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品公司老总演讲时突然倒地去世,生活中的这几个时刻最容易让心脏崩溃!

 lirren 2019-12-26
近日,一段男子在演讲台上倒地不起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据当事公司同事回应,演讲者为公司董事长,一个月前在活动现场致辞时突发心肌梗塞离世,20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

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而12月至1月更是心梗、心绞痛的爆发期。

这几个瞬间最容易让心脏奔溃

1、气温低
冬季气温低,室内外温差较大,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大,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更可怕的是,冠脉痉挛会使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更加狭窄,甚至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2、生气

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的确会加重心脑负担,这个时候往往容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3、用力排便时

排便用力过大,容易引起腹压升高,血压随之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心肌因此容易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发展为心梗。

有些人大便时还常用力屏气,可导致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同样有生命危险。

4、吃太饱
有人认为,偶尔吃多一次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美国注册营养师詹尼弗·麦克丹尼认为,即使一顿暴饮暴食就会让心脏负荷过重
吃得太多,会让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5、喝多后

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等,还可能诱发心梗、脑梗、房颤、心衰、脑血管破裂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饮酒者胃内存有大量食物,呕吐时易进入气道,导致窒息或诱发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跳。

6、鼾睡时刻

睡觉时“打呼噜”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在低氧血症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还会诱发急性心梗。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尽早治疗,排除风险。

保护心脏健康,从这6点做起 

1、合理饮食

保证能量和营养均衡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2、控制血压

血压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监测不同时段的血压变化。

3、科学用药

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不佳的患者,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千万不可滥用药,随意增减药量甚至擅自停药。

4、适当运动

中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自身的运动限度,采取相应的运动方案。

5、戒烟限酒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饮酒者应适度,不要酗酒。

6、出现症状马上就医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口眼歪斜,手脚无力,讲话不清楚等疑似中风的症状,或者出现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拨打120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