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 • 古诗词赏析

 摄影与诗歌 2019-12-26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 · 古诗词赏析

本期作者:梅青

青谷、莲心儿、白岚、潇剑、圣诞节

 《五律·小满》

             宋  欧阳修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一场雨的经历》

           赏析:潇剑

五月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干旱之后,终于下雨了。

前段时间,在老家饮用水都开始短缺了,田里的麦子就更不用说了。小满将至,如此下去今年夏收必将是惨淡的结局。

幸好来的这场雨。田间的地瓜终于可以下苗了,再就是芝麻、绿豆、花生、棉花都可以一股脑的种下了。难得的好雨啊。雨后的空气也清新了,凉爽了。

祈盼夏粮丰产、丰收。庄稼人没别的奢望,多收个三五斗,粮食的价格适当的提提,就知足了。

《又见春天》

       文/潇剑

春天不再是传说

那些花的心事。尽情的绽放吧

现在正是好时节

你看。煦暖的风拂过

河岸上的柳绿了

欢喜的拥抱田野里的小草

爱。从来没有界线

就如这扑面而来的风

在花香中、在碧水间

写于  2018.05.16  

《缫车》

          宋 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

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

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听一条蚕儿说》

           赏析:青谷

      读这首杂言诗像看电影。以前有部老电影叫《春蚕》,这一部更确切可以叫《中国》。因为中国就是丝之国。

      用脚踏的缫车轰鸣作响进入画面,先声夺人地展开了中国丝作业的宏大劳动场景。四月村庄,农人们煮茧的满了镬,卷丝的满了籰,家家缫车响,户户缫丝忙,形象彰显了“富民者,以农桑为本”的古老训条。

      农人们像工业时代的丝工一样,知道“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受其寒者。”的朴素道理。也因此明白,在这个治丝季如不勤快能干,可真要“一步落后,输人于百步”。

      然而“秋风寒,衣衫单”,细品诗中一急一迟,一先一后,一个懒和一个没有说出的勤,似乎不只说了一件简单劳动的事。常态社会的劳动在反常态社会中,成了一件纠缠不清的复杂事,就像当年大约27岁的年轻马克思看出资本社会让劳动异化的惊人发现一样:

      不错,劳动给富人生产出美妙的东西----但对工人来说,它生产出贫困。它给富人造出宫殿,却为自己造出茅屋陋舍。它给富人生产出美,却给工人自己生产出残废和畸形。机器在取代劳动,但机器迫使一些工人回到一种原始而残酷的劳动中,同时又把另一些工人变成了机器。劳动生产智慧,却在工人身上产生出愚蠢和痴呆。《德意志意识形态》(转自大卫﹒丹比《伟大的书》)

     “听禽言”,听一条蚕儿说了什么?如用影像呈现这首诗是一部电影的话,如用理论阐述是中国诗人早就用诗篇写过的“资本论”。

      不信你听白居易哀问: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

      不信你再听王建痛问: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丝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着。《蚕簇词》

      不信再听听……旧诗并不都过时,就像马克思的话也不全部归零。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春风离愁别梦惊》

        赏析:圣诞节

      南唐后主李煜是亡国之君,断送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但有一句话说“帝家不幸词家幸”,后主把词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收到后世人的推崇和热爱,这首清平乐写了离愁别绪,白描了晚春的春景,给人别一样的唯美。

      春天已过期一大半,满目的飞絮如落梅,落在词人的身上,引起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愁思,然后想到远去的人,更加平添了许多的烦恼。离恨就和春天的小草一样,一直蔓延到天涯的尽头。

      附小诗一首:

      春过天涯,

      更何处飞花。

      莺歌初歇,

      几处离愁乱。

      淡极天光晚霞远,

      可有炊烟袅。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

  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

  又愁阴久碍蚕眠。

《蚊虫气候》

                赏析:白岚

      小满,多雨,又多蚊虫。好像全世界的蚊子都开始四面而来。去年买了至少三个不同品牌的扑蚊灯,唯独现在只留下一盏可用,一来感叹科技时代,更多产品用来消灭蚊子,另一来感叹现在的小家电今年用了明年就说再见,质量真的很不咋地。而且品牌五花八门,只有碰运气。

     而蚊子的智力,也一直在进化。有些悄无声息,有些只听其声,不见其影,处处装了纱窗,它们却似有了大侠身手,会缩骨,缩翅,房间里最传统的解决方案,除了气愤之余,用手拍死,或者多一个十八武艺,电蚊拍上场,最终还是用上蚊帐:简易的“蒙古包”,公主蕾丝,收缩,伸拉,不下百儿几十个款式,却只会让人防蚊,却空间备受压抑。小卧室成了小蒸笼,大房间瞬间完成了瘦身。

     关于防蚊产品,从驱蚊手环,防蚊液,到涂蚊子止痒的药水:六神花露水、无比滴、双飞人、清凉油、白金油,薄荷膏,紫草膏……各位大神,小仙,大家来列列各自用过多少种……。去年某公众号推出一国外品牌驱蚊神水,号称,喷了蚊子不会进房间。结果一用就是嘿嘿一笑而过。更尝试各种“魔法”:种上防蚊草,买上防蚊中药香包……可蚊子们没有变成蚊子血的毁身之痛,更是高枕无忧,吸个饱饱的。

      可怜深夜写稿,被呼而嘿呦的蚊子折磨不止的我啊,不得不两眼放光,一手拿电蚊拍,一手防蚊水,屋点蚊香香,还是找不到那只漏网之蚊。“又愁阴久碍蚕眠。”整首诗是我的心头写照,怎么能抓住蚊子,让我清清白白睡觉呢?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做人做事,唯俢“小满”,方成“大满”矣

             赏析:莲心儿

     这是一首以拟人手法的写景佳作。作者以“夜莺、绿柳、皓月、垄头麦、落红”等景物,形象且充分地展现了立夏后小满时节的景象。最是一个“笑”字用得巧妙极致,不仅赋予了待熟的麦子以人的情怀,更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到,标志着盛夏已登场。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季的农作物籽粒饱满但还待些时日成熟,故称小满。

        这正是:

        立夏过后迎小满,农人洒汗待丰年。

  一池荷莲伴翠柳,蛙鸣蝉叫欢声喧。

        蜂蝶舞动麦穗间,田中农人尽开颜。

     小满,更绝对是一个富有哲理的节气之一。众所周知在二十四节气中,比如小大暑、小大雪和小大寒,有小就有大,唯独小满却有小没有大,而这正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所在。

     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于万物,小满刚刚好。于人生,小满就正好。谦受益、满招损,做人做事,唯俢“小满”,方成“大满”矣。

《乡村四月》

                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有生活才会有远方

                        赏析 梅青 

      翁卷有乡村诗人之称,一生布衣,生卒年不详。这不仅是与他生活在浙江乐清这样的典型的江南山水田园地方有关,还是他对故乡风物以及农民的关爱怜惜之情相映照,才写有大量乡村诗歌而名世。诗中是从诗情画意的山川锦瑟描绘的,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这些全是画家们着墨的所在。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在表述中可以看出诗人和他们是亲近无间的, “乡村四月”的劳作是紧张且繁忙的。诗句前后呼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风景和辛苦是这样的交织在一起。想来我们旅游去的那些 “诗和远方”也是那些祖居人们赖以生存的,负重着辛劳和贫瘠。他们何时会用轻松的心情抬望眼看看那水、那烟雨呢。自然的美景需要利用,需要融入一种科学,需要解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暂时“书生意气”走开,农民内心去诗且欢歌,才可以真正收获永恒的“不再沉重的诗意”。

转载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