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刘墉作品集》有感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经好友介绍,我开始读一个台湾作家刘墉的作品,他独树一帜的见解改变了我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使我对生活、成败、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

有人说刘墉的作品太现实,太冰冷,没有人情味;有人则说刘墉的作品全是人世间情、爱的体现,又太富于幻想。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是刚柔并济的,他的作品融合了生命蓝图的色彩,是生活中跳跃的音符,更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展示了人生百态,令我饱览了大千世界的万紫千红。

作者刘墉热爱生命,作品《做个快乐读书人》,寄托了他对新一代年轻人的祝福与期盼,点亮了年轻人的心。从书中我感受到成长是学会关怀,关怀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为他们都用同一种爱关怀着你,一样爱着你。我们都很幸运,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但同时社会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勾心斗角、口蜜腹剑的黑暗。

竞争是社会的生存法则,为了生存,人们必须竞争,在此过程中,人往往失去善良的本性,但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在繁忙的工作、激烈的竞争中,感受生命的绽放、四季的交替、日月的盈虚,把握心灵的颤动,你会发现世界是那么的广袤,生命是多么的微妙!

学会成长,从成长中学会关怀,在平凡的生命中扬帆万里,快意乘风,用爱充盈生命,便是无憾、美满的人生。

“只要能绽放人生的花朵,就算短短一刻,也是不负此生。”这是刘墉《生死爱恨一念间》这部作品中的一句令我刻骨铭心的话,他写的是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却使我想到植物是这样,人更应如此。

绽放是植物的本能,但凋零却不是生命的终结,只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凋零只意味着新生,也正因为此死而彼生,所以万物循环不息。寒梅落尽,我们便能企盼新春。

正因如此,人的一生才不能白白虚度,我们无法选择生死的时辰,然而生命的精彩与否,却是由我们来把握的。人能拥有一生,多么幸福,何不好好把握,积极奋进,让人生如花朵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江苏高邮外国语学校  黄晨  指导老师:胡建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