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名著从小考到大,怎么就不适合学生阅读了?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近日发表观点称“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引发热烈讨论。不只如此,他还表示《诗经》、《楚辞》、《史记》太艰深,唐诗宋词不好懂,《聊斋志异》全是鬼故事,孩子听了可能会做噩梦;至于《说唐》、《说岳全传》、《七侠五义》之类更是等而下之。对秦春华的观点,大家看法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味引导;但也有人认为小时候被逼着看名著,很痛苦,什么年龄就应有什么样的思考。

以《水浒传》为例,之所以能出现在中学课本,只因被认为是“歌颂农民起义”。《水浒传》最常考的是打虎英雄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等108条好汉的人物特色,以及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情节;连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等都是考点。

《三国》常考的也是人物,包括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论及的3个人物,以及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挥泪斩马谡等情节出处;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赤壁之战等。但最常考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丰沛的成语典故,包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及空城计等。

《西游记》除了唐僧师徒的人物特色经常出现于考卷外,以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脍炙人口故事当考题的频率也很高。连《红楼梦》的相关考题也不少:“‘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谁?(林黛玉、薛宝钗)”、“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谁?(晴雯)”……

其实,问题不能一刀切,不同孩子特点不同,像早熟孩子也可以读《红楼梦》,“读书不要过多限制,要相信读者的判断力和吸收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