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很可能弄丢的择业复利

 御剑江湖0801 2019-12-26

有个朋友是飞行员。这个令人艳羡的职业,他却做得兴味索然。甚至用业余时间自学编程,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这项职业技能,另起炉灶。

在我这旁人看来,这一举动有点匪夷所思。做飞行员收入高,工作又那么拉风,而且还很稳定,他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朋友说:这份工作也只是表面光鲜,实则压力山大,长期日夜颠倒、承受高空辐射……各种因素导致了很多飞行员的早衰,他怕自己干不到退休,就挂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能够理解,工作再好也没有命重要。不过,他嫌做飞行员辛苦,想要转去做程序员,怕是对程序员有什么误解?

我觉得他之所以把程序员当作转行的首选,是因为在人们观念里,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普遍高薪的行业,他不希望改行之后面临收入大幅缩水。

朋友学都学了,我不想泼他的冷水。但职业规划这一问题,我们真的很有必要拿出来讨论一次。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份对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无师自通的事。

首先,人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不妨勇于尝试。开头几年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做一些行业、岗位感受一下,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或擅长什么,或自己真正不喜欢不擅长什么。

很多时候,那些我们看上去很美的职业,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只有我们亲自去体验,才会发现原来B工作不会比被我们一直嫌弃的A工作好多少,这样我们才能在后来的日子里死心塌地做好A工作。

工作和其它事情一样,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既使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也一样有人死活就想逃离。所以别人说好还是说不好都不算,只有你亲自体验了才知道这份工作对你到底是熊掌还是砒霜。

就像我朋友不喜欢做飞行员,是因为这份工作辛苦且影响健康。这种情况下,他该找份相对轻松的工作,而程序员似乎也不符合他的要求,因为那大厂里程序员们,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肝”着,同样都是以透支健康的方式拿着高薪。

有很多网友会私信我:你觉得我去学设计怎样?你觉得我去学后期如何?其实这种问题不应该拿来问我,第一我不懂你也不懂那些行业,第二任何行业都有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

但有个指标大家是可以考虑的,就是你可以去了解大多数从事这行的前辈,他们后来都怎样了,他们有怎样的结局?

如果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到中年老年时,大多数人都抛弃了这个行业,或者被这个行业抛弃。他们后面的结局是更好还是更坏了?

如果这个行业,是对大多数的中老年友好的行业,对你的中老年大概率上也不会太坏。

大家想明白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父辈希望我们去考老师公务员。

我们在年轻时看体制内的收入不高,这只是一种横向比较。倘若算他们一生的整体收入的总合拿来比较其他职业一生整体收入的总合,他们的排名应该是靠前的。当然,人生不能只看钱,还有寒假和暑假……

很多公众号一味地鄙视稳定,鼓吹奋斗。其实在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之间,并没高下之分。成功只是稀有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岁月静好的生活也是要用全部力气去追求的。

再说回程序员,我们知道很多大厂都不招35岁以上的程序员,甚至把35岁以上的老员工裁掉。员工年轻化是这个行业普遍现象,亚马逊员工平均年龄28岁,谷歌30岁,华为27岁……不要以为小厂例外,整个互联网行业平均年龄是26岁。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做程序员,20岁30岁工资很高,你也要考虑他们到40岁50岁可能还要重新开始,这也是成本。

但我不是说所有人都不应该去做程序员了,光是20岁30岁工资很高,本身已经打败很多人,很多行业的人一辈子工资都很低呢。高薪的职业哪怕只做十几年一样可以攒下很好资本。等老一点再去创业,或者从事其它工作,在选择上也是大不相同。

问题在于,它不是一个适合高龄转行的目标。比如朋友现在也30多岁了,他计划自学编程并以此谋职,有点像49年加入国*党。拥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中年程序员都面临裁员,那些公司又怎么会用高薪去招聘毫无经验的中年新手呢?

