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中庸》与《易经》的关系

 菊海飘香悠悠情 2019-12-26

《大学》《中庸》于《易经》的关系

对于儒家文化的渊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有各种说法,以孔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上古传承,而《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他的学问来源于好古,所以孔子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自己的学问来源于传承古之圣人也;再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易经》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也说明易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那么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做的《大学》这篇论文,就是曾子对于孔子这个老师的学问在自己这里的一个总结,那么他的总结的参考资料是什么呢?我的结论是《易经》的乾坤两卦,而更偏重于坤卦,我的证据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的文言文言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文言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文言曰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这是坤卦前三爻的文言,那么我们看看《大学》的开篇如何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坤卦讲成物之德,就是万物成形而生长的德行,而人也就是万物中的其中一物,那么他的生长就要靠坤德,就要顺从天德,这样人的成长才会正常,才会合道而行,不会风长或者长偏,这就是坤卦的德行,这也是曾子的论文的基础资料,《大学》“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和坤卦初六爻的文言“文言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是不是如出一辙?都是讲因果关系,都是讲初心的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开始的那个初心动念就是决定未来发展的结果,所以《大学》强调格物至知诚意正心,这就是初德,就是人作为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修身的来源,所以《大学》的理论来源于坤卦就更具体了。

那么子思作为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又写了一篇论文就是《中庸》,那么中庸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我的结论还是《易经》的乾坤两卦,而他更偏重于乾卦,那么我的证据是:“彖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乾卦讲性的来源,也就是天德,就是命的形成,这也就是《中庸》里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讲人接受天命反馈到人身上,就成了人的性,人的性就是要动的,那么怎么动呢?就是喜怒哀乐,怎样才能守住道呢?就是戒慎恐惧慎独功夫。

“初九 「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这三爻直接就是一个人的修行状态,作为君子如何守天道以致人道,就是这三爻的德行,也就是《中庸》的至诚之道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们普通人只有诚之者,诚于心,自然就能合道而行。

所以我的结论是儒家之核心是《易》,易即道也,良知即易,即法天则地之根本。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