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篇二]你是否还记得借了别人的钱 ‖ 清酲

 摄影与诗歌 2019-12-27

《你是否还记得借了别人的钱》

文 / 清酲

  几个月前,微信系统蹦出一个手机通讯录的微信用户,我看了一眼,稍作犹豫,便点击了添加申请,结果一直未通过对方的验证。这是一个我原本预料到、却不愿接受的结果。那时我明白了,这个人以后很难是朋友了。

  十多年前,一个摄影师朋友和我一直玩得很好,经常一起聊摄影。他摄影出色,自己的工作室刚起步,生意也不错。有一次他出去摄影,回来的路上,由于自己粗心大意,将摄影设备都丢在出租车上,没有找回来。其时,他面临着没有设备可用的窘迫境地。

  他给我打电话,问我能否帮助一下。记得当时我没太犹豫,答应借给他12000元(我也是穷人,12000元对当时的我也不是小数目)买器材,帮他暂时渡过了难关。他也很守规矩地写了借条给我,并承诺了归还期限。

  期间我问过几次他工作室的情况,也了解到他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只能勉强维持。后来了解到他去一个公司打工,平常度日。我没有刻意去向他催款;偶尔说起,他也答应要慢慢还钱给我。后来说的动静越来越少,联系也越来越少。

  十年过去了,朋友不见了,我手里还保存着他那张借条,已经变黄,像一件“古董”。我在考虑这张借条是否当祖传家宝一样传给后代(笑)。

  这件事,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偶尔会因某些事的触发而被我再次想起,让我思考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有一句经典台词“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这种情况,往往很难决断,借与不借会辗转反侧,特别是数额比较大的情况。情面这时候会横在你的面前。

  在一篇文章里看过钱钟书先生的一段轶事:钱先生的司机有一次因为应急,向先生借钱,钱钟书问借多少,司机说5000,先生回答:那我借给你2000,你不用考虑归还日期,什么时候有了再说。钱先生这样的做法表明了他的态度,借出的钱在自己眼里是做好了不能收回的准备的,还与不还都可以接受;这样的做法是不让自己有压力,也不让借钱的人有心理负担,最大程度维持和保护了两个人之前的感情不因此受到伤害。

  后来我又遇到很多次这样的事,逐步学会了有自己的原则。大的原则是,对借钱的朋友基本是救急不救贫,同时也会根据偿还能力决定借多少。数额要事先考虑到对方有无偿还的可能,做到还与不还都可接受,且不会影响彼此的友情。

  我一直没有过向别人借钱的经历(临时应急百十来元的不算),但我能理解借钱人的心理。大部分人一定有心理压力,可是处理的办法往往出错,还不上的情况下不好意思面对,便选择了逃避。我觉得这种逃避并不能消除掉你内心的愧疚感,除非你就是一个骗子,但绝大多数人并不是骗子。对于我自己来说,其实要求很简单,只要你打声招呼,说明自己目前的状况,别跑路了,消失了就好。钱没了,友情也没了,对借给你钱的人来说,是双重的打击。“杨白劳”们,你是否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下“黄世仁”?

  无论借钱还是被借钱都是一个比较慎重的事,张爱玲在她的文章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摧残爱情的方式很多,不过连根拔起的狂风暴雨,却是借钱。可见“借钱”是怎样的一种行为。

  春节要到了,读者伙伴,你要去想一下:你是否向别人借了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