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劲、塑形、铸魂,提升中国奶牛养殖新格局

 廣龙翔 2019-12-26

矫杰机械与剑黎智库达成长久战略合作伙伴

2014年以来,中国奶牛养殖业坐着“过山车”,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希望失望起伏跌宕,彻底惊醒了奶牛养殖者“稳坐钓鱼台”的噩梦,精细管理出效益、品质提升求生存、节本增效谋发展的管理理念,终于走进了养殖者的内心,管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在奶牛养殖业“生根发芽”。

中国奶牛养殖业要杀出一条血路,就必须有水滴石穿的坚持和脱胎换骨的蜕变精神,破茧成蝶除了决心还要有胆略,除了视野还要有格局。

经过痛苦的磨炼、市场的洗礼、断臂的疗伤,中国奶牛养殖业,部分企业正在向使命愿景战略化、战略组织化、组织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IT化的局面转变,开始把管理战略提升到组织层面。

走出这一步,对中国奶牛养殖业来说确实不容易,以“技术为上”的观念,要转化为“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管理的理念、知识、模式、系统、方法、工具等等,在中国奶牛养殖业缺乏有“国际视野、前瞻理念、智慧系统”深度融合的“管理咨询机构”和“管理培训机构”去普及、去推广、去落地,纵观国内林林总总的“管理咨询机构”和“管理培训机构”,真正懂得奶牛养殖管理的咨询师、培训师可谓凤麟毛角。

现阶段,中国奶牛养殖业应该是深刻警醒了,只懂技术,一定有边界。我认为,要以“人才培养、智慧管理、品质提升、文化自信”为引擎,推动奶牛养殖业“管理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作业标准创新、操作流程创新、养殖技术创新”的内驱力,“四大引擎”和“五大动力”同时发力驱动,并驾齐驱,充分发挥中国奶牛养殖的提劲、塑形、铸魂功能,内聚力量、外树形象,以使命和愿景助推奶牛养殖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劲,提升奶牛养殖信心

中国奶牛养殖业牧场规模之大、养殖从业人员数量之多、牧场分布面积之广,为世界罕见。然而,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奶牛基因、饲料结构、人员素质、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奶牛养殖企业提供的原奶质量、与下游乳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存在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

提劲是源泉。过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自身对所从事的奶牛养殖行业、职业失去信心、失去耐性,或者看不到远景和希望,首先就输掉了斗志。没有斗志、没有激情的行业,是没有希望的行业,没有冲劲、没有拼搏的职业,是没有未来的职业。所以,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要把劲头提振起来,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现阶段,需要这股“劲”。

奶类是天然营养食物,而牛奶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提供者,我国国民钙摄入含量偏低,若日均饮用 300ml,就能达到人体所需钙摄入量的 1/3。目前中国人均每天饮奶量从1988年的不到 10 毫升上升到目前的 40 毫升,但这一数值仍远低于中国营养学界推荐的日饮奶量 300 毫升的标准,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标准则都超过了500毫升。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三大产奶大国,但目前还不是消费大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旧很低。到 2016年,我国人均消费奶量 36.3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亚洲的 1/2。这些数字,不是坏事,它显示出我国奶业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提升空间,用时间换空间,一切还来得及。

这就需要一个制定行业标准、监督品质管理、实施技术推广、进行行业评价、协调供需矛盾的强有力的机构,发挥重要的桥梁、引导、监管作用。

中国奶业行业的上下游,推行协同监督机制,整合上下游内部监督力量,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督导检查,以领导有力、职责明确、措施到位、作用明显为目标,积极推进协同监督系统建设工作,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奶”的有效贯彻落实,为奶业行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中国奶业协会起到了关键作用,每年举办的“中国奶业大会”,以及各类奶业养殖论坛的开讲,为中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行业刊物中的《中国奶牛》《中国乳业》《奶牛》《乳业时报》《荷斯坦》功不可没、可圈可点。

塑形,重塑奶牛养殖模式

塑形是关键。以“人才培养、智慧管理、文化自信、品质提升”为引擎,重塑中国奶牛养殖新模式。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引擎首先发力,没有人才,奶牛养殖牧场,资金再雄厚、价格再宽松、设备再先进、饲料再丰富、技术再高超,照样达不到预期效果。

