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谈|西游记是道家文化作品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西游记是一部反映中国道家文化和道教炼丹术的优秀作品。作品至始至终没有脱离这条主线,作品中那些千变万化情节无一不在反映道家文化这一主题。

中国长期以来徘徊于儒、释、道三种宗教文化之中。什么是中国主流文化,几千年来还在讨论之中。扭转这种“六神无主”的局面,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发展科技,了解自然,提高人口生命质量,这些社会课题已成为人类前进中不可改变的事实。所有这些不就是道家文化诉求的东西吗。而西游记伟大之处就是在于此。我们赞叹作者透彻千古,顶天立地的思想境界。吴承恩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他的写作目的与动机,通过作品表达的十分清楚,不容外来文化的指染。强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使我们的民族自立自强,永远不败之地。

取经,取什么经这个问题一定要澄清,否则那些无休止的,无聊的争论还会干扰作品正常研究。

在全部作品中关于取经,取什么经,章节极少,真正披露取什么经的文字仅有六个字,作者借用如来之口说:.....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

疑作者。吴承恩是个淮海浪士,责疑浪士的写作能力,进而否定作者。责疑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思考,但并不是问题的结论。疑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不疑的那位作者是谁?还有他的证据。疑者心态不稳,缺乏足够的资料,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遇到疑惑不定的问题应该沉下心来,精心的研究,哪怕花上十年,二十年,一辈子的时间也要搞个清楚,这才是学者的风度和责任。

宗教倾向。小说西游记所说的西天取经是作者布下的迷雾,唐僧这个人物却又是个“金蝉脱壳”的计谋,当你读懂了这些情节的内涵时,宗教倾向就十分清楚了,那就是以道家文化为主体的作品了。

佛道斗争在明朝并为停止,作品把唐僧肉设计 成长生不死之物,引来了无数个妖魔鬼怪争先恐后要吃唐僧肉。这已经说明了佛道之间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

作品在结尾时,扒下了如来的假善真恶的面具,暴露出如来"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的真面目。当唐僧师徒千辛万苦来取经时,结果给他们的是一本白纸时,唐僧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还有凶魔欺害哩。这个凶魔就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的如来。悟空的封号,更是极大地表现了道家战胜佛教的决心和意志,所有这些,证明了作品就是道家文化的翻版。

研读西游记,有许多人觉得作品的宗教倾向不明朗,除了没有读懂文本外,还存在着对佛道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充分等原因。

佛道间的风水岭十分清楚,道家关注“今生”,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爱惜生命,活着就要健康。佛教淡化“今生”专求“来世”,因此守株待兔,枯坐求神,违背了自然法则,佛道的深层次的分界,就是动与静,佛教大师都是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行家里手“静”思代表了佛。“动”是道家的本能,谈天说地,感受自然,改造自然,“动”体现了人的活力和生命力。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他带领工农红军,过雪山草地,为了推翻在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成功的完成了开天辟地的第一回: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震惊了世界,对于悟空精神,毛泽东身同感受地写下了“金猴奋起千军棒,玉宇澄清万埃”的光辉批语。

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刻画了中国人的精神形象,六小龄童演绎了西游,把悟空的光辉形象表达的淋漓尽致。毛泽东实践了西游,他那气吞山河,改天换地的气概震撼了中国历史,他的丰功伟绩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伟人。自由解放是吴承恩,六小龄童,毛泽东共同的目标,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

毛泽东在中国的革命实践证实了西游记不是什么神话,笑话,童话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读品和教科书。毛泽东感悟中国,感悟人民,感悟世界的意境与吴承恩是何等的相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