想象的能力,不要说鉴赏诗歌,恐怕连读懂诗歌都很难做到。因此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引导学生放开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就成了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调动起来了,放开了,诗歌鉴赏就会成功;反之,十有八九是失败的命运。比如拿鉴赏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来讲,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出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场景,使学生走进诗歌中去,则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所选择的意象、所使用的手法、语言上的特色等都会被学生触摸到、抓住,诗歌鉴赏自然就会成功;反之,学生如果打不开想象,一味地在字词句死钻,恐怕永远也触摸不到诗歌的灵魂。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这六个方面是最佳入口

三、调动经验

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在诗歌中使用的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诗人个体经验的沉淀。这种沉淀虽然有很强的个体特色,但并非与读者的经验完全不同。如果是这样的话,诗歌恐怕没人能读得懂。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诗人表达在诗歌中的经验再如何个性,同读者经验总有相通之处!如此一来,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相关的经验来理解诗歌中作者的经验。

这种情况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这一情节中体现得尤为典型。香菱在读王维的诗歌的时候触发了自己的经验,她是这样说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由此可见,读者的经验在理解诗歌时的重要性。

四、品味语言

前面已经说过,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这一点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古达诗歌创作讲究炼字,古代诗人在这个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炼字的佳话。比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精神,唐代诗人郑谷与齐己之间“一字师”的故事,贾岛与韩愈之间“推敲”的故事等等,都很好地阐释了诗歌在语言上的精粹性。

诗歌的语言如此精妙,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时候,就不能不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

五、赏析手法

为了强化诗歌表达的情感,加强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们在创作诗歌时,都要在表达技巧上下一番功夫。比如咏物诗常用的技巧是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抒情诗常用的手法有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移情于景的手法、用典抒情的手法、渲染烘托的手法等等;叙事诗常用的手法有白描的手法、铺排的手法、侧面描写的手法等等。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这些手法运用的效果,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六、加强朗诵

诗歌的语言之所以精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讲究合辙押韵、讲究节奏韵律是其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比如拿律诗来讲,其在音乐方面的要求有两项:一是押韵、一是平仄。押韵使律诗读起来有一种铿锵之美,平仄使律诗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之美。现代诗在这个方面虽然没有硬性的规定,但优秀的现代诗同样具有这方面的特点,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面对诗歌的这种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如何去做,方能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学生多诵读,多背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唐晓敏教授在其博文《古诗最宜儿时读》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儿童时期,原本是对“声音”特别敏感的时期,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听一个童谣,所受到的感动犹如成人听一场交响乐。因此,学前教育应从儿童的这一实际出发,给儿童读诗,教儿童读诗,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自己读诗,儿童不必懂诗的含义,只要是读,就能从读诗的声音中感受到快乐。而这种能力又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到十四、五岁,已经很难“享受”声音,很难从读诗中感受快乐。因此,语文教育需要尽早安排诗词的学习,因该把古诗词的熟读与背诵安排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先让儿童通过熟读而感受读诗的乐趣,唤起对诗词、对文学的强烈兴趣,至于理解,可以日后再说。”笔者以为,这是至论!

英国诗人托·斯普拉特有一句名言:“诗歌是艺术的女王”。面对这个美丽而高贵的“女王”,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如何去做,方能使学生体会到其美丽和高贵呢?以上六法登堂入室的捷径,教学时,运用恰当,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这六个方面是最佳入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