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浦笔记|可爱的故乡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无数次,惦念故乡。因为牵挂,所以惦记。其实,有关故乡的文字我写过不少。我的笔端,描述的大都是乡情,或曰乡愁,以及故乡的人和事。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意犹未尽。还想提笔再一次,写一写故乡。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走不出故乡的心河,我一直背负着故乡在行走。

所以就有了如下题目叫《可爱的故乡》的一篇文章。

故乡,游子永恒的主题。

故乡,游子心中的痛。

古人也说故乡,也写故乡。先看一看,古人是怎么描述故乡情怀的。

楚霸王项羽说:“富贵不返乡,如衣锦夜行。”最终,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就兵败吴江自尽而亡。

而,他的对手刘邦却笑到了最后。并尝尽了衣锦返乡、荣归故里、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得意滋味。

刘邦兴奋地写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写的,气势磅礴、踌躇满志。

唐朝诗人贺知章有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光易逝,岁月沧桑,有故土难离之伤感。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烩,曰:人生贵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辞官而归故里。这段故事,颇为感人,被世人传为经典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故乡板浦坊间有一个段子。段子跟我朋友的妻子有关。

若干年前,我朋友陈金成的妻子,板浦纱厂细纱一挡车工,后来纱厂不幸倒闭了。无奈之下,就到异地海安纱厂打工。每天,一日三餐,每当朋友的妻子就餐,端起饭碗时,一口饭还没有下肚,就再也忍不住,望故乡的方向凝望,眼眶里的泪水便“哗哗”直下。

多年前,我也离开过故乡好长一段时间。在异乡,我特别喜爱已故台湾作家三毛的《橄榄树》。时常一曲《橄榄树》还未听完,我早已热泪盈眶,不能自己。故乡的魂魄,想必,早已注入我的体内。

一个周日的秋夜闲读,读到一篇散文。文章中说:“日本,有一种鱼,叫不时鲑。不时鲑身体大,略呈纺锤形,麟细而圆,肉味美。不时鲑,不按时回乡,每次返乡,总是有大熊出没,来阻止不时鲑返乡。但,不时鲑不惜一场杀戮,一定要准时地返乡。”

说句真心话,日本的东西我是相当排斥的。但这篇文章,却令我怦然心动,内心还产生了一种震撼。这一种震撼,不亚于八级大地震。不时鲑,为了回乡,不怕牺牲。鱼尚能如此,何况我也是有故乡的人。

现在我回来了,结束了颠沛流离,漂泊的生活。回到了故乡,再也不走了,静静地守望着我的故乡。我深居简出,整天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就坐在书房,用电脑,敲打文字,书写我可爱的故乡。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江苏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时常有文章发表,偶尔获奖。文章侥幸入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