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情---太仓日报

 老年人CWK 2019-12-26
最近,原六六届沙中(甲班)39位同学,每人收到一本题为《悠悠同学情》的美篇书。关于这本书的来历,有一段岁月情怀。

  四年前,同学戴宝珠看到不断有老同学聚会的消息,也约了本地十来个六六届同学小聚。之后写了一篇小文,刊登在《娄江夕阳红报》上。

  没想到,几位老同学看到消息十分高兴,也唤起了大家相同的愿望,于是不断联系,盼望举杯一聚,重温当年同学情。老班长徐剑鹰成了召集人,几经打听、联系,将能联系到的老同学都一一登记在册。有了手机号,再用微信搜索,搜到不少同学的微信,老班长作为群主在微信上建立了“老同学群”。

  有了同学群,交流更方便。为让每人都能参加聚会,群里的讨论十分热闹。为了相聚,同学们也真不容易,单桂英特地从美国赶回来,包蓉芳从杭州而来,而居住上海、苏州的同学都是一大早出发,匆匆赶至太仓。

  同学见同学,两眼泪汪汪。五十多年的离别,乍见面大有“乡音未改鬓毛衰”之感,但依稀保留着当年模样,大家热烈地握手、拥抱。与新中国同龄的这一代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不完的故事。

  当年,临别时挥一挥手便各奔东西,大家连一张合影也没留下。因此,一年两次的聚会,拍照成了主要内容。仇兰英别出心裁,建议大家分别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拍摄,有同乡的,有同单位的,有当兵的,有夫妻档的……

  最近的两次聚会,大家重回沙中母校。秋日艳阳,徜徉在银杏树下、教学楼旁,同学们仿佛回到当年的时光,“一张通知书,相聚校园中”,曾经的青春飞扬,曾经的激情岁月,一段段抹不去的记忆片段恍如昨日。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同学们参观校园、校史馆,聆听母校的变迁,无不深感教育事业发展变化之大。

  储存在电脑里的照片越来越多,为了永久地纪念,兰英、剑鹰建议做一本相册,于是便有了开头所言的美篇书。说来也巧,正逢美篇书制作公司双十一价格对折,花了不多的钱,每人得到一本有五十多页的精美相册。

  □徐 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