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瘤、粉瘤秘方

 图书 馆员 2019-12-27
【组成】灰觅菜(晒干、烧灰)120克、荞麦(烧灰)120克、风化石灰250克、

【制用法】:3味和一处,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

后药:番木鳌3个(捣去油)、巴豆60粒(捣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 明雄3克 、人言3克上共为末(人言为中药名,为砒石之别名)。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

用时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点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然效敛口收功。

枯瘤散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组成】灰菜(即藿)(晒干,烧灰)120克 荞麦(烧灰)120克 风化石灰250克(三味和一处,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 番木鳖3个(捣去油) 巴豆60粒(捣去油) 胡椒19粒(擦去粗皮)明雄3克 人言3克
【用法】上共为末,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以滴调匀,用新羊毛笔蘸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然敛口收功。
【主治】血瘤、粉瘤。

粉瘤的克星——一抹平仙丹

粉瘤的克星
苦心研制,终于练成一抹平仙丹
半夏30 天南星30 鳖甲15 斑螯15 全蝎15 陈皮10 厚朴10 槟榔10
研磨外敷。不开刀无痛苦,轻松抹掉粉(脂)瘤。
粉瘤之类,可用芙蓉叶研粉,温水调成糊涂患处,涂药后会有轻度的瘙痒,涂药3到24小时会有黄色液体流出,可用棉签擦净。药干后可洗去药物再涂,一日数次,几日后皮肤平坦。面部忌用。

专治血管瘤、粉瘤

【主治】:血瘤(血管瘤)、粉瘤。

【药方】灰觅菜(晒干、烧灰)120克、荞麦(烧灰)120克、风化石灰250克。

【制用法】:3味和一处,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药)。

后药:番木鳌3个(捣去油)、巴豆60粒(捣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 明雄3克 、人言3克上共为末(人言为中药名,为砒石之别名)。入前药和匀,以瓷瓶收贮。用时以滴醋调匀,用新羊毛笔点药点瘤当头,瘤有碗大,则点药如龙眼核大,若茶杯大,则点药如黄豆,干则频频点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发灰掺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烧灰掺之,外以膏护好,自然效敛口收功。

粉瘤:

五倍子60克+蜈蚣10条研成粉末、不沾铁器、调老陈醋、成糊状、用木板挑在牛皮纸上、摊平、就像膏药似的、贴在粉瘤的患处、24小时换一次、然后粉瘤里的脏东西就淌出来了、献方人说:共贴2次就好了。2014-10-21-17点吉林都市祥康录音

脂瘤 中医详解

脂瘤,病名。指皮脂郁结而生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亦名粉瘤。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该病多因痰气凝结而成。症见瘤体形圆质软,大小不等,多发于头、面、背部。若生于耳前、颈后者,常呈粉红色。破溃后可见豆渣样物溢出,有时可感染化脓。治疗以外治为主,亦可采用手术切涂。相当于皮脂腺囊肿。

瘤的一种。脂瘤是以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 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

脂肪瘤、胁痛验案(消瘰丸、四神丸合金铃子散加减)

患者薛**,女,63岁,2014年8月28日初诊。患者诉发现脑膜瘤2年(CT检查发现),偶头晕头痛,颈后显,与劳累及情绪波动有关。骶尾部粉瘤十余年,如栗子大小,无痒痛感。两胁刺痛,情绪波动是加重,活动后心悸,心烦,自汗,畏寒,便不成形,晨起即泻。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涩。辨为寒凝气滞,痰瘀内阻,予温补脾肾、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化痰散结,方如下:

土茯苓100生牡蛎30浙贝15玄参10黑附片15补骨脂10吴茱萸4肉豆蔻10五味子10川楝子10元胡30生黄芪30知母15黄柏15莪术15白蒺藜15乌蛇30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4年9月15日。患者头晕头痛基本缓解,胁痛十去其七,耳鸣亦罢。骶尾部粉瘤逐渐缩小至花生大小。心悸、自汗等症状减轻。唯睡眠仍欠佳,畏寒,便稍成形。舌暗,苔薄白微腻,脉沉细尺弱。上方土茯苓加至110g,加土贝母15g,白鲜皮30g。续服。至2015年9月随访,患者未再发作头晕头痛,因无症状亦未做头颅CT复查脑膜瘤情况。骶尾部粉瘤逐渐缩小至黄豆大小,无痒痛。胁痛、心悸等症亦微。

按:

患者病证较多且杂,主要有粉瘤、脑膜瘤、头晕痛、胁肋疼痛、五更泻等。综合四诊辩证虚实夹杂,既有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泻,又有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胁肋疼痛,也有瘀血痰浊阻滞聚集而成积聚(粉瘤)。故而治疗上攻补兼施,针对不同病证逐个击破,又在选方用药上适当选择配伍、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患者脑膜瘤、皮下脂肪瘤,既有先天禀赋因素,又有饮食、情志等后天因素影响,气血阻滞、痰浊停留日久而成积聚痰核。故重用土茯苓100克解毒除湿、通络散结,配合消瘰丸加强化痰散结功效。此药味淡性平,功擅除湿化浊,常用于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等。近代亦有应用大剂量土茯苓治疗脑瘤报道。(《上海名老中医医案医话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消瘰丸据不同医书中记载组方各有差异,史老师喜用《医学心悟》中所载消瘰丸,由生牡蛎、玄参、浙贝三药组成,玄参滋阴清热、凉血散结,浙贝清热化痰,生牡蛎软坚散结,三药合用清热散结之功尤强,常用于瘿瘤瘰疬痰核聚结之症。加虫类药乌蛇,取其祛风湿通经络,以助药力通行经络。患者连续服药月余,原栗子大小的粉瘤逐渐缩小、消失。