乘年轻时多尝试,但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对转行保持慬慎。因为轻易改变职业方向,都是对此前积累的否定 ,对自己理想的南辕北辙。我们想要转行的时候,一定要把计划做得长远一些,什么是可以让自己在下半生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否则做不了多长的时间,你还得再度面对转行的问题,累不说,之前积攒的知识和经验再一次变得一文不值。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工作经验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在转行的选择上随心所至,比如听别人说做公众号很赚,就跑去写作。听别人说短视频在风口上,又转去拍抖音。

这其实是一种盲目。你觉得好的行业,别人也会觉得好,当所有人都蜂拥而上的时候,凭什么是你胜出呢?

就拿写作来说吧,其实做新媒体上获得成功的人,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大多数都是媒体行业浸泡多年的。他们的成功,不是单纯在择业上的成功,而是运用长期积累的能力和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

巴菲特说过:极度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是解锁成功人生的关键。可口可乐一百年来只做饮料。福耀玻璃四十年来只做玻璃。很多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专注,人也一样。刚开始可以多尝试多了解,一旦认准一个行业,就要长期专注地坚持 下去。即使后来有跳槽和转行,也不要转太远,而是选择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延伸和拓展。

比如你原来学美术,去做设计。你原来当记者,去写公众号。这思路还是对的。一个厨师也想转行做自媒体,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在抖音上教人家做菜。而一个开了十几年飞机的飞行员不想开飞机了,首先考虑的也是和原有经验相关的工作,哪怕去做个设计飞行软件的程序员,也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

你的每份新工作应该踏在原有工作积累和经验基础上,这样你的事业发展像爬台阶,一步步会越爬越高。如果每次都转到和原来工作完全无关的行业,那样做就会让你像一只袋鼠,哪怕每一次跳得再高,可是每一次又回到起点。

我原来是做纸媒的,后来觉得纸媒没落,我就转行做网媒。网媒做一段时间,我又开始做自媒体。这三份工作虽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们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就是写作。一个行业会消失,一种岗位会过时,但有些能力会永远会被需要。

所以朋友们在择业的时候,要学会透过行业、岗位这些表象的东西,去看到那些工作的能力核心是什么?根据自己的擅长,去牢牢地抓住它,永不放弃,一生精进。

比如有个朋友她一直就在做销售,不管她在广告行业也好,后来在其它各种行业也好,她一直都在做把东西卖给别人的工作。她坚持工作核心能力就是销售,而不管行业潮起潮落,销售这种能力也是永远被需要的。

所以择业的时候,你首先该考虑的不是哪个行业在风口上,哪种工作看起来更赚钱,因为那些东西都是会变的,风水轮流转,计划跟不上变化。

比如互联网行业,今年出现各种裁员、砍项目、降薪,说明整个行业人力供求关系已经反转了,现在才进去的人,很可能慢慢的享受不到之前维持了多年的行业红利了。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把重点放在自身:我要在哪种不变的事物上精进一辈子?要以一种不变来应万变。不管是演讲、写作、销售、社交、艺术、餐饮……很多基础的东西是永远会被需要的。

而这些能力经验,拼的不仅仅是天赋,更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人们需要比赛的是谁在这些能力圈中,坚持得更久。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工作中带过新人?在工作中带新人的时候大家常常会觉得新人特别笨,这么简单的事他怎么也不懂?或者说了几遍他怎么还是不会?

其实根本不是新人笨,新人和老员工智商是一样的,老员工比新人聪明的地方在于拥有更多的经验。我们在工作中的随机应变,游刃有余、轻车熟路,我们以为是自己聪明,其实是经验带来的,想想我们初出茅庐的时候,何尝不是一样笨拙。

百事只在熟,熟则精,精则巧。一个人的聪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这件事的经验和熟练。所以,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好不容易才积攒的一点聪明。只要这点聪明(经验)在新的工作中能用上,加上新的聪明(经验),就会让一个人越来越聪明,这是择业复利。

而一个人总是不断地转行到一个又一个陌生领域:就像猴子摘玉米,看到桃子又扔下玉米去摘桃子,看到西瓜又扔下桃子去抱西瓜……这种盲目会让他事倍功半,相当于让自己一次一次打好的地基重新抹平,重头来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