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谈】你在为谁攒钱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为子女、为儿孙,死心塌地的心甘情愿的殚精竭虑的费心操劳,积攒财富,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质和共性!

这个特质和共性自古有之,当今尤为突出!

试想一下,从孩子出生就为能上什么样的幼儿园操心;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要接连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费心操劳、奔走请托;即使上重点学校的目的达到了,如果这些学校再别出心裁,偏要再分出什么重点班、普通班(有的学校叫快慢班)的话,你又要从头折腾。高中将要毕业,又要为考名牌大学、热门专业而忧心;大学毕业,又要为其择业、买车、购房而奔走、而筹款、甚至求借告贷!继之子女结婚而生儿育女,又要为培育第二代而收拾行囊,漂流迁徙······

说到这一点时,座中正在进行着这种循环的朋友,不禁喟然叹息。

于是,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幼年非常聪明。有一次他问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父亲田婴答道:“叫孙子。”孟尝君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

孟尝君又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孟尝君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增加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大家听了这个故事,顿有所悟,有的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儿孙做牛马!”也有的说:“今后还是为自己活一回吧!”

其实,我知道说是这么说,大家回去以后仍会依然故我,照旧行事,因为人们很难突破这种思维定势!

或者说当我们的生命正在孕育的时候,就已经植于了这种民族的基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