优秀的管理者、技术员流失容易,而造就既有技术能力又有管理水平的经营者,或培养技术、管理水平一流的队伍,非一日之功;越是在艰难的条件下,奶牛养殖业的人才培养越要被提到企业长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高度重视在奶牛养殖管理中“人”的价值;向科学要发展,向管理要效益,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企业转型升级、品质提升、单产提高、节能降耗,都需要人才发挥的效力和效能,把人才教育、培训的文章做好,就是稳住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基本盘,不让优秀的奶牛养殖人才流失,乃是重中之重;没有强大的奶牛养殖人才梯队,中国未来奶牛养殖业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这绝不是杞人忧天,也绝不是危人耸听。

智慧管理。中国作为奶牛养殖大国,奶牛养殖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奶牛业的健康、有序、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目标管理→客户满意→效益管理→信誉保证→人本管理→知识分配→创新管理→文化战略→战略艺术,逐级提升,形成中国奶牛养殖业独特的“智慧管理”模式,才能使奶牛养殖业真正迈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格局,彻底颠覆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再造中国本土奶牛养殖特色模式。

文化自信。不确定性的时代,靠知识取胜、靠学习取胜,只有知识能真正驱动企业持续、稳健、高效成长,提升思想格局、放大经营视野、培训实干人才、夯实管理基础、强化文化自信,才能轻松驾驭不确定性的市场变化。企业要发展,就要变革,就要有持续创造力;企业变革,绝不是单靠所谓的“精英人物”就可以成为“救世主”,而是不断给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赋能,通过整体能力的协同,链接、颠覆、聚合、重塑,达成企业的高绩效、高能量,这是国内奶牛养殖业当下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我对伊利、蒙牛、光明、完达山、新希望乳业、君乐宝、飞鹤、现代牧业、三元、嘉立荷、天友、中垦、卫岗、燕塘、长富、银桥、风行等乳企带来的高格局、新力量是顶礼膜拜的,而我对新希望、君乐宝、飞鹤乳业的文化建设情有独钟。

新希望、君乐宝、飞鹤乳业以文化铸魂,加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理念文化、环境文化、标识文化的培育,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提炼了扎实而富有成果的品牌效应,凝练了“人企合一、工匠精神、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以良好形象在社会上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将品牌创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打造了工作有指导,执行有规范,考核有标准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他们竭力生产优质健康产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健康中国,得到了社会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他们的奶牛养殖成果也无疑成为行业领先的典范和楷模。

品质提升。原奶的品质,决定中国奶牛养殖业的未来。品质是企业生命之源、立足之本,没有品质的养殖企业,注定没有发展前途,迟早被市场淘汰出局。

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创建的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现场会,围绕我国奶业产业科技进步,开展有价值、接地气的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以国家现代奶牛生产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为首的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现场会巡回活动,在组织模式、技术引进、培训模式、受众主体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创新;打造了“政-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和协作平台;整合资源成立“奶业技术服务创新联盟”,吸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专家资源;推出了包括牛场诊断和操作示范、技术报告、技术沙龙等模块化的培训形式;在牛场现场诊断过程中引进国际一流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做到诊断工具化和问题分析数据化;聚焦产业龙头企业,提升针对性的示范作用。

根据对“金钥匙”示范牛场的统计,成母牛平均单产由2013年的7.6吨提高到2018年的10.0吨,提高了31%,同时比全国规模牛场单产高出17%;“金钥匙”加大示范了优质玉米青贮制作和使用技术,示范牛场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含量由2010年的25%提高到2018年31.2%,淀粉含量由2010年的20%提高到了28.4%,整体品质大幅提升。这些数字,是奶牛“金钥匙”活生生的经典之作,是造福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功臣和巨匠。

铸魂,铸造奶牛养殖品牌

我们必须要清晰意识到,国内在土地资源先天不足、饲料资源单一贫乏、运输成本逐年高昂、管理能力较为欠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牛奶信誉提升不力等等的条件下,从事奶牛养殖业,确实需要有魄力和韧劲。中国奶牛养殖业相对欧美国家而言,我们更是在从事一项为提升国民身体整体素质的功德工程,而不是短期的投机行业,因此、奶牛养殖需要从养殖的目的性、盈利性、风险性、持久性等方面做好修炼。

