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生活的美意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我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向来如此。从花草来看,以前的我可谓是花草的天敌。在我手里的花草绝对是死比生更绚丽,因为我太喜欢一句诗了:“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也就是:有花的时候我就折它,没花的时候我就使劲折它的枝儿。

可这两年也不知是性情突变,还是被周围环境渲染,我竟感受到一丝丝的美意。

在杭州的近两年,一直和叔叔婶婶同住。我是一个懒人,直白的说。我婶婶很勤快,我的衣服她都包了。(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小害羞,见谅见谅。)她们夫妻是会生活的人,家中也时常有花、草、金鱼;我婶婶爱水仙,这也带动了我对水仙的热爱。清香、淡雅,几朵小花无论藏在房间的那个角落,你都可以用鼻子触到她的气息,害羞、矜持却悠长,缓缓的不露痕迹的走向你。我认为这是生活的第一种美:引花入心。

而我的叔叔,更是会生活。我婶婶说:“你叔叔最想回老家弄个小院,栽花种草,喝酒聊天。”现在家里都有了,且他还在墙上画了山水,这一点我是极为崇拜的。而他对酒更像是一个信徒,日日小酌以为美。为此,家中常有枇杷、葡萄和杨梅酿成的酒。有一日,我婶婶说:“陈雪晴,我给你喝我酿的葡萄酒,可好喝可好喝了。”我是一个不太会拒绝美意的人,你若说真好喝,我倒想试试到底好喝在哪。结果,一杯把我放倒。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想动动不了。她们俩在旁边,边笑还边和我爸视频,说我酒量怎么这么差,要好好锻炼,在外面太丢人了。我真是捂着头,心里冷哼:“您那酒多少度心里没数吗?”我觉得这是生活的第二种美:人间致味。

同在杭州的,也有我大伯。因为单位的原因,他是一个面对西湖而居的人。得他的优惠,我常独自去西湖也不担心回不回的了程,饿不饿得着肚子。每次去拎东西回婶婶那的时候,站岗的小哥哥看我就像看傻子似的,本来很像江南那边的姑娘,挺瘦(还很矮。怕有人怼,江南的姑娘都很高挑。),拎起东西来一点也不差。这么说来我还有一次艳遇,容我大笑一下。有一天出门,两手没得空,得空也没门禁卡。走到站岗小哥哥的面前,轻声细气的说:“您好,可以帮我开一下门吗?”他舔了舔嘴唇,微微点了点头。还真不是我花痴,确实如此我才说的。出了门之后,走了一会儿:“哎哟,累死爹爹了。”没办法,我是这样豪放的人,莫怪莫怪。我大伯,不多说他。我一生偶像,我的培养者。虽然这两年对我采取随意放养的态度,但我知道狠的绝对会来。

因为近,浙江美术馆没少带我去,虽然我也看不懂个什么,他只说:“你回学校,常去湖北博物馆、美术馆走几趟,比你干啥都强。”亲,我要干啥?还都强?他说的,却是我喜欢的。回来之后,这两个地方从来是我出门唯一且心甘情愿去的。(我这个人去哪里都是临到出门就不想去,这两个地方是不出门都想去。)也是他带我走入诗词的天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挪着。从六岁的《敕勒歌》: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到十五、六岁,他在房间低吟的《回乡偶书》其二。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不止只有一个:少小离家,还有一个:人世消磨,镜湖春水。此后,我喜欢其二多过其一,那样的诗句,经由一个内心有千般风景,也不与外道一句的人低声吟出。那是怎样难以概括的情景!只记得我是站在门外,没有推门,暗暗的听完才转身。也忘了当时要转达什么话,忘了忘了!独独记得那种情感,是我现在在任何网络、电视上至今还未曾体会到的。当然,你可以说我孤陋寡闻,我欣然接受,但半点不改。这是我认为的生活第三美:此心为满,亦可为空。

如今,赏花闻香、折梅观鱼。是停在第一种美!但我觉得幸福,一切都是与生活阅历,经历挂钩的,我没有那样的经历,也忙忙然到不了第三层。第一层挺好,我乐意居住且潜心学习。惟愿我悠闲的走到第三层的时候,迎接我的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什么都没改,人事走一趟都还在。

那么就再看窗外月满、帘外竹雪轻、遥遥万里、慢慢走去。

雨颜(陈雪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