患者本属脾胃虚寒体质,平素畏寒、便不成形、晨起即泻。所用消瘰丸中药物又偏寒凉,故佐以黑附片温肾固元,以防寒凉药物更伤肾阳。又以四神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方中补骨脂补命火,散寒邪;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五味子收敛固涩,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虚寒便秘、五更泄泻、遗尿症、滑精等。本案中应用,恰对应其脾肾虚寒、晨起即泻之症。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时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日久肝失疏泄、疏泄失常,郁而化火,进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时有胁肋疼痛如针刺,且与情绪波动后加重。故选用《太平圣惠方》中所载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方中金铃子(即川楝子)味苦性寒,善入肝经,疏肝气,泻肝火,为君药。玄胡索辛苦而温,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为臣药。此外,加生黄芪、知母、黄柏、莪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以增强疗效。白蒺藜疏肝活血,亦为史老师治疗情志相关疾病所常用良品。

综观本方,补虚泻实兼施、寒热温良共用,以消瘰丸、四神丸、金铃子散为主,配合相应药物增强祛湿、化痰、活血、通络疗效、反佐寒凉偏性,使得错综复杂的病情得以兼顾,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史老师评语:软坚散结基础上加莪术、乌蛇、元胡祛瘀,附子、吴茱萸散阴结,可共奏效机。

脂瘤治疗针灸

脂瘤 :一稱粉瘤,是皮脂腺中皮脂鬱積擴張而形成的囊性腫瘤。

特點 :先用線針於瘤頭上針一分深,用手捻之,若是白漿,便是粉瘤。在瘤的皮膚上,中心有一藍黑色小點,有時能從小點中擠出有臭味的脂粉樣內容物;如不能擠出,用針從小點中刺入,便可擠出。這是脂瘤獨有的特徵。

治療

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術將囊腫切除。

什么是脂瘤

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脂瘤病名。指皮脂郁结而生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相当于皮脂腺囊肿。

脂瘤

瘤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 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脂瘤 病名。指皮脂郁结而生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相当于皮脂腺囊肿。

脂瘤病多发性脂囊瘤

  【概述】   多发性脂囊瘤,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电镜检查证实囊壁由角化细胞组成,细胞由桥粒互相连接,囊壁内可见皮脂腺小叶,提示肿瘤为向外毛根鞘、皮脂腺或皮脂腺导管分化的良性囊肿。 【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多发性脂囊瘤和角蛋白17基因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直接测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

详细内容

 脂瘤病,瘤病的一种。又名「渣瘤」或「粉瘤」。多因痰凝气结而生。常发于头面,项背,臀部等处,小的似豆,大的如难蛋,生长缓慢,软而不硬,皮色淡红,推之可移动,顶瑞常有稍带黑色的小口,可挤压出有臭味的豆腐渣状物质。现在称为粉瘤。  脂瘤病名。指皮脂郁结而生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相当于皮脂腺囊肿。

详细内容
中耳胆脂瘤中耳胆脂瘤
中耳胆脂瘤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而非真性肿瘤。志丹六可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继发于胆脂瘤的细菌感染,故本病又称为伴有胆脂瘤的慢性中耳炎。

详细内容
阴囊脂瘤阴囊脂瘤
阴囊脂瘤

阴囊脂瘤又名粉瘤,因各种原因皮脂腺的腺管受阻塞,导致皮脂腺的分泌积聚而成一囊肿。

详细内容
胆脂瘤胆脂瘤
胆脂瘤

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内蓄积复层鳞状角化上皮,伴局限性骨炎时,称外耳道胆脂瘤。病因不明,可能是局限性骨膜炎、骨炎、鼓骨死骨形成,继发表 皮炎 症和溃疡的结果。

胆脂瘤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并非真是平时所说的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侧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1]。

三十九、外耳道胆脂瘤

(一)概述  此病发病较少,作者偶遇二例诊为外耳道纤维瘤患者转激光术治疗发现,切下组织并非纤维瘤,而经病检为结构复杂的胆脂瘤,最后确诊为外耳道胆脂瘤(cholesteatoma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1.病因  外耳道胆脂瘤病因观点不一。大多认为是外耳道骨部因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发生慢性脱屑性皮肤炎症,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堆积而成,形似“栓子”,因而有称为“外耳道梗

杜嵩祛瘤针

1.针法组合:

第一步:开四关

第二步:扎合穴

2.用针方法:

?先开四关1小时以上。

?瘤长在哪条经上,就扎哪条经的合穴。

?经络名 合穴名

肺经 尺泽

肾经 阴谷

肝经 曲泉

心经 少海

脾经 阴陵泉

心包经 曲泽

大肠经 曲池

膀胱经 委中

胆经 阳陵泉

小肠经 小海

胃经 足三里

三焦经 天井

3.主治:各种体表的纤维瘤、脂肪瘤、淋巴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