当前奶牛养殖所面对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去梳理奶牛养殖的必须跨过的几道门槛:如何通过整合,走出一条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联动的产业化路子?如何通过精益化管理节能降耗控制成本?如何提升奶源质量和价格打造竞争力?如何解除国人对国内奶粉和液态奶的信任危机?摆在面前的几道坎,绕不过去就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对策和应对挑战。

铸魂是核心。从奶牛养殖的战略层面要清晰意识到,投资牧场的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因此专家们提出的种养结合、产业联动是一条科学的、合理的、客观的新策略。通过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培养机制、责任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一位员工参与到经营管理里面来,吹响“智慧管理”的集结号;粗放的管理,单一靠产奶量来拉动利润的模式,已经捉襟见肘;通过提升牧场内部精细化管理、降低损耗、降低各项运营成本、提高奶牛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摒弃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淘汰率来盲目增产的观念;政府加大对还原奶的管控、乳企提升牛奶的品质和合理的销售价格、奶农不断通过饲料本土化的改造、饲料和设备供应商挤出水分降低利润……

洋奶粉、洋液态奶价格走低这一趋势,或许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抢滩国内销售市场的力度也会更加强烈。

乳品加工企业怎么办?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大鳄早已闻风而动,自建牧场、海外养殖双管齐下,实现种养加销整个产业链的无缝连接,产品差异化经营已是不二选择;奶牛养殖企业怎么办?政府出面宣传国产奶的品质、巴氏奶的益处,乳品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达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抱团取暖共渡难关,多方面着手营造共同的价值观,国内的乳品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合力,达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识,如真能做到这一步,中国奶业何愁没有希望和未来。

奶牛养殖业要铸造领袖、灵魂人物和企业,有思想格局、人才格局、文化格局、管理格局、技术格局,擅长把经营、管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充分、高效生态结合的“智库性”人物和企业,传授在发展战略、经营战术、智慧管理、实战技术、文化建设、资本运作、食品安全上的成功经验,作为行业的标杆和灵魂,是行业的标志性人物和企业,有品牌力、影响力、号召力、导向力,成就中国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助力奶牛养殖业再造蓝图,让奶牛养殖业价值叠加倍增。

让我们牢记那些为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有识之士和专家大咖,如谷继承、邓兴照、李栋、李胜利、肖定汉、王春璈、王加启、李建国、张沅、张和平、刘玉满、刘长全、杨敦启、邓荣臻、杨秀文、冯艳秋、赵利军、赵敏、甑玉国、张晓明、杨红建、曹志军、王雅晶、姚琨、夏建民、杜云、毛江、张舒、刘凯、刘潇、董路路、张廷青、吴心华、李蔚、孟秀荣、刁春文、杨利国、孙国强、韩兆玉、任文俊等等,他们是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名字必将镌刻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史的丰碑上,永不退色。

也让我们牢记那些为弘扬奶业正能量、传播行业好声音、树立奶业新形象、展示行业新风貌的行业杰出人物,李锡智、刘光磊、张学、乔绿、韩春林、马甫行、宋慧亭、侯新峰、胡波、刘让、田雨、马志超、李运动、汪汉华、陈六生、吴汉葵等等,他们是中国奶牛养殖业的榜样和脊梁。

结语:在奶牛养殖真正的春天到来之前,优胜劣汰、强者更强的态势必然呈现,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牢骚、埋怨、逃避不是解决问题之上策;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迅速转型升级,做一次彻底的蜕变,凤凰涅槃也绝不是梦想。提劲、塑形、铸魂三力驱动,我坚信,奶牛春天必然不会太远,这是市场法则也是自然发展规律,增强抵御风险和抗压能力,就需要我们的睿智和魄力,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幸福、健康是靠奋斗出来的。

我期待,中国的乳品加工企业,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更多惠及奶农,让中国的奶牛养殖企业能够分享中国奶业发展的红利,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途有奔头、日子有盼头、干活有劲头。

感谢以下企业的鼎力支持

成功从不是一个人的华丽,而是